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认识了解陈述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反问句的特点,如何正确的完成反问句改陈述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情景对话: 老师对小华说:“你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小华没听懂,那小华就认为:我是该承认还是不该承认。(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老师说了一句反问句)那反问句如何改为陈述句呢?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反问句? 知识讲解 1.认识反问句 (1)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修辞手法,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强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手法。 (2)反问句:只问不答,是句式中的一种,就是心里已经有答案了,还用疑问句的语气表达出来,即明知故问,答案就在句子中。这类句式常用“难道”“怎么能”等词语连接,反问句结尾用问号。 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1)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 (2)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这两个句子虽然结尾用的是问号,但在句子里我们就能找到句子的答案,所以他们是反问句。 2.认识陈述句 陈述句是叙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句末用句号。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 如:(1)我游览了长城。(讲述了一个事实,且表示肯定,是肯定句) (2)我们不能撒谎。(表达看法,不能是否定词,所以它是否定句) 师分别介绍这两个句子的特点,得出:像这样的句子就是陈述句。
三、教学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1.教师明确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还 )去掉。 (2)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删不,没不加不) (3)将句尾的疑问词(呢、吗 )去掉。 (4)将“?”改为“。” (5)把句子整理通顺。 2.方法概括,方便学生记忆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字法,即:一去,二改,三查。这六字法具体做法为: (1)去:去掉反问词和疑问词 (2)改:“?”改成“。”,反问句中的肯定词(否定词)改成否定词(肯定词) (3)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和原来是否一样。 3.通过实例进行训练 A.教师出示:(反问句中带肯定词的) 例如:我们怎能说话不算话呢? (1)找到反问词(怎)去掉。 (2)有不删不,没不加不,在(能)前加不; (3)去掉句末疑问(呢) (4)把“?”变“。” (5)出示改后句子(我们不能说话不算话。)让学生体会和原句意思是不是一样。 B.教师出示 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吗? (1)找到反问词(还)去掉。 (2)有不删不,没不加不,在(用)前加不; (3)去掉句末疑问(呢) (4)把“?”变“。” (5)出示改后句子(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让学生体会和原句意思是不是一样。 四、自我检测 1.出示习题:(1)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2)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 这难道不是你的家吗? 2.生自主练习,师出示答案生对照定正。 五、总结方法 1.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分为五步法: (1)去掉反问语气词(怎么、怎、难道、还); (2)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删不,没不加不); (3)去掉疑问助词(吗、呢); (4)问号改为句号; (5)把句子整理通顺。 2.最后我们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大家一起读一读。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运用得非常好! 问号变句号,去掉反问词。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最后读一读,意思不能变。
小结 通过观看此微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句式转换。学生们不仅可以课前观看,课后也可用于复习,反复观看,以便更好的掌握学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