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2 10: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2.()(宰相)王钦若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材料评述的是(  )
A.北宋与金和议 B.北宋与辽和议
C.南宋与金和议 D.南宋与辽和议
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宗 B.宋真宗 C.宋高宗 D.宋太祖
5.()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本国的文字。他是(  )
A.松赞干布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赵国胤
6.()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从图中古钱币的比较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农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B.农耕文化取代游牧文明
C.中华文明全由汉族缔造 D.少数民族只会照搬汉族
7.()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的辽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
A.汉族 B.匈奴 C.契丹族 D.党项族
8.(2021·黄石)“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9.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10.(2020·通辽)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 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
12.(2014·湖州)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9·南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族史纲要》
(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城。
(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期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日“夏国主印”,许自置官属……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旧制下同),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1)材料一中所称的“二敌”指哪两个政权?根据材料说明“二敌”是如何仿效“中国”(中原王朝)的?
(2)材料二中的“朝廷”指哪一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夏议和的内容。
(4)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宋朝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正确;
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与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无关,故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民族融合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辽和西夏与北宋各方的人民都在进行着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辽和西夏学习宋的文化,不断的对自身进行着汉化,同时也有许多宋朝产的物品进入辽和西夏,对契丹和党项族的生活文化都有着极大的冲击和改变。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和所学可知,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其内容是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这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所以材料评述的是北宋与辽的和议,故B符合题意;
北宋与金对立的时间很短,双方还没有订立盟约北宋就被金灭掉,故A不符合题意;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和议,不是南宋与金的和议,故C不符合题意;
辽被金灭亡后,南宋才建立,所以南宋与辽之间没有和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①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到1227年西夏亡于蒙古。北宋从960年由赵匡胤建立到1127年被金所灭。916年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建立了辽,1125年辽为金所灭。西夏与北宋,辽与北宋之间都经历了从初期的交战到后来的议和与政权并立的局面,故①正确;
②1115年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那时候,辽和北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金1125年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所以历史上西夏、金和北宋出现于并立及交战的情况,故②正确;
③南宋建立于1127年,辽在1125年已经被金所灭,二者并未出现过并立局面,故③错误;
④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到1227年西夏亡于蒙古。金于1115年建立,到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南宋于1127年建立到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所以出现过南宋、西夏和金并立的局面,故④正确。
故C①②④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民族关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和平交流和发展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故B正确;
宋太宗、宋高宗、宋太祖和澶渊之盟无关,故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初年,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崛起,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西夏元昊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分掌行政、军事大权。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元昊推行科举制,以选拔官吏;还命人仿照汉文楷书字体,创制了西夏文字。故C符合题意;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耶律阿保机是辽国的,赵国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故ABD和题干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夏的建立与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北宋钱币、西夏钱币、契丹钱币现状都是圆形方孔,这是由于农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故A符合题意;
题干不能体现农耕文化取代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全由中华民族缔造;少数民族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不是只会照搬汉族,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民族融合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宋代各民族之间有战也有和,但各民族的发展和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隋唐以来,契丹人在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过程中,接受汉文化,逐步强大起来。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契丹政权的建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916年至1125年,持续了209年。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是辽太祖。
8.【答案】C
【解析】【分析】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不符合题意;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进行贸易的场所,它的出现和存在,便利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交往,这种态势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C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商业往来,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无关,A排除;
商业间的往来没有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B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试题较为简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因此: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评价。难度不大,掌握澶渊之盟的评价即可作答。
1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以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军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B项宋辽议和是题干方框内对话讨论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辽宋之间的关系,掌握澶渊之盟相关知识。
12.【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汉朝时的事情;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是唐朝时的事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元时期历史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
13.【答案】(1)西夏。临安。
(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
(4)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庆属于西夏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临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民族政权并立。最后是元朝结束了宋朝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3)根据材料“ 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可知榷场是 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 根据材料“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 ”、“ 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 ”、“ 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可知两宋时期民族交流的领域主要在 政治、经济和文化。
(4)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主要体现为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和主体多元。
故答案为:(1)
西夏。临安。
(2) 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3)
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
(4) 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4.【答案】(1)辽和西夏。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2)北宋。契丹族。澶渊之盟。
(3)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4)战和并存,以和为主。重文轻武。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期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可知,材料一中所称的“二敌”指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根据“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西夏和辽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2)根据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朝廷”指北宋,“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契丹族;辽与北宋是通过澶渊之盟实现和好的。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根据材料二“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日“夏国主印”,许自置官属……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旧制下同),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可概括为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4)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战和并存,以和为主。宋朝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策略,实行“文人治国”模式,造成军事战斗力低下。
故答案为:(1)辽和西夏。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2)北宋。契丹族。澶渊之盟。
(3)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4)战和并存,以和为主。重文轻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民族关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识记相关基础知识,辽宋的和战:北宋初年对辽用兵失败,采取防御政策。澶渊之盟: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后签订,宋给辽岁币,辽宋维持和平局面。宋夏的和战西夏建立后,连年与宋交战,两败俱伤。后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