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2.5《三大改造》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兴奋地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础。早在1953年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这里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土地改革 D.完成公私合营
3、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商业生产合作社
4、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C.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5、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等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进入高潮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开始调整国民经济
7、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能够全国一盘棋快速统筹调度,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这些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6年三大改造
C.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D.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9、文学作品能够在--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状况,小说《金光大道》较真实的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基本状况,文中有这么一段:“村长讲话,这叫优越性儿。社里年年增产,秋后一决算分红,谁家的柜子里不锁着大卷大卷的人民币呀?……有集体当靠山,更不怕天灾祸……”上述材料中的“集体”最可能是( )
A.班集体 B.国有企业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0、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下列中国近代的经济曲线最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复兴之路》讲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里提到的“由此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土地改革的开展
1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完成,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开展,人民丰衣足食
D.实行改革开放,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13、“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国家对该企业改造形式是(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5、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6、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
A.公私合营 B.中外合资 C.承包经营 D.国企改革
17、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作为奋斗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8、建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为牟取暴利,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逐步发展公私合营经济。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二、解答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团结起来……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反对内外压迫者”的途径,并说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其所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在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1949—1956年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投资总额65亿元,1953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家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3万辆”。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 为稳定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
(4)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哪一年,该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A 3、A 4、C 5、D
6、C 7、B 8、C 9、C 10、D
11、B 12、A 13、D 14、B 15、A
16、A 17、 C 18、A
二、解答题:
19、 (1)途径:不屈不挠的斗争。
含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变化: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私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
(4)阶段特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0、(1)国内:经济凋散(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2)事件:抗美援朝战争。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4)1953年。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