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亚洲
一、选择题
1.亚洲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很大。造成下图中甲、乙两地生活习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形因素 D.文化因素
2.亚洲河流的流向特征是( )
A.河流呈放射状向周边流入大海 B.河流自北向南流入大海
C.河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 D.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与湖泊
读图,完成下列3-4小题。
3.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B.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是大洋洲,东南是非洲
C.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 D.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印度洋,南临太平洋
4.亚洲的河流流向和分布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
读亚洲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D.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6.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下图为“亚洲位置和地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体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C.北极圈穿过亚洲南部
D.亚洲东部与非洲毗连
8.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地势四周高、中部偏低
D.河流多源于四周,形成向心状水系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9-11小题。
9.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气候复杂多样
10.图中气候类型从②→③→④,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经度位置
11.造成图中④、⑤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经度不同
读四大洲图,完成下列12-14题。
12.四大洲中,与大西洋不相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四个大洲中,有的“手牵手”,有的隔海相望,但各自之间界线分明,下面是关于它们之间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②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C.③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①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4.关于②④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 B.均跨寒、温、热三带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读下图,完成下面15-18小题:
1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甲——地中海 B.乙——里海 C.丙——印度半岛 D.丁——恒河平原
16.根据图中①~⑧条河流的流向,判断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东高西低
17.A国的民居多用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原因是( )
A.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处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8.丁国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全年高温多雨 B.西南季风强弱不同,年降水量不稳定
C.高原面积广大,排水系统不畅 D.每逢夏季,印度河水量暴涨,下游水患多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青藏高原 D.珠穆朗玛峰
20.“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河流不位于亚洲的是
A.长江 B.湄公河 C.巴拉那河 D.恒河
二、解答题
21.读亚洲图,填空。
(1)濒临海洋: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2)主要河流:G_________ J_________ K_________。
(3)主要山脉E_________ F_________。
(4)主要半岛:H_________ I_________ D_________。
22.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____带。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____洲陆地相连,西南以①____运河与非洲为界;东临A____洋,南临B____洋,北临C____洋。
(3)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____山脉,③____海,④____海峡。
(4)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的地势特点:____,说出你判断的理由____。
(5)列举流入太平洋的一条河流____。
23.读“亚洲季风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大陆,B为______洋,C为______洋.
(2)图中D处为______气候,E处为______气候,此时D处盛行______季风,形成______季;F处为______气候,G处为______气候,此时F处盛行______季风,气候特点为______.
(3)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受______的强弱影响很大.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量较______,很容易产生______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______,很容易发生______灾害.
参考答案:
1.由图可知,甲图中呈现的是狗拉雪橇情景,主要出现在高纬度,气候寒冷的地区,乙图呈现的是热带地区的竹楼景观。故造成两地不同居民生活情景的是纬度位置。故选A。
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由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中部呈放射状向周边流入大海。所以正确的是A。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A正确。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是非洲,东南是大洋洲,B错误。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错误。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D错误。故选A。
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由图可知,亚洲大多数河流自中部流向周围的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D。
5.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大陆“是指非洲,故A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B正确。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故C和D错误。故选B。
6.亚洲因跨纬度广,跨了寒温热三个带;地形又复杂多样;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导致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与河流湖泊众多无关,故选D。
7.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西南部与非洲毗连,故选A。
8.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B。
9.亚洲的气候特点:一、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二、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三、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综上所述,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②是热带季风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季风气候,②→③→④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热量方面的差异,是因纬度位置不同而导致的,A正确。②→③→④的变化与海陆位置、地形、经度位置无关,BCD错误。故选A。
11.④位于太平洋沿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⑤位于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可见二者的气候特点主要与距海远近不同有关,B正确。与纬度位置、地形地势、经度位置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2.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可得,①是南美洲,②是亚洲,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因此,图中四大洲中,与大西洋不相临的是②亚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读图可得,①是南美洲,②是亚洲,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A错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故B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1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为亚洲,④为北美洲。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A正确。依据亚洲、北美洲的纬度范围可知,亚洲、北美洲均跨寒、温、热三带,故B正确。亚洲、北美洲的气候特点均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C正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跨东、西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跨南、北半球,北美洲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故选:D。
15.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红海、里海、阿拉伯半岛、德干高原。故选B。
16.据图可知,①~⑧河流分别流向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以及西部湖泊,呈放射状分布,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B。
17.A国是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为减轻地震所产生的灾难,其传统民居多用轻质材料修建。故选A。
18.丁所处国家为印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选B。
19.由题目可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是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故选D。
20.亚洲河流众多,以上四条河流中,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恒河是主要流经印度的河流,巴拉那河流经南美洲,故选C。
21.
(1)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根据海陆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A为北冰洋,B为太平洋,C为印度洋。
(2)根据河流形状和相对位置判断,图中G为鄂毕河,鄂毕河大致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J为长江,长江大致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属于太平洋流域;K为湄公河,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南海,属于太平洋流域。
(3)根据山脉走向和相对位置判断,E为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呈弧形走向;F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4)亚洲南部自西向东分布着三大半岛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图中H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I为印度半岛,D为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22.
(1)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处北温带。
(2)亚洲西与欧洲陆地相连,西南以①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临A太平洋,南临B印度洋,北临C北冰洋。
(3)读图可得,②是乌拉尔山脉,③是地中海,④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
(4)读图可得,亚洲河流大多呈辐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5)亚洲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澜沧江、黄河、珠江等。
23.(1)由图可知,图中A是亚欧大陆,B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C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2)图中D是热带季风气候,E处也是热带季风气候,此时D处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雨季,F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G处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F处盛行东南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3)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受夏季风的强弱影响很大,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量较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少,很容易产生干旱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