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因守旧派反对,前后两次被罢相。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退居江宁,郁然病逝于钟山。
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作品集有《临川先生文集》。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常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名词,标明文体特征。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写给同僚)、林觉民《与妻书》(家信)、李斯《谏逐客书》(奏疏)。
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 “ 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 ” 的意思。
轶事典故
1.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轶事典故
2.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答”:答复、回复
“司马谏议”:指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因为当时的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在此称之为“司马谏议”。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本文题目的意思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解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古人书信开头称“某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可译为“安石敬白”。
旧时写信的客套语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文意解读】
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故:缘故
聒:频繁地称说。强聒:唠叨不休,强作解说。
见:表被动,被
卤莽:马虎。句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
见:代自己,可译为“我”。
上报:犹上复。复人来信的敬语,即写回信。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读书人。
【文意解读】
所以:用来……的;见:我。
句译: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
怨谤:怨恨非议。
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
第二段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领教。
【文意解读】
以……为:把……作为。善:美好,美德。
句译: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
特:仅,只是。
句译: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句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见:看见,看出。
膏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不事事:动词,办事,做事。
守前所为而已:墨守前人的做法罢了。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
本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创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背景简介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试着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
来信者观点推断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认为王安石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司马光的指责 王安石的反驳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怨谤
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增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导致天下人怨恨非议
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作者在驳斥司马光的种种责难之前,为什么要先强调“名”“实”之理?
“名”“实”相符,言之才能成理。司马光在来信中连用几个“孔子曰”,王安石在进行反驳之前,以“儒者”共认的要求“正名”为发端,将司马光所遵循的信条作为反驳他的依据。这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置论敌于无可回驳之地。
另外,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是对事实的歪曲,因此王安石首先提出“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既把此番论争置于客观真理的轨道上,又显示了自身的光明磊落,也为后文的论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变法
【第3段】天下人的态度:“怨谤之多”的原因
王安石的态度
怨谤
汹汹然
人(一般人)
习于苟且
士大夫
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
上(皇帝)乃欲变此
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
如曰今日……敢知
原因
——说明变法的合理性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的坚定态度
如君实责……知罪矣
——欲擒故纵/以退为进
——正面表明态度,同时以委婉的口吻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
【小结】王安石反驳的特色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
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扣对方的论点进行驳斥,不涉及与论点无关的其它事情,结构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
(2)反驳的方法多样。
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反驳对方立论的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对方的指责,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立场,既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①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
②连用排比,势如破竹。
③语气委婉,但柔中有刚。如结尾说您批评我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①“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说明,改革前王安石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了其非凡的胆略。
②“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一句,直斥当时朝中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了其直言不讳的勇气。
③王安石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本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