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1 11: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位官 吏(lì)一下子拽住了马 笼(lóng)头。
B.这家 作(zuò)坊生产的“驴(lǘ)打滚”糕点十分美味。
C.小商 贩(fàn)不小心撞上了对面来的一 乘(shèng)轿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明上河图》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B.作者选择了两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
C.《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3.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是 (  )
A.减轻重量  设计方案  建造桥梁
B.减轻压力  设计路线  建造梦想
C.减轻石料  设计图纸  建造铁路
4.“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上一句是 。(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门万户曈曈日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 》这首诗。(  )
A.《泊船瓜洲》 B.《梅花》
C.《书湖阴先生壁》 D.《元日》
6.下列句子加点部分意思与括号里词语意思不同的是(  )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在国内外都有名气的画。(举国若狂)
B.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学富五车)
C.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栩栩如生)
D.画上的人的样子和神态都不一样,或喜或悲,有的遛狗,有的逗鸟。(形态各异)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给加点的字注音。
屠苏    欲断魂     借问     倍思亲    
8.火眼金睛。
淡     喻     绳     状     苔    
洼     愉     蝇     妆     吉    
9.下列各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在横线上写出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0.选词填空。
研究 研制 精致 精美 智慧 聪明
(1)今天的会议,我们只    三个问题。
(2)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
(3)我们必须不断地    新产品。
(4)这些工艺品件件都很    。
(5)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6)老师们都夸奖小刚是个    的孩子。
1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①争奇斗    ②画蛇   足 ③源源不   
④无边无    ⑤   舟求剑 ⑥没精打   
(1)根据词语③④的特点,照样子写词语。
③:   ④: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   ,我还能写两个:   、   
(3)用词语⑥写一句话:   
12.你知道怎样包粽子吗?请根据生活经验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并填空。
   在洗净的糯米里加入白砂糖。
   将红糖和面粉拌匀,加少许水或油,团成小球。
   按“一勺糯米,一个红糖球,再一勺糯米”的比例,将其放进粽叶里并包起来。
   将糯米洗干净。
我能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包粽子的顺序:
(洗)﹣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2)用“ ”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选段中突出赵州桥什么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
B.坚固
C.历史悠久
D.美观
(4)“这种设计”指的是    。
A.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5)“这种创举”的作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B.看起来比较美观。
C.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6)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用上“有的……有的……”,想象其他形态的龙。
   。
14.课外阅读。
   
陶瓷是如何产生的呢?传说中,它和一个叫宁封子的人有关。
宁封子是黄帝时代的人。   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火来烧食物吃,   没有锅碗瓢盆,只能用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趴下,用手捧着水喝。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鱼,放在火堆上烤。就在这时,树林里传来了喊杀声,原来有敌人来了,宁封子让大家赶紧跑。快烤熟的鱼怎么办呢?宁封子灵机一动,用烂泥把鱼裹住,扔到火堆里。
三天之后,宁封子回来了,到火堆里找鱼,结果发现鱼早没了,只剩下一个坚硬的泥壳,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的响声。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宁封子拿着泥壳左看右看,对大伙说:“虽然鱼没了,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说着,他拿着泥壳到河里盛水,发现装在泥壳里的水(果然、居然)没漏。宁封子高兴地说   大家看   这下我们可以用它来舀水喝了   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自从(偶然、必然)   间烧出了这个泥壳后,宁封子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终于发明了陶器。宁封子把这个情况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也非常高兴,于是就任命他为“陶正”。
因为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所以人们便把宁封子奉为陶器的创始人。
(1)在文中划线的句子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宁封子能发明陶器,有哪两个重要的原因?
   。
(5)这篇文章没有题目,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四.习作(共1小题)
15.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
提示: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写一写你们家是怎样过节的?有没有发生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的时候注意把过程写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三单元易错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作坊”的“作”应读“zuō”,是手工业工场的意思。
C.正确。
故选:B。
2.【解答】结合搜集的资料可知《清明上河图》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结合课文句子“《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故A、C正确。联系课文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是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最繁华的街市这是第三部分描绘的景象。
故选:B。
3.【解答】A.正确。
B.“建造梦想”错误,应该是:建造房屋。
C.“减轻石料”错误,应该是:减少石料。
故选:A。
4.【解答】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故选:D。
5.【解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故选:D。
6.【解答】A.不同,“在国内外都有名气”这个意思应是词语“名扬中外”。
B、C、D相同。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题干中的字词出自本学期所学的《古诗三首》,在熟练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给字词注音即可。
故答案为:
tú sū yù hún jiè bèi
8.【解答】故答案为:
清淡 比喻 绳索 形状 青苔
洼地 愉快 苍蝇 化妆 吉祥
9.【解答】(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是“寒食节”。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是“元宵节”。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是“春节”。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语句出处为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是“中秋节”。
故答案为:
(1)寒食节;
(2)元宵节;
(3)春节;
(4)中秋节。
10.【解答】研究:意思是指钻研;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
研制:意思是指深入地探求。
精致:意思是指精巧细致。
精美:是精致美好的意思。
智慧:意思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聪明:意思是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研究”。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精美”。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研制”。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精致”。结合(5)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智慧”。结合(6)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聪明”。
故答案为:
(1)研究;
(2)精美;
(3)研制;
(4)精致;
(5)智慧;
(6)聪明。
11.【解答】①争奇斗艳 ②画蛇添足 ③源源不断
④无边无际 ⑤刻舟求剑 ⑥没精打采
(1)③源源不断:词语结构类型为AABC式,类似的词语有:津津有味;
④无边无际:词语结构类型为ABAC式,类似的词语有:无忧无虑;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画蛇添足、刻舟求剑,这样的成语还有: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3)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故答案为:
①艳 ②添 ③断
④际 ⑤刻 ⑥采
(1)③津津有味 ④无忧无虑;
(2)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相矛盾 掩耳盗铃;
(3)小明中午没有睡觉,下午上课的时候没精打采。
12.【解答】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排序,然后从每个句子中找出一个关键词填空。
故答案为:
3 2 4 1
拌 团 加 放 包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解答】(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可知,从“五十多米、九米多宽、三十七米多宽”等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A。
(2)考查学生对中心句和过渡句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第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故第一段的中心句是:赵州桥非常雄伟。阅读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知,这句话为过渡句,其中“不但坚固”总结了上文,“而且美观”引出下文。所以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知,赵州桥的特点是:雄伟、坚固、美观。故C项表述错误。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可知,C项表述正确。
(5)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知,B表述错误。
(6)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想象即可。
故答案为:
(1)A;
(2)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C;
(4)C;
(5)B;
(6)有的龙张开大嘴,似乎要把这喝水全部吞下;有的张牙舞爪,跃跃欲试好像要飞出来似的。
14.【解答】(1)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引用话语时,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引用的话用引号。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陈述句结束用句号。即为:宁封子高兴地说:“大家看,这下我们可以用它来舀水喝了。”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果然:指假设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居然:指竟然,表示出乎预料。结合语境选择“居然”。偶然:指不经常,不是必然的。必然:指事理上确定不移。结合语境选择“偶然”。
(3)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火来烧食物吃”“没有锅碗瓢盆,只能用手抓着吃”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虽然......但是......”。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我觉得宁封子能发明陶器,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分别是:①宁封子善于发现:一个大家看起来都没有的泥壳,他却能从中发现价值。②宁封子不怕失败,勇敢尝试。从“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可以看出。
(4)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了宁封子偶然发现泥壳里的水没漏,于是他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终于发明了陶器。故题目可为“宁封子发明陶器”。
故答案为:
(1)宁封子高兴地说:“大家看,这下我们可以用它来舀水喝了。”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2)果然 居然;
(3)虽然 但是;
(4)我觉得宁封子能发明陶器,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分别是:①宁封子善于发现:一个大家看起来都没有的泥壳,他却能从中发现价值。②宁封子不怕失败,勇敢尝试。从“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可以看出。
(5)宁封子发明陶器。
四.习作(共1小题)
15.【解答】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是端午节。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