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项目 工整书写 积累运用 阅读实践 习作表达 总分
得分
工整书写(5分)
1.卷面书写: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卷面整洁。(3分)
2.书写展示:要求大小匀称,行款整齐。(2分)
叹三国烽烟, 识梁山好汉,
叹取经艰难, 惜红楼梦残。
积累运用(30分)
3.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8分)
《三国演义》中,dū du周瑜dùjì 诸葛亮的才干,假意 wěi pài 他造箭,想借机打压。诸葛亮 shén jī miào suàn
乘着大雾,命军士léi gǔ nà hǎn
,草船借箭。不但避免了 chéng fá,还名声大振。
4.下面四组词语,带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寨(zhài) 蹿(cuàn)下来 B.翎(líng)子 青布幔(màn)子
C.毡(zhān)笠 踉踉跄跄(qiàng) D.忌讳(huì) 仰面睃(suō)眼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鬼计 布置 B.胸堂 拳头 C.苏软 预计 D.吓唬 耻笑
6.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意思猜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驻扎在江边的军营)
B.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可随身携带的哨子)
C.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快速地流淌出)
D.原来武松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肢体软弱无力)
7.下列对课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草船借来的不仅仅是御敌之利箭,更是诸葛亮那沉静如千年磐石的胆量,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B.课文按照“上冈-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人物的豪放、倔强、英勇。
C.《猴王出世》中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红楼梦》展现了大观园的盛衰变换,人情冷暖,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8.我们在小学阶段读古典名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除了( )。(2分)
A.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B.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
C.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反复琢磨 D.结合电影、电视剧,加深认识
9.筹备课本剧《西游记》时,不小心把人物和对应的形象打乱了,请连一连(3分)
唐僧 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
孙悟空 好吃懒做,贪生怕死,但又性格温和
猪八戒 仁厚善良,顽固执着,但有时不能明辨是非
《西游记》的课本剧在筹备中,作为导演,你打算如何组织课本剧的活动呢?请简要介绍步骤。(3分)
11.按要求填空。(6分)
人闲桂花落, 。 , 。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我还学过他的一首《鹿砦》,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
阅读实践(35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3+2+2分)
12.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在括号里打“x”。
(1)7月28日那天,小美去电影院,可以给她推荐这部电影。 ( )
(2)乐乐要赶在18点前上钢琴课,16点30分他买票去看还来得及。( )
(3)因为打斗场面血腥暴力,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不宜观看。 ( )
13.下列哪一项可能是这部电影的影评。( )。
A.面对贪婪官吏强迫画摇钱树时不卑不亢,运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恶人。
B.“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神,我自己说了算。”朋克式的黑眼圈、嚣张的姿势,尽显主角的顽劣。影院里聚满了多个年龄段的观众,大家开怀大笑,觉得这个故事既熟悉又陌生。
C.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才得共枕眠,烟雨濛濛的西子湖,断桥依旧。
D.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解除了封印,最终在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
14.妈妈担心这部电影不好看,犹豫着要看别的。可是我很想看,该怎么说服她呢?
(二)猴王出世(4+2+2+2+3分)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①,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②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褐。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③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④,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泂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5.下列选项是词语现在的说法,为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写序号。(4分)
A.弯下腰 B.蹲下来 C.停下了 D.转过身
① ② ③ ④
16.石猴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结合选文,补充完整过程。(2分)
17.有人说石猴是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第1自然段“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跳出的“位置”很特别,是动物生活的场所,“跳”体现了猴的轻巧、敏捷。
B.第1自然段中,“瞑目蹲身”“径跳入瀑布泉中”等动作,体现了猴的机灵。
C.第2自然段中石猴一一道来所见景象,条理清晰,就像一个“人”。
D.第3自然段,众猴在石房里把东西搬过来,移过去,是猴顽劣天性的表现。
18.古时候听说书,惊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一回结束。这篇选文最有可能出现在《西游记》哪一回?看“回目”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2分)
A.五车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B.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C.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D.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19.如果要给石猴写评价,我会写 的石猴,因为
(3分)
(3+2+2+2+4+2分)
①猴王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但见:
②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③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
④型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⑤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⑥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⑦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好的插图可以传递书的内容信息,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选文选择一幅最合适的插图,并说说理由。
我选插图 ,因为 (3分)
21.根据故事内容,补充合适的标题到开头横线处。(2分)
22.第②自然段中猴王细观灵福地,感觉“赛天堂”,原因不包括( )。(2分)
A.各种奇异的花朵盛放,绿草芳香 B.时不时有仙鹤在鸣叫,凤凰在振翅
C.一株千年柏树,枝干茂盛 D.偶尔还会见到玄猿、白鹿、金狮、白象
23.我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第④自然段划波浪线的语句,我大致猜到是在讲: 。(2分)
24.有同学为设计课本剧的动作,根据选文整理出一份表格。请补充表格,对比人物前后变化,思考人物特点。(4分)
前 后
猴王 跳下树来,上前躬身回答仙重的话。 整衣端肃,见到菩提祖师后倒地下拜
前 后
高声质问猴王 仙童
我还能根据表格,发现菩提祖师的特点。(2分)
习作表达(30分)
一本好书总是叫人废寝忘食,不能自拔。如果让我推荐一本书,我一定会推荐,你想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里面有哪些有趣、可爱的人物吗?下面我就给你介绍介绍!
(1)可以介绍书名、作者、故事大意,也可以聊一聊自己喜欢的人物和读后感受。(2)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校名,4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