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运算定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运算定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2 08: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运算定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计算367-188-167的简便方法是( )。
A.367-(188+167) B.367-167-188 C.367-(188-167)
2.计算720÷45时,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
A.720÷9×5 B.720÷5×9 C.720÷9÷5
3.57×125×8=57×(125×8),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计算25×12时,不正确的是( )。
A.25×4×3 B.25×10+25×2 C.25×10×2
5.亮亮把8×(□+5)错算成8×□+5,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 )。
A.相等 B.相差40 C.相差35
6.下面选项中,( )可以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
二、填空题
7.计算37×98+37×2时,运用(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用字母表示( )。
8.计算32×25时,可以间接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2×25=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
9.观察如图的算式,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 )律,用字母表示是( )。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80个月( )8年 532÷7( )918÷9 76×54( )77×53
最后一个小题比较76×54与77×53的大小,除了直接计算再比结果,还可以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a×6=5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10)×(6×10)=( )。
12.已知A×65+A×35=1800,A=( )。
13.175+298+125+202=(175+125)+(298+202)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和( )。
14.四(1)班共30人,这学期每人新买了一套校服,其中上衣每件55元,裤子每条45元,全班买校服一共花了( )元。
三、判断题
15.(60×b)×3与3×(60×b)的结果相等。( )
16.2022÷25÷4=2022÷(25×4)这里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
17.128+35+65=128+(35+65)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18.700÷25÷4的简便算法是700÷(25×4)。( )
19.30×4÷30×4=120÷120=1。(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0+47= 53-53= 0×27= 0÷16=
50-0= 25×4= 125×8= 145×0×27=
21.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00-[(98+42)÷4] 85+96+115+104 68×9+68×91
五、解答题
22.文具工厂要包装一款卡通橡皮,现有3600块橡皮,每25块装一盒,每4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3.学校食堂购进大米和面粉各204袋,大米每袋56元,面粉每袋44元。大米和面粉一共花了多少元?(用简便方法来计算)
24.公园里有柳树和玉兰树各13行,柳树每行种32棵,玉兰树每行种28棵,两种树共多少棵?
25.乒乓球训练馆买了12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用简便方法来计算)
26.王大伯家有一块菜地(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7.这套衣服现价多少元?
参考答案:
1.B
【分析】减法交换律与加法交换律一样,因此计算367-188-167时,要使计算更加简便,则可交换188与167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依此选择。
【详解】367-188-167
=367-167-188
=200-188
=12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减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计算720÷45时,可将45写成9×5,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依此选择。
【详解】720÷45=720÷(9×5)=720÷9÷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57×125×8
=57×(125×8)
=57×1000
=57000
这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4.C
【分析】计算25×12时,可以把12拆成(4×3),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也可以把12拆成(10+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25×12
=25×4×3
=100×3
=300
B.25×12
=25×(10+2)
=25×10+25×2
=250+50
=300
C.25×10×2
=250×2
=500
所以计算25×12时,不正确的是25×10×2。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5.C
【分析】先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将8×(□+5)的括号去掉后,再进行比较即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最后再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差即可选择。
【详解】8×(□+5)=8×□+8×5
8×5-5
=40-5
=35
因此亮亮把8×(□+5)错算成8×□+5,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相差3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依此选择。
【详解】A.此图列式为:a×b×c=a×(b×c),这表示的是乘法结合律;
B.此图列式为:a×c+b×c=(a+b)×c,这表示的是乘法分配律;
C.此图列式为:a+b=b+a,这表示的是加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乘法分配 a×c+b×c=(a+b)×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可知,计算37×98+37×2时,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用字母表示a×c+b×c=(a+b)×c。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计算37×98+37×2时,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用字母表示a×c+b×c=(a+b)×c。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8 4 8 100 800
【分析】此题可将32写成8×4,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填空。
【详解】32×25=(8×4)×25=8×(4×25)=8×100 =800。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乘法分配 a×(b+c)=a×b+a×c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a×(b+c)=a×b+a×c。
【详解】14×12
=14×(2+10)
=14×2+14×10
=28+140
=168
观察如图的算式,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 < > 77×53=76×53+53,76×54=76×53+76,76×53+53<76×53+76,则77×53<76×54
【分析】(1)高级单位年换算成低级单位月,乘单位间的进率12,据此将8年换算成月,再和80个月比较大小。
(2)532÷7,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法,商是两位数。918÷9,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任何一个两位数都小于三位数,则532÷7<918÷9。
(3)分别求出76×54和77×53的积,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54看成53+1,则76×54=76×53+76。将77看成76+1,则77×53=76×53+53,再进行比较。
【详解】8年=96个月,80个月<96个月,则80个月<8年
532÷7的商是两位数,918÷9的商是三位数,则532÷7<918÷9
76×54=4104,77×53=4081,4104>4081,则76×54>77×53
最后一个小题比较76×54与77×53的大小,除了直接计算再比结果,还可以这样想:77×53=76×53+53,76×54=76×53+76,76×53+53<76×53+76,则77×53<76×54。
【点睛】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时,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也可以运用运算定律变换算式,再进行比较。
11.5500
【分析】a×6=55,要想计算出(a×10)×(6×10)的结果,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将算式变化出a×6,再将55代入到算式中,就能算出结果。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在解决此题时,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运算定律的使用,将字母替换为已知的数,再进行计算。
12.18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65+A×35=1800
A×(65+35)=1800
A×100=1800
A=1800÷100
A=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和乘法各部分间关系的掌握。
13.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运用定义,即可分辨出此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详解】175+298+125+202=(175+125)+(298+202),298和125的位置交换了,运用了加法交换律;(298+202)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加法交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将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一起运用。加法交换律改变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改变算式运算的顺序。
14.3000
【分析】根据题意,回想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一套校服的单价,用55加45即可;再用一套校服的单价乘四(1)班的总人数就是全班买校服一共需要花的钱数。
【详解】(55+45)×30
=100×30
=3000(元)
全班买校服一共花了3000元。
【点睛】解决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同时也考查了乘法分配律运算定律在计算过程中的灵活运用。
15.√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结合律可得:
(60×b)×3=3×(60×b),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熟练掌握情况。
16.×
【分析】除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022÷25÷4=2022÷(25×4)这里是运用了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7.×
【分析】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28+35+65=128+(35+6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
【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依此判断。
【详解】700÷25÷4
=700÷(25×4)
=700÷100
=7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依此判断。
【详解】30×4÷30×4不是连乘计算,因此不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计算;
30×4÷(30×4)=30×4÷120=120÷120=1。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以及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应熟练掌握。
20.47; 0; 0; 0
50; 100; 1000; 0
【详解】略
21.465;400;6800
【分析】500-[(98+42)÷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减法;
85+96+115+104,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68×9+68×9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500-[(98+42)÷4]
=500-[140÷4]
=500-35
=465
85+96+115+104
=(85+115)+(96+104)
=200+200
=400
68×9+68×91
=68×(9+91)
=68×100
=6800
22.36箱
【分析】先求出3600块橡皮一共装的盒数,即(3600÷25)盒,再求出一共装的箱数,即(3600÷25÷4)箱,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00÷25÷4
=3600÷(25×4)
=3600÷100
=36(箱)
答:一共可以装36箱。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注意灵活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3.20400元
【分析】用每袋大米的价钱乘大米袋数,求出大米的价钱。用每袋面粉的价钱乘面粉袋数,求出面粉的价钱。再将大米的价钱加上面粉的价钱,求出花费的总价钱。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56×204+44×204
=(56+44)×204
=100×204
=20400(元)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花了20400元。
【点睛】本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出算式后,再根据算式中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4.780棵
【分析】用柳树每行种的棵数加上玉兰树每行种的棵数,求出每行种柳树和玉兰树一共有多少棵,再乘13,即可求出两种树一共种多少棵。
【详解】(32+28)×13
=60×13
=780(棵)
答:两种树共780棵。
【点睛】解答本题也可以用柳树每行种的棵数乘行数,求出柳树一共种多少棵,同理,求出玉兰树每行种多少棵,把它们相加即可,列式为:32×13+28×13。
25.12个
【分析】买的乒乓球个数除以25等于可以装的袋数,再除以4等于可以装的盒数,计算时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盒)
答:需要准备12个盒子。
【点睛】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时注意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6.135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这块菜地分成1个长为27m,宽为3m的长方形和1个长为3m,宽为18m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依此计算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后,再相加即可。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列式并根据整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即可。
【详解】
27×3+3×18
=(27+18)×3
=45×3
=135(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35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应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7.650元
【分析】样品原价减72加28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750-(72+28)
=750-100
=650(元)
答:这套衣服现价65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减法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