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类型:
A
)保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福建省 2023 届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 11 页,共 15 题 。 命题: 郑之函 、洪宇轩 2023.2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须在试题卷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 。考生 应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 。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无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室外大雪的时候 MgCl2 可以用作融雪剂, 原因是因为其溶解的时候可以放热
B. 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 常在不锈钢中添加
C. TiO2 为半导体, 可做新型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
(
D
). 氧化镁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耐火材料
2. 阿伏伽德罗提出阿伏伽德罗定律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常常利用物质的量来为难以用实际数字描述的数量做了定量解释,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1.5mol 的液态冰醋酸中含 s-p σ键 0 个
B. 常温常压下, 1mol CO2 含有 1NA 的Π3 (4)
C. 将 0. 1mol 醋酸钠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 溶液中 CH3COO-数目小于 0. 1NA
D. 1L 1mol/L NaCl 溶液含有 28NA 个电子
化学试题 第1页(共 11页)
3. 酮基布洛芬是一种适用于解热, 减轻中度疼痛的消炎镇痛药, 其结构如图 3- 1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酮基布洛芬属于芳基烷酸类化合物 ( 一种芳香烃衍生物), 具 图 3- 1
有共轭结构, 电子离域, 因此负电荷分布集中在电负性强的氧原子周围, 常温下处于 热力学稳定结构
B. 酮羰基无α-H 因此无法发生氧化反应
C. 旋光性在许多情况下影响着物质分子的性质, 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及药物都具有 旋光性, 一个酮基布洛芬分子中有 2 个手性碳
D.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发现苯环的碳碳键之所以等长是因为存在多个相邻且“肩并肩“的 p 轨道上的电子共振, 小茅推测在 CH3COO- 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4. 在实验室和生活中高铁酸钾都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盐类, 如下有几种制备方式, 湿法: 2Fe3++3ClO-+ 10OH-=2FeO42-+3Cl-+5H2O
干法: Fe2O3+3KNO3+4KOH 高温 2K2FeO4+3KNO2+2H2O
电解法: Fe-6e-+8OH-=FeO42-+4H2O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水溶液中和非水体系中不一定相同
)A 实验室中常用钾盐而不是钠盐原因是钠盐易风化导致固体结块
B
C. 坤 cà和 Nilky 两神根据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做出推断, 坤 ca: 高铁酸钾在生活中可用于 杀菌因为具有强氧化性;Nilky: 高铁酸钾不可用作净水剂, 因为高铁酸根不能水解生 成胶体
D. 高铁酸根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分解, 将生成气体收集在试管中, 点燃的小木条靠近可 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且该气体在能源方面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常用于作清洁能源
5. 化学作为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严谨的实验操作和推理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
化学试题 第2页(共 11页)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5- 1
图 5-2
图 5-3
A. 小茅作为吴冬玲老师前任课代表, 想要在实验室制取乙炔, 用图 5- 1 装置, 通过询问 吴老师得知电石中含有硫和磷等杂质元素, 因而制取的乙炔常常会有臭鸡蛋味, 小茅 就此知道了自己装置无法通过观察溴水的褪色检验乙炔的生成
B. 小茅此时想要能够更好的控制乙炔的生成和停止, 于是找了一个启普发生器重新进行 了一次制取
C. 缪老师正在另一旁用图 5-2 的装置蒸干硫酸铜溶液制取 CuSO4 · 5H2O, 结果却出现了 灰白色的固体, 缪某猜测是由于 Cu2O 的生成
D. 坤神想要利用图 5-3 装置溶解废铜屑, 得到蓝色溶液, 由此得出结论: 铜的活动性强 于氢
6. 下列说法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化学试题 第3页(共 11页)
图 6- 1
图 6-2
图 6-3
A. 在[Cd(NH3)4]2+ 中, NH3 提供孤对电子, Cd2+提供空轨道
B. 叠氮-炔环加成满足点击化学的条件, 活性 Cu(Ⅰ)催化该反应的机理如图 6- 1 所示, DTF 计算表明叠氮形成六元金属环的活化能比非金属催化剂的反应低很多, 则活性 Cu(Ⅰ)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催化效率高 、反应速率快
C. 冠醚是由多个二元醇分子之间脱水形成的环状化合物 。 18-冠-6 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 其与 K+形成的螯合离子结构如图 6-2 所示 。与二甲醚(CH3OCH3)相比, 该螯合离子中 “C-O-C”键角更小
D. 图 6-3 的结构中含有—OH, 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其在水中的 溶解度比图 6-4 所示物质大
图 6-4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Al2 SO4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4NH3 .H2 O =AlO +2H2 O +4NH
B.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NH3, 再通入足量的CO2:
(
2
3
2
3
4
)Na+ +CO +NH +H O =NaHCO J+NH+
C. 向 Ca(ClO)2 溶液中通过量 CO2 制次氯酸: Ca2++ClO-+H2O+CO2=2HClO+CaCO3 ↓
D. 将少量新制的氯水加入到饱和 Na2SO3 溶液中: Cl2 +SO3 (2) +H2 O=2Cl +SO4 (2) +2H+
8. 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试题 第4页(共 11页)
图 8- 1
图 8-3
图 8-2
图 8-4
A.CO 与 N2O 可在 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进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图 8- 1 所示。 则 Pt2O+为中间体 、Pt2O2+为催化剂
B.在金属 Pt、Cu 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 H2 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 氮(NO3 (-)), 其工作原理如图 8-2 所示 。若导电基体上的 Pt 颗粒增多, 有利于降低溶液 中含氮量
C . 工 业 上 用 CO2 合 成 乙 酸 的 反 应 路 径 如 图 8-3 所 示 , 催 化 循 环 的 总 反 应 为
(
CH
3
OH
+
CO
2
+
H
2
=======
CH
3
COOH
+
H
2
O
)LiI 、Rh*
D .科学家研究了钒系 SCR 催化剂催化脱硝机理,部分反应机理如图 8-4 所示。脱硝反应 为 4NH3+3O2===2N2+6H2O
9. 处理烟气中的 SO2 可以采用碱吸—— 电解法, 其
流程如图 9- 1; 模拟过程Ⅱ如图 9-2, 下列推断不
正确的是
图 9-2
图 9- 1
A. 电解 Na2SO3 溶液时, 亚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右室
B. 若用锌锰碱性电池为电源, a 极与锌极相连
C.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2OH-+H2 ↑
D. 若收集 22.4 L 的 P(标准状况下), 则转移 4 mol 电子
(
(
11.0
,0.97)
D
·
) (
(
9.78,0.50)
) (
(
2.35,0.50)
)10. 甘氨酸 ( H2NCH2COOH) 是一种最
简单的氨基酸。其作为内源性抗氧化
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组成氨基酸,在
机体发生严重应激时常需外源补充。
如图 10- 1 为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
(
图
10-
1
)得在 25 °C 下 10mL 2mol ·L- 1 甘氨酸溶液
中各组分分布分数和 pH 的对应关系 (通
过 HCl 调节 pH, 溶液体积不变)
已知: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带负电荷,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带 正电荷, 在某一定 pH 溶液中, 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时的 pH, 称为该氨基 酸的等电点, 写作 p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为 HOOCCH2NH3+, b 为 H2NCH2COOH, c 为 H2NCH2COO- Ka(HOOCCH2NH3+)=10-2.35, Ka(H2NCH2COOH)=10-9.78
B. pH=2.35 时, 3[H2NCH2COOH][H+]+[H+]2=2Ka1+Kw+Ka1· [Cl-]
C. 在 D 点溶液中: [H2NCH2COO-]>[H2NCH2COOH]>[OH-]>[HOOCCH2NH3+]>[H+]
D. 该兴趣小组测得甘氨酸的 pL=6.065, 查表得知甘氨酸实际 pL=5.97, 造成误差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原甘氨酸样品中有杂质, 导致甘氨酸实际浓度偏低
化学试题 第5页(共 11页)
(
废
料
) (
酸
浸
) (
滤
液
1
) (
滤
液
2
) (
废渣
) (
滤
液
3
)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 共 60 分。
11. ( 13 分) FeOOH 为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某学校以 Fe2O3 废料 (含少量 SiO2 、 FeO 等) 为原料制备 FeOOH, 流程如图 11- 1 所示。
(
滤
液
4
)稀 H2 SO4 试剂 X 乙醇 NaOH 溶液 、空气
FeSO4 ·7H2O
FeOOH
图 1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 为提高“酸浸”的速率, 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种即可) 。
( 2) “废渣”的主要成分可用于 (填一种即可) 。
( 3) “酸浸”时 (填“能”或“不能”) 使用稀 HNO3, 原因是 。
( 4) “试剂 X”可使用 (填化学式, 填一种即可) 。
( 5) 从“滤液 2”中获得晶体的一种方法是: 、过滤 、洗涤。
( 6) 由 FeSO4 ·7H2O 转化为 FeOOH 的离子方程式是 。
( 7) 研究晶体性质对工业流程的探究十分重要, 该学校的化学社团欲探究 A 、B 、C (均 为单质或化合物) 三种由 H 、C 、Na 、Cl 元素组成的晶体 。他们对上述物质进行相 关实验, 数据如下:
熔点/°C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与 Ag+反应
A 811 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融时导电 白色沉淀
B 3550 很大 不溶 不导电 不反应
C - 114 2 很小 易溶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填写表格:
化学式 晶体类型 微粒间作用力
A
B
C
化学试题 第6页(共 11页)
12. ( 14 分) 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 (实验装置见图 12- 1, 相关物质的物 理性质见附表) 。
图 12- 1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 ·cm-3) 沸点/℃
溴 160 3. 119 58.8
苯甲醛 106 1.04 179
1,2-二氯乙烷 99 1.235 1 83.5
间溴苯甲醛 185 1.587 229
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 将三颈烧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 AlCl3 、 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5.3 g)充分混
合后, 升温至 60 ℃, 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 保温反应一段时间, 冷却。
步骤 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 10% NaHCO3 溶液洗涤。
步骤 3: 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 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 4: 为了防止间溴苯甲醛因温度过高被氧化, 向步骤 3 处理得到的间溴苯甲醛中 加入少量锌粉, 同时采用某种技术, 收集相应馏分, 其中收集到间溴苯甲醛为 3.7 g。
回答以下问题:
( 1) 实验装置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 冷凝管的作用为 , 锥形瓶中的试 剂应为 。
( 2) 步骤 1 所加入的无水 AlCl3 的作用为 。
( 3) 步骤 2 中用 10% NaHCO3 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中的 (填 化学式) 。
( 4) 步骤 3 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钙固体的目的是 。
( 5) 步骤 4 中, “某种技术”为 。
( 6) 本实验所得到的间溴苯甲醛产率是 。
化学试题 第7页(共 11页)
13. ( 13 分) 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探索新能源已成为当下人们所必须应对的一个挑战。
化学试题 第8页(共 11页)
回答以下问题:
( 1) 热解 H2S 制 H2, 发生如下反应 。若将反应Ⅲ看成由反 应 Ⅰ 和反应Ⅱ两步进行, 在图 13- 1 画出由反应原料经 两步生成产物的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Ⅰ 2H2S(g) 2H2(g)+S2(g) H1=+170kJ ·mol- 1
Ⅱ CH4(g)+S2(g) CS2(g)+2H2(g) H2=+64kJ ·mol- 1
总反应: 2H2S(g)+CH4(g) CS2(g)+4H2(g)
图 13- 1
( 2) 甲烷是重要的资源, 通过图 13-2 所示过程可实现由甲烷到氢气的转化。
甲烷 → 重整 → CO 转化 → 催化氧化 → 氢气
图 13-2
500℃时, CH4 与 H2O 重整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H2O(g) CO(g)+3H2(g)
CO(g)+H2O(g) H2(g)+CO2(g)
已知 CaO(s)+CO2(g) CaCO3(s) H=- 178.8kJ ·mol- 1 。 向重整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多 孔 CaO, 其优点是 。
( 3) 催化剂载体中的酸性中心能催化苯及环己烷的裂解。已 知酸性中心可结合孤电子对, 图 13-3 中可作为酸性中
心的原子的标号是 (填“① ”“② ”或“③ ”) 。 图 13-3
( 4) 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 v=kcn(N2)c (H2)c (NH3), 根据表中数据, = 。
实验 c(N2)/mol ·L- 1 c(H2)/mol ·L- 1 c(NH3)/mol ·L- 1 v/mol ·L- 1 ·s- 1
1 m n p q
2 2m n p 2q
3 m n 0. 1p 10q
4 m 2n p 2.828q
( 5) 已知: 电解液态水制备 1mol O2(g), 电解反应的 H=+572kJ ·mol- 1 。 由此计算 H2(g) 的燃烧焓 H= kJ ·mol- 1。
( 6) 甲醇燃料电池中,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甲醇分子逐步脱氢得到 CO, 四步可能脱氢 产物及其相对能量如图 13-4, 则最可行途径为 a→ (用 b~j 等代号表示)。
图 13-4
( 7) 在 C 和 O2 的反应体系中:
Ⅰ C(s)+O2(g)=CO2(g) H1=-394kJ ·mol- 1
Ⅱ 2CO(g)+O2(g)=2CO2(g) H2=-566kJ ·mol- 1
Ⅲ 2C(s)+O2(g)=2CO(g) H3
设 y= H-T S, 反应 Ⅰ 、 Ⅱ和Ⅲ的 y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13-5 所示。
图 13-5
图中对应于反应Ⅲ的直线是 。一定压强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气体中 CO 与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14. ( 10 分) 医学研究发现, 人体中部分钛 、镁等矿物质, 可能会积匿在内脏中 。砖家称 该现象为“积匿钛镁”。铁作为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维持着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回答以下问题:
( 1) 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 2) 在补铁时, 人所摄入的铁 (离子态) 的基态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 3) 人体中积匿的镁 (离子态) 可用 Kun 醇 (可表示为[iKun]OH) 进行去除, Kun 醇中 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
( 4) TiO2 与 COCl2 、SOCl2 反应可制取 TiCl4。COCl2 中π键占全部共价键的 (填 百分数) 。 SOCl2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 (填“重合”或“不重合”)。
化学试题 第9页(共 11页)
( 5) 人体内可能形成图 14- 1 所示的配合物。其配位数为 ,
Ti 的配位原子有 ,该配合物中 (填“存在”
(
图
14-
1
)或“不存在”) 氢键。
( 6) 图 14-2 是由 Mg、Al 与 O 形成的一种晶胞,其化学式为 ,Mg2+所处的位置 有 。
图 14-2
15. ( 10 分) 有机物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回答以下问题:
图 15- 1
( 1) 如图 15- 1, 已知: 在一定条件下,“己烷”-2H 后转化为“己-2-烯” 。则“环庚烷” -4H 后转化为 (仿照上述方式命名) 。
( 2 ) 向鸡蛋清溶液中, 加入 (填字母, 下同) 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加 入 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A. Pb(Ac)2 溶液 B. CuSO4 溶液 C. (NH4)2SO4 溶液
D. Na2 SO4 溶液 E. 酒精溶液 F. NaOH 溶液
( 3)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 糖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具有 CnH2mOm 的通式
B. 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 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
化学试题 第10页(共 11页)
( 4) 如图 15-2, 在盐酸或氨水催化下, 苯酚和甲醛混合共热可得到酚醛树脂:
化学试题 第11页(共 11页)
图 15-2
关于该反应及相关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
(
A
甲醛可溶于水
).
B. 该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C. 甲醛防腐可用于保存海鲜
(
D
酚醛树脂常用于制造电器材料
).
E. 苯酚的酸性介于醋酸和盐酸之间
( 5) 苯乙酸乙酯 (如图 15-3 ) 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 。请设计合理 方案, 以苯甲醛和乙醇为主要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苯乙 酸乙酯。
已知: ①R—Br+NaCN→R—CN+NaBr;
(
②
R
—
CN
――→
R
—
COOH
。
)H3O+
图 15-3福建省 2023届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总说明:
1.本答案及评分说明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说明给分。
2.化学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等)中的化学式、离子符号写错,不得分;化学式、离子符号书写正确,
但未配平、“↑”“↓”未标、必须书写的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等化学用语书写规范错误的,每个
化学方程式累计扣1分。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的写成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3.填空题物理量没写单位扣1分。
4.化学专用名词书写错误均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AADBA 6-10 CBC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分。
11.(13分,无特殊说明每空 1分)
(1)粉碎、升温、适当增加硫酸浓度等(写对一点即可,有错不倒扣)
(2)制作光导纤维等(合理即可给分)
(3)不能(唯一答案);稀硝酸具强氧化性,易与 Fe2+反应生成污染性气体(或降低产率)(2分)(每
点给 1分,有错不倒扣)
(4)Fe(2分)(唯一答案)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唯一答案)
(6)4Fe2++O2+8OH-===4FeOOH↓+2H2O(2分)(参照总说明)
(7)(3分)(A、B、C写对一行得 1分,有错不得分)
化学式 晶体类型 微粒间作用力
A NaCl 离子晶体 离子键
B C 共价晶体 共价键
C HCl 分子晶体 范德华力
12.(14分,无特殊说明每空 2分)
(1)水浴加热(1分)(唯一答案);导气、冷凝回流(每点给 1分);NaOH溶液(写“氢氧化钠溶
液”给分,未写“溶液”不得分)
(2)催化剂(1分)(回答涉及催化即可)
(3)Br2、HCl(每点给 1分)
(4)除去有机相中的水(或干燥/除水)(合理即可给分)
(5)减压蒸馏(唯一答案)
(5)40.0%(唯一答案)
FJ_A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1页(共 2页)
13.(13分,无特殊说明每空 2分)
(1) (唯一答案,注意变化趋势)
(2)吸收 CO2,提高 H2的产率,提供热量(每点给 1分)
(3)②(1分)(唯一答案)
(4)-1 (唯一答案)
(5)-286(唯一答案)
(6)a→b→e→h→j(唯一答案)
(7)a(1分)(唯一答案);增大(1分)(唯一答案)
14.(10分,每空 1分)
(1)第四周期ⅣB族(唯一答案)
(2) 3d
↑↓ ↑ ↑ ↑ ↑
(唯一答案)
(3)sp3(唯一答案)
(4)25%(唯一答案);不重合(唯一答案)
(5)6(唯一答案);O、Cl(每点给 1分,有错不得分);不存在(唯一答案)
(6)MgAl2O4(唯一答案);顶点、面心、体内(写对一点给 1分,全对给 3分,有错不得分)
15.(10分,无特殊说明每空 2分)
(1)环庚-1,3-二烯(或 1,3-环庚二烯)(1分)(唯一答案)
(2)CD(1分)(唯一答案);ABEF(1分)(唯一答案)
(3)CD(每点给 1分,有错不得分)
(4)ABD(写对一点给 1分,全对给 3分,有错不得分)
(5)(3分)如下图所示(合成苯甲醇给 1分,合成苯甲酸给 2分,完成全部给 3分)
H2
得分点 1: ――――→
催化剂,△
HBr NaCN H O+
得分点 2: ――→ ――→ ――3 →
CH CH OH
得分点 3: ―――3 ―2―△→浓 H2SO4,
FJ_A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2页(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