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认识“炫、怯”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悟课文。
3.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学习重点: 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习难点: 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组有关春天的景物图片。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示例: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繁花似锦。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语。 第二步:互学要求 “赤、涉”都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曝光”的“曝”读“pù”,不要读成了“bào”;“晕皱”的“晕”读第四声“yùn”。)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语。合作探究方法提示: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特别优美、生动?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想象、体会雨过天晴的美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感受到自然之美。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快速浏览全诗,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大家默读诗歌,并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默读时在相应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走在雨后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觉得此时的小路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互学要求 说话练习,进一步体会“自在闲游”。四人小组内练习说话,全班交流。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课堂教学是需要变化的。如果说默读环节是孕伏,是等待花开,那么朗读就是争相绽放,琅琅的读书声,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朗读之中,对景色的特点了然于心,无须教师过多讲解。 主问题2预设答案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湿润的泥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你认为还可以看到什么景象呢?示例: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习第2-3节诗。诗歌描绘的天晴后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第二步:互学要求 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喜欢?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心情? 第三步:展学要求 自主汇报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