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碱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2.了解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3.掌握碱的通性,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熟记有关实验的现象。
4.了解常见碱的主要用途。
【学习过程】
知识点二:碱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
1.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溶液中含有离子( ),正是由于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
2.碱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一般规律):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该反应常用于 )。
注意: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易 ,还能和空气中的 起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 (该反应常用于 )。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 。
(3)跟某些盐反应:(一般规律):
例如: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
现象: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现象: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
现象:
(4)跟酸反应:(一般规律):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
注意:不同的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 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知识点三:常见碱的主要用途(了解)
【随堂练习】
1.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2.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方法能够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的是( )
A.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分别通入CO2
C.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 D.分别滴加稀盐酸
5.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氢氧化锂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7.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纺织等工业
8.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9.工厂烧煤,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SO2等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可将其通过碱液吸收。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CO2,SO2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10.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 、 、
_________ ,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11.久置的苛性钠溶液易发生变质,这是由于它与 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要检验苛性钠是否变质,可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 ,若有产生 ,则证明已经变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固体苛性钠变质,一定
要 保存。
12.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D。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俗称 ;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透气)C,其作用是 ;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
13.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用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鉴别标签遗失的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编号取样按下图所示的两个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①的名称_________,通入的气体②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 _________。
(2)步骤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若将步骤I与步骤Ⅱ_________颠倒,(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15.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3)中的现象是 。
(2)上述四个装置中都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
(3)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
答案
1.D 2.C 3.C 4.B 5.C 6.D 7.B 8.C
9.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
10.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氮气
11.CO2;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密封
12.(1)熟石灰或消石灰;(2)吸水干燥;(3)CO2+Ca(OH)2═CaCO3↓+H2O;
有白色沉淀产生
13.(1)B(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
14.(1)酚酞试液 ;CO2;Ca(OH)2;HCl
(2) CO2+Ca(OH)2═CaCO3↓+H2O
(3)能;碳酸钠溶液
15.(1)气球变大;(2)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3)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出现类似现象。
(4)分别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他答案合理即给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