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参考课件:7.1.2 酸及其性质 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参考课件:7.1.2 酸及其性质 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1 22: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盐的概念,知道酸具有通性的实质。(重点)
2.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掌握哪些物质能与酸发生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难点)
答一答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酸的概念是什么?
物质溶解于水后解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常见的有哪几种酸?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 (H2SO4)、硝酸(HNO3)、醋酸 (CH3COOH)和碳酸(H2CO3)等。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小明家的一个铁制工具生锈了,小明的爸爸把生锈的工具放在一种溶液里面,两个小时后,小明的爸爸把工具拿出来,工具就光洁如新了。小明问爸爸为什么工具上的锈没有了?小明的爸爸告诉小明,这是利用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你知道稀盐酸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
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分别盛少量稀盐酸,向其中一支试管滴入石蕊溶液,向另一只试管滴加酚酞溶液。
滴入石蕊溶液
滴入酚酞溶液
现象:溶液变红
现象:溶液不变色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实验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结论应用:紫色石蕊溶液常常作为检验酸的指示剂。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盐酸与镁、碳酸钠、三氧化二铁、硝酸银、氯化钡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
镁条
.
.
.
.
.
.
.
.
.
.
.
.
.
.
.
碳酸钠粉末
生锈铁钉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盐酸与镁、碳酸钠、三氧化二铁、硝酸银、氯化钡的反应。
盐酸与镁条反应
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Mg+2HCl=MgCl2+H2↑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反应
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Na2CO3+2HCl=2NaCl+H2O+CO2↑
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
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结论:Fe2O3+6HCl=2FeCl3+
3H2O
Fe+2HCl=FeCl2+H2↑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盐酸与镁、碳酸钠、三氧化二铁、硝酸银、氯化钡的反应。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AgNO3+HCl=AgCl↓+
HNO3;(AgCl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方法可鉴别Cl-和Ag+)
盐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现象:无明显现象
结论:盐酸与氯化钡溶液不发生反应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
稀硫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试液变红
稀硫酸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现象:试液不变色
Mg+H2SO4=MgSO4+H2↑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2AgNO3+H2SO4=Ag2SO4↓+2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Fe+H2SO4=FeSO4+H2↑
注意:BaSO4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方法可鉴别SO42-和Ba2+。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观察Na2CO3、BaCl2、MgCl2、FeCl3、Na2SO4、BaSO4等物质,发现它们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盐的概念:
定义: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理解:(1)化学上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生活中所说的“盐”单指食盐(NaCl)。
(2)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但NH4+带正电,与金属阳离子性质相似,因此由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是盐,如NH2NO3、NH2Cl、(NH4)2SO4等也属于盐。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与硫酸的性质比较:
1.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2.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 = 2FeCl3+3H2O 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FeCl3呈黄色,FeCl2呈浅绿色。
CuCl2呈蓝色。
Fe2(SO4)3呈黄色,FeSO4呈浅绿色。
CuSO4呈蓝色。
3.与某些盐反应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观察以下反应:
AgNO3+HCl=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1.反应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互相交换成分,且各离子的化合价不变。
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表达式:AB+CD=AD+CB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记一记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酸的通性: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酸具有如下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酸碱指示剂变色);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复分解反应)。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酸具有通性的微观原因:
通过上面的探究知道酸具有通性,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通性呢?
分析:盐酸解离出了H+和Cl-,硫酸解离出了H+和SO42-,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解离出了H+。
解释:酸之所以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阳离子——H+,正是因为有氢离子的存在,导致了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常见酸的用途:
浓硫酸:70%以上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炸药、医药、染料及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生产领域
浓盐酸:制药、作除锈剂等
浓硝酸:生产化肥、炸药、染料、医药、橡胶、塑料及冶金、化工等领域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学以致用
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浓盐酸,放置一段时间。
(1)A秤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B秤示数变大,说明浓硫酸具有 。
(3)C秤示示数的变化是 ,说明浓盐酸 。
C
B
A
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吸水性
变小
易挥发
做一做
教学过程
学以致用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D
记一记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定义: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酸碱指示剂变色);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复分解反应)。
做一做
教学过程
课后巩固
完成练习册上本课时作业。
教学过程
结束新课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