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比例
第5课时 比例尺
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是前面学习的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应用。结合本节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开始,通过观察、比较比例尺不同的中国地图,使学生开始关注比例尺,进而产生想了解比例尺的欲望,并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知探究环节。
二、关注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极大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猜个脑筋急转弯吧! 一只蚂蚁从我们首都北京一直爬到天津只用了3秒钟,这是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两张地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在地图上爬。 学生观察并回答: 生1:一个是中国地图,一个是浙江省地图。 生2:都是按比例缩小的。 以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入手,把学生引到地图上,再出示两幅大小不一的地图,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及时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比例尺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们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人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纸上。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名字,叫做比例尺。(出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板书:=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1∶100000000。 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 “100000000”表示什么?指名说一说。 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3)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 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线段的长度1 cm表示的是图上距离,50 km表示的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 cm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 km。 师: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10∶1、5∶1分别表示什么 指名汇报。 (5)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比。 学生倾听思考。 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生:“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图上1 cm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 cm。 生:线段的长度恰好是1 cm。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 =1 cm∶5000000 cm =1∶5000000 生1:10∶1表示图上距离10cm代表实际距离1cm。 生2:1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 生3:5∶1表示图上距离5cm代表实际距离1cm。 生4:5∶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5倍。 直接讲解什么是比例尺,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比例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按自己认识去理解比例尺,教师再点拨,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思考,还促进了思维外显,更促进了交流,及交流中的碰撞、修正、完善,而且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变得轻松,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求比例尺 (1)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例1。 ①出示例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 km,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 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议一议:什么是比例尺? ③教师指名汇报,板书。 (教师强调:计算比例尺时,长度单位要统一。) ④跟进练习: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 mm,在图纸上的高是2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检查并全班反馈) ⑤小结提问:我们是怎样计算比例尺的?要注意些什么?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生: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4 cm∶120 km =2.4 cm∶12000000 cm =1∶5000000 生: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cm∶5mm =20mm∶5mm =4∶1 生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生2:要从题目中找到图上距离是哪个,实际距离是哪个。 生3:在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长度单位要统一。 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比例尺后,立刻跟进计算缩小和放大两个不同类型的比例尺,加以巩固,使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和掌握更加熟络。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2.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4 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 mm。量出图中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生: 生: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 cm∶4 m =4 cm∶400 cm =1∶100 生: 图上测量长度:3 cm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 cm∶5 mm =30 mm∶5 mm =6∶1 让学生计算身边的比例尺,把数学回归到实际生活当中。 灵活多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比例尺的两种情况:比例尺除了可以把实物缩小到图纸上外还可以把实物放大到图纸上。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 生2:我知道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还可以用“ =比例尺”表示。 生3:我知道了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生4:我知道了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纸上。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56页第3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