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新授课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五首》新授课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8 20: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诗五首》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知识链接】
《饮酒》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李白(701-762),字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李杜”。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作“诗圣”。
岑参(715—770),南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
结庐( )悠然( )金樽( ) 珍羞( ) 投箸( )
挂罥( )塘坳( )布衾( )大庇( )突兀( )
瀚海( )风掣( )狐裘( ) 岑参( )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合作探究
(一)、根据注释,解释词语:
(1)结庐在人境: (2)问君何能尔: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风掣红旗冻不翻:
(5)狐裘不暖锦衾薄 裘:____________ 衾:__________
(6)散入珠帘湿罗幕 罗幕:__________
(7)都护铁衣冷难着 着:____________
(8)瀚海阑干百丈冰 。瀚海:___________ 阑干:___________
(9)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罥 : 。
下者飘转沉塘坳。沉塘坳:
(10)秋天漠漠向昏黑。向: 昏黑:
(11)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安:
(二)、句子翻译: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文章内容理解:
1、提问:《饮酒》的主旨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
2、提问: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讨论并归纳: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境清新、纯真。“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3、提问:赏析“心远地自偏”。
讨论并归纳: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4、提问:“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是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人的自然本性。具体指不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深刻地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来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5、提问:诗歌《行路难》可分几层?
讨论并归纳:三层:
1美食难下咽,拔剑心茫然
2仕途受阻,望得重用
3叹行路难,述信念追求
6、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饮酒》抒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的宁静安详、闲适自得的心境;《行路难》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这两位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亦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仕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7、提问: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讨论并归纳: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仕途渐现生机,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种境况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十分痛苦。
8、提问: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讨论并归纳: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忧民生疾苦,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9、提问: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10、提问: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
讨论并归纳:子孙阵亡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垂老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豪吏》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提问: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讨论并归纳:杜甫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是身世之慨,而是推己及人的博爱、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从古至今无数人。这与他从小受儒家仁爱的思想影响有很大关系。
12、提问:请赏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讨论并归纳:这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
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
13、提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的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惆怅。
14、提问:“浩荡离愁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并归纳: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窒息的桎与樊笼的喜悦。
15、“落红不是无情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化作春泥更护花。”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讨论并归纳: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展示提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达标测评】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lú) 悠然(yiōu)
B.金樽(zūn) 庇护(bì)
C.突兀(wù) 风掣(chè)
D.浩瀚(hàn) 挂罥(ju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结庐在人境:
(2)问君何能尔: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风掣红旗冻不翻:
3.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饮酒》——东晋
B.李白——《行路难》——唐朝
C.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
D.龚自珍——《己亥杂诗》——明代
4.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
(5)《己亥杂诗》中,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 裘:____________ 衾:__________
(2)散入珠帘湿罗幕 罗幕:__________
(3)都护铁衣冷难着 着: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 瀚海:___________ 阑干:___________
6.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8.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诗歌最后四句,描绘一幅“雪地送别”图,力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画在空白处)
【自主反思】
请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