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1 16: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三段诗中,分别描绘哪三种人类社会聚居形式?
村落集镇城市
新课导入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0课
课程标准: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村落的产生
1
一 居住形式的演变
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建筑的变化。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地面筑屋
二村落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1.含义
中国 兴隆洼遗址
伊拉克 耶莫遗址
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2.早期村落的分布
早期村落临近水源,
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构成: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场所。
影响:为居民的定居、繁衍、防卫提供了条件,也为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3.村落的构成及影响
姜寨遗址复原图
(距今约6600-6400年)
壕沟
壕沟
壕沟
住宅群
制陶区
墓葬区
自然河道
广场
窖藏
集镇的出现
2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集镇
聚落
集市
一 集镇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民区。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清代《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材料三:史书中汉口之地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时称夏汭。汉魏六朝至唐宋时称夏口,或称沔口,主要为军事重镇,梁武帝筑汉口城,始有汉口之称。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工商业的发展;交通便利;政治和军事的原因。
二 集镇的形成
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1.集镇的雏形(原始社会)
2.集镇的形成
(1)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2)商人和手工业者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3.集镇的发展
北魏
隋唐
五代
北宋
明清
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
代北六镇:是北魏前期为防卫游牧民族入侵,在都城平城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3.集镇的发展
北魏
隋唐
五代
北宋
明清
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
材料一: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七月在密州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当时的密州市舶司就设在板桥镇(今胶州市区),是北方唯一的市舶司。
材料二:在行政上,市镇都是县以下的一级建置。
出现了工商业集镇
3.集镇的发展
北魏
隋唐
五代
北宋
明清
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
出现了工商业集镇
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4.集镇出现的特点
明朝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市镇 经营项目
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 桑蚕、缫丝
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府双林镇,苏州盛泽镇 丝织业
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 棉纺织业
桐乡县炉头镇 冶铸业
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规模大,功能齐全;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
5.集镇的作用
沟通城乡,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
4.集镇出现的特点
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规模大,功能齐全;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
城市的产生
3
一 城市的概念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中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城市的概念: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黄河、长江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二 早期城市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地区出现城市。
早期城市产生条件?
灌溉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达;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三 中西方古代城市
1.中国古代城市
宫 殿
商 业 区
居 民 区
手工业区
构 成
发 展
材料:偃师商城的始建和使用时期。主要遗迹有早期宫城及其内的第一、二[14]、四、七、八号夯土基址,宫城北部的祭祀场和小城城垣。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1.中国古代城市
1.中国古代城市
发 展
材料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材料二: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古希腊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2.西方古代城市
古罗马
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相同点: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能。
不同点: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政治功能更突出。
古代罗马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
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问题思考
西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古罗马城平面示意图
依据材料分析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问题思考
材料:只有在城市这个古老的神圣、安全和繁忙的合流之地,才能塑造人类的未来!
——【美】乔尔·科特金
城墙、兵营
密集发达的道路
发达的给排水系统
市场、神殿、斗兽场等
更安全的秩序
更便利的交通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世界各地的居民
4
1.两河流域
(1)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2)特点
①建筑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和木材。
②布局: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结构都是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2.古埃及
(1)建筑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屋梁;用椰子叶铺成屋顶,用以防晒保温。
(2)特点: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埃及居民平面示意图
3.古代中国
巢 居
穴 居
远古时期的居民
先秦以来的居民
明清时期的居民
地上建筑
干栏式居民
河姆渡
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也防蛇、虫、洪水、等的侵害;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
半坡
黄河流域(北方)干旱、风沙大、 气候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抵挡风沙、保暖。
炎热多雨、潮湿
干燥寒冷雨水较少
3.古代中国
远古时期的居民
先秦以来的居民
明清时期的居民
特 点
(1)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构抬梁结构
3.古代中国
远古时期的居民
先秦以来的居民
明清时期的居民
结构: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类型: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4.古希腊罗马
结构
中庭、凹室、正屋,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建筑材料
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3世纪,古罗马出现集体住宅。
4世纪时,出现复合式公寓,是集体公寓式楼房的原始形态。
发展
建筑特征
混凝土、拱劵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希腊柱式
古罗马带有列柱围廊式中庭
阿里阿纳·波里阿纳公寓式住宅,属于古纳埃斯 阿雷乌斯 尼基迪乌斯 梅乌斯所有。租期从接下来的7月1日开始。店铺、附带上面的房间。适合男士的二楼公寓。此中庭型楼房主屋。契约必须与前述人物的奴隶普里姆斯订定。
——《拉丁碑文集》
5.北美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2)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从事耕作,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尝试以中国民居为例,分析民居的特点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巢居
中国北方干燥少雨——穴居
受自然环境影响
6.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的因素
问题思考
尝试以中国民居为例,分析民居的特点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6.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的因素
问题思考
中国古建筑木架构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史》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明朝又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
——《中国古代建筑史》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屋顶形式上,庑殿顶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歇山顶在唐代王及贵官、寺观都可用,宋以后只限王及寺观用,公侯贵官下至庶民只能用两坡的悬山或硬山屋顶;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之一的斗拱也只限于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公侯以下仍不许用;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尝试以中国民居为例,分析民居的特点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6.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的因素
问题思考
受文化习俗影响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村落产生
集镇出现
居形式演变
穴居、巣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产生原因
农业的出现
影响
为人类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两宋出现集镇
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城市产生
世界各地民居
产生
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中国古代城市
布局: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特点:有严格制度规定
两河流域:黏土、芦苇制成砖块混合建房
古埃及:木建筑
古罗马:列柱围廊的中庭
古代北美:圆锥形帐篷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