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词类活用类试题 专项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函梁君臣之首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常以身翼蔽沛公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下列选项中对加粗字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栗深林兮惊层巅 ②孔子师郯子 ③顺流而东也 ④舞幽壑之潜蛟 ⑤非能水也 ⑥古来万事东流水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⑧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A.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D.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
③吴王使之将 ④不贵难得之货
⑤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⑥其坚不能自举也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内立法度,务耕织
⑤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⑥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A.①⑥⑦ B.②④⑦ C.①④⑥ D.③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顺流而东也 ②扣舷而歌之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B.目吴会于云间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不过数仞而下
7、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岸土赤而壁立(《过小孤山大孤山》)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D.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滕王阁序》)
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而耻学于师
③小学而大遗
④始指异之
⑤箕踞而遨
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⑦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⑧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⑨自远而至
⑩用心一也
A.①⑦/②④/③⑨/⑤⑥/⑧/⑩
B.①⑦/②/③⑨/④/⑤⑥/⑧⑩
C.①⑩/②④/③⑨/⑤⑥/⑦/⑧
D.①⑩/②④/③⑨/⑤⑧/⑥⑦
9、下列各项加粗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良庖岁更刀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曾皙后
⑦貌恭而不心服 ⑧烛之武退秦师
A.①⑦/③⑥/②⑤/④⑧ B.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⑧/④⑤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10、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日将暮,取儿藁葬 D.成以其小,劣之
1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毕礼而归之
⑤宁许以负秦曲。” 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⑧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C.①⑧/②/④⑤/③⑥/⑦ D.①④/③⑤/⑥⑧/②/⑦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天下云集响应 D.外连衡而斗诸侯
13、下列各句加粗字的词类活用与“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中的“限”用法相同的是( )
A.群聚而笑之 B.不耻相师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泣孤舟之嫠妇
14、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而耻学于师
③小学而大遗
④位卑则足羞
⑤吾从而师之
⑥吾师道也
⑦圣益圣,愚益愚
⑧吾未见其明也
A.①/②⑤/③/⑥/④⑦⑧ B.①/②⑤/④⑥/③⑦⑧
C.①⑥/②⑤/④/③⑦⑧ D.①⑥/②④⑤/③⑦⑧
15、下列各句中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木受绳则直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树之以桑
1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B.乃朝服
C.晋军函陵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7、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 )
A.足之所履 B.函梁君臣之首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18、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 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项王则夜起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1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水击三千里
20、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安能屈豪杰之流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孔子师郯子
21、下列句子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⑧道芷阳间行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⑧/②⑤/③⑦/④⑥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2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A.因厚赂单于。 B.其一人夜亡。
C.空以身膏草野。 D.天雨雪,武卧啮雪。
24、下列句中划线字词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既东封郑 B.函封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常以身翼蔽沛公
2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旦视而暮抚 B.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早实以蕃
26、名词活用做状语。
(1)席卷、包举、囊括(________)
(2)赢粮而景从(________)
(3)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
(4)负而前驱(________)
(5)仓皇东出(________)
(6)一夫夜呼(________)
(7)乱者四应(________)
2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从人田间饮 B.欲夜取之
C.胡兵终怪之 D.尝夜从一骑出
28、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七十者衣帛食肉 B.然而不王者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9、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当敛裳宵逝
2.园日涉以成趣
3.乐琴书以消忧
4.悦亲戚之情话
5.或棹孤舟
6.眄庭柯以怡颜
7.倚南窗以寄傲
8.善万物之得时
9.携幼入室
10.策扶老以流憩
3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其它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顺流而东也
C.吾得兄事之 D.一觞一咏
3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英雄乐业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拔剑撞而破之 B.籍吏民
C.吾得兄事之 D.此其志不在小
33、下列句中的加粗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沛公军霸上 B.吾得兄事之 C.籍吏民 D.范增数目项王
3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6、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自是者不彰
2.其未兆易谋
3.常于几成而败之
4.是以圣人欲不欲
5.学不学
6.慎终如始
3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岂不日戒 B.士贰其行 C.四牡业业 D.三岁食贫
38、语类活用
①雨泽下注( )
②使不上漏( )
③前辟四窗( )
④内外多置小门墙( )
⑤东犬西吠( )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⑦垣墙周庭( )
⑧乳二世( )
⑨客逾庖而宴( )
⑩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39、下列句子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D.历职郎属,本图宦达
40、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富国强兵 B.然孔子小之
C.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贵轻重
4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榆柳荫后檐
C.鼓瑟吹笙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3、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4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③望之如浮水面,又一奇也。
④掠江东南去
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⑥身七十余战
⑦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②⑥/④/⑤⑦ C.①②/③⑥/④/⑤⑦ D.①⑤/②③④/⑥/⑦
4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横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见贤思齐焉 ②譬如平地 ③自贼者也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在明明德 ⑥足以保四海 ⑦请事斯语矣 ⑧见贤思齐焉
A.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B.①⑧/②⑤/③/④/⑦/⑥
C.①/②⑤⑧/③⑧/④⑥ D.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智勇:形容词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B 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C名词的意动用法,鉴:以……为鉴;奇:以……为奇。D形容词作动词,老:尊敬;小弱:缩小、削弱。
2、答案:D
解析:①④是使动用法,“惊”,使……震惊;“舞”,使……起舞。②是意动用法,“师”,以……为师。③⑤是名词用作动词,“东”,东下,东去;“水”,游泳。⑥⑦是名词做状语,“东”,向东;“日”,每天。⑧数词活用作形容词,“一”,专一。
3、答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①④⑥名词作状语,②⑦为使动用法,③形容词作动词,⑤形容词作名词。
5、答案:C
解析:①②都是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6、答案:A
解析: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为名词动用。
7、答案:A
解析:A项,壁:名词作状语。B、C、D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8、答案:A
解析:依次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状语,数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作形容词。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岁,每年,名词作状语。B.笼,用笼子,名词作状语。C.藁,用草席裹着,名词作状语。D.劣,认为……劣,形容词意动用法。故选:D。
11、答案:B
解析:①③名词动用,②名词做状语,④⑤使动用法,⑦形容词作动词,⑥⑧意动用法。
12、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
13、答案:A
解析:“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群”名词作状语 成群地。 B、“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C、“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占。 D、“泣”动词使动,使……哭泣。
14、答案:D
解析: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5、答案:D
解析:例句:“衣”,名词作动词,穿;A.“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B.“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C.“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树”,名词作动词,种植。故选:D。
16、答案:A
解析:A.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19、答案:C
解析: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C
解析:A项,“青”,形容词作名词,蓝草。
B项,“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好事。
C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D项,“輮”,通“煣”,名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故选C.
22、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其中①⑧为名词动用,②③是名词作状语,④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⑤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⑦是动词用作名词。答案:A
23、答案:C
解析:C与例句皆为使动用法;A无活用;B为名词作状语;D为名词作动词。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D项,实,结果实,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26、答案:(1)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2)像影子一样
(3)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
(4)向前
(5)向东
(6)在夜里
(7)在四面
解析:
27、答案:C
解析:选C。以……为奇怪。A.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田野间。B.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在夜间。D.使动用法,使……跟从。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名词作状语,每天
3.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喜悦
5.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7.形容词作名词,傲世的情怀
8.形容词作动词,羡慕
9.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10.名词作动词,拄着
解析:
30、答案:C
解析:使动用法。
31、答案:B
解析:A.“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B.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C.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D.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B
解析:名词作状语。
34、答案:D
解析:D项,“至”是动词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用作动词。
35、答案:C
解析:A.斗,使……相争斗,使动用法;B.弱,使……削弱,使动用法;C.响,像回声一样,名词作状语;D.愚,使……愚蠢,使动用法。故选C。
36、答案: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2.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3.使动用法,使……失败。
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
5.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
6.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
解析:
37、答案:C
解析:A项,“日”为名词做状语,每日。B项,“贰”为数词做动词,不专一。D项贫”为形容词做名词,贫苦的生活。
38、答案:①名词作状语,向下;②名词作状语,从上面;③名词作状语,在前面;④名词作状语,在内外;⑤名词作状语,向西面;⑥名词作状语,亲手;⑦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⑧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哺育;⑨名词用作动词,吃饭;⑩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A
解析:选A。A.使动,使……富、使……强;B.意动,以……为小;C.意动,以……为羞、以……为耻;D.意动,以……为贵。
41、答案:D
解析:A项上句“家”为名词作动词,当“安家”讲;下句“家”为名词,当“家庭”讲。B项上句“西”为名词作动词,当“向西进发”讲;下句“西”为名词作状语,当“向西”讲。C项上句“解”通“懈”,当“松懈”“懈怠”讲;下句“解”当“解脱”“脱身”讲。D项“王”均为名词作动词,当“称王”讲。
42、答案:D
解析: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A、B、C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43、答案:D
解析:例句: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A.日:名词活用作状语,天天、每天。B.上: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C.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D.下:名词活用作动词,攻占、攻下。故选:D。
44、答案:B
解析:①③形容词作名词,②⑥名词作动词,④名词作状语,⑤⑦使动用法。
45、答案:D
解析:①见贤思齐焉:形作名,有道德、学问的人;②譬如平地:形作动,填平;③自贼者也:名作动,伤害;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作状,在内心;⑤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形作动,彰明;⑥足以保四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⑦请事斯语矣:名作动,实践;⑧见贤思齐焉:形作动,向……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