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时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1 15: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中国引种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一些农作物也传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品尝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性联系的建立,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2.下表为1912~1922年部分年份中国陶瓷进出口情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年次 1912 1913 1915 1917 1922
输出值(两) 2738286 2928288 3775840 3517705 4861446
输入值(两) 3523839 5341803 3743026 6355623 11923412
入超额(两) 785553 2423515 -32814 2837918 7061966
A.对外贸易深受国内政局影响 B.陶瓷业的生产规模趋向扩大
C.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3.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21世纪的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动全球影迷的追掉热潮。这说明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函待传承 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4.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5.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6.《格致新报》由上海人朱开甲于1808年3月在上海创办。该报设有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至该报终刊时,共有答问242条,其分类如下,对如表分析不准确的是
序号 类别 数字 比例(%) 序号 类别 数字 比例(%)
1 日常生活现象 45 18.6 8 地理 3.3
2 应用科学 33 13.6 9 趣味问题 8 3.3
3 时务 24 9.9 10 生理 7 2.9
4 物理 20 8.3 11 化学 6 2.5
5 天文 18 7.4 12 军事 5 2.1
6 生物 15 6.2 13 其他 43 17.8
7 医学 10 4.1 14 总计 242 100
A.19世纪末中国社会对时务的关注度较高
B.甲午战败后应用科学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
C.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D.西学东渐直接引发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7.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
①建立职业警察制度②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③进行三次议会制度改革④推行货币主义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的早期发源地,但从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口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了沉重地经济打击,便逐渐结束了意大利人享有的、作为西欧和东方贸易中间人的有利可图的垄断地位,由此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削弱自身实力 B.法国入侵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严重破坏
C.新航路开辟失去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工商业经济衰退失去竞争力
9.查尔斯·屈维廉爵士在英国国会上院作证时曾讲到,在今天孟加拉国的纺织业中心达卡,“丛林和疟疾正在迅速地蔓延……印度的曼彻斯特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变成了一个非常贫穷而狭小的城镇”。其人口从1750年的大约12万-15万人,下降到1850年的4万-6万人。据此,达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达卡生态环境恶化 B.英国对殖民地打压
C.英国本土工业革命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0.下图是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欧洲掠夺美洲日趋加强 B.工业革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C.英国圈地运动不断深入 D.西班牙葡萄牙主导海外商路
11.某位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内容后,设计了如下的思维导图。其中,最适合在“③”处填人的是
A.世贸组织成立 B.冷战时代的到来
C.欧共体的成立 D.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12.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汉语借词 涵义 创造者
chinoiserie 中国风格 法国人
sharawaggi 中国的“造园艺术” 英国外交官
nankeen 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 欧洲商人
kaolin 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 法国传教士
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 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
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 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
13.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14.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
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 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
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
15.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出现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B.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加剧了列强之间的争夺 D.导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16.中世纪末叶的欧洲,广大的直接生产者的技术革新和熟练技巧日益提高,社会上的劳动分工更加细致了。在1437年德国法兰克福城中仅有手工业专业行92种,到1443年已增107种,迨十五世末即增加到190种。此时,巴黎甚至有350种之多了。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C.推动欧洲商业革命的发生 D.引起了早期商业殖民战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 被运往美洲。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任写两点即可),并分别概括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商人遍及世界,英国的军队也四处征伐。19世纪末,足球运动逐渐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英国的商人、水手、工人、使馆工作人员和其他移民向欧洲大陆传播,各国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年轻人多怀有“亲英的情感”,他们参与了足球在这一地区的扩散和传播。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英国与拉美在经济上联系最为紧密的时期。拉丁美洲各国接触足球运动的机会很多,发展也很快。19世纪末的东亚、西亚、非洲都接触并发展了足球运动。在埃及,在英式学校接受教育的西化精英是足球运动的先行者。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足球的最初传播者除了英国、德国、美国的传教士和移民,还有归国的华侨。而足球能有初步发展,则离不开各新式学校的主动引进和倡导。
——摘编自陈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全球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加以阐释。
1.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的食物物种交流,且题干材料“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表明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性联系的建立,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但“自由流动”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但“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明清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说法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1912~1927年部分年份中国陶瓷进出口情况”可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说明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国内政局影响对外贸易的有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陶瓷业生产规模趋向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据题意可知,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无法实现的全球效应在今天通过现代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故选D;材料体现的是技术进步对文化全球化的推动作用,ABC明显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
4.D
【详解】16至18世纪,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时期,成立带有殖民性质的特许公司就是殖民扩张手段之一。与英国同时,欧洲许多国家在海外创办特许公司,最终在18世纪末形成众多特许公司,这说明当时欧洲殖民扩张呈现出竞争格局,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海外扩张形式,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划分势力范围成为争霸焦点是在垄断组织出现之后,时间同样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
5.B
【详解】据题意可知,上海开埠后西方饮食传入上海,但传入的这些饮食都经过了改良,这些经过改良的饮食受到上海人的欢迎和喜爱,说明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故选B;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上海餐饮业领先全国,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菜品的改良,没有涉及对中国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C;出现改良菜品不代表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走向没落,排除D。
6.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一些有识之士兴办实业,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而非西学东渐直接引发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19世纪末中国社会对时务的关注度较高,A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败后应用科学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排除B;材料表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排除C。
7.A
【详解】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在政治方面进行民主改革,包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建立职业警察制度,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工业革命后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不是货币主义政策,排除含有④的B、C、D项。
8.C
【详解】意大利正是处于传统商路的优势地位和世界贸易中心,才有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重大文明成果,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逐渐失去了地位优势、由此走向衰落,故选C项;A项和B项是其衰落原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工商业衰退原因是由C项导致,故D项排除。
9.C
【详解】1750—1850年间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业获得迅猛发展,从而对纺织业中心达卡造成严重冲击而使其失去繁荣,故选C;纺织业中心的衰落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冲击,AB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10.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16世纪到18世纪的美洲金属大量涌入欧洲,说明的是欧洲掠夺美洲日趋加强,A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17世纪的海上强国是荷兰,D排除。故选A。
11.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关贸总协定于1995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故选A;冷战格局的形成是在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后,排除B;欧共体成立于 1967年,排除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1947年,排除D。
12.D
【详解】据表格17—18世纪,西方的艺术、外交、商业、宗教等领域人士向汉语借词丰富他们的用语描述中国文化和产品,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D正确;材料“汉语借词”说明西方语言不是以汉文为基础,排除A项;材料的创造者都是外国人不是中国政府,排除B项;材料“西方英语出现很多汉语借词”恰好说明中国产品中西的结合,排除C项。
13.C
【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4.A
【详解】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有利于强化世界贸易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故选A;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为了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消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
15.C
【详解】据材料“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可知,“联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加强了列强之间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C;资本原始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A时间不符合题意;这个时期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B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19世纪30年代之后才兴起,排除D。
【点睛】
16.A
【详解】中世纪末叶欧洲这种劳动分工的加强,意味着劳动生产水平的大大提高,表明各种手工业生产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显示出社会生产力在加速发展,推动西欧工场手工业普遍发展起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而为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奠定了经济基础,故选A项;BCD三项阐述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排除。
17.(1)影响:西域植物物种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饮食生活;胡乐与佛教的传入,扩展了中原人的精神文化视野。
(2)表现: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扩大;奴隶贸易活动频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早起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促进;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新的通信媒体技术的发展。
【详解】(1)影响:根据“葡萄、核桃等植物”得出西域植物物种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饮食生活;根据“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 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得出胡乐与佛教的传入,扩展了中原人的精神文化视野。
(2)表现:根据“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得出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扩大;根据“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得出奴隶贸易活动频繁。原因:根据“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根据所学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者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根据“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根据“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得出新的通信媒体技术的发展。
18.阐释要点如下
背景: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水平。
历程:兴起于英国,先传播到欧洲国家,之后美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国家在20世纪初都接受了足球运动,足球发展成全球性体育运动。
简评:与近代欧洲扩张进程一致;英国(欧美)殖民者和移民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足球运动全球化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文化单向输出,其中也充满了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
【详解】题目要求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加以阐释,就是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全球化的背景、历程和评价。背景方面,根据材料“英国的商人遍及世界,英国的军队也四处征伐。”可得出,足球运动全球化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有关;根据材料“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英国与拉美在经济上联系最为紧密的时期。拉丁美洲各国接触足球运动的机会很多,发展也很快。”可得出,英国在拉美的殖民扩张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促进足球运动传播;结合时代背景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水平的进步,也是足球运动全球化的因素之一。历程方面,根据材料“足球运动逐渐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向欧洲大陆传播”、“拉丁美洲各国接触足球运动的机会很多……东亚、西亚、非洲都接触并发展了足球运动”可概括出,足球运动兴起于英国,先传播到欧洲国家,之后美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国家在20世纪初都接受了足球运动,足球发展成全球性体育运动。评价方面,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受到欧洲殖民扩张和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