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2.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3. 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4.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5. 密切联系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1)户籍制度:历代政府对自己所管辖范围的人口数量进行登记、调查、记录在册的管理制度。赋役征发是古代户籍制度的首要目的。
(2)宗族制度: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在维系它的运转。这套系统主要是以族长、族规和祠堂为核心。除了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宗族还有一套管理系统,就是以开办族田、义庄、义学为核心的救济系统。族田的作用就是从事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或者救济贫困的老人。宗族所有的田产也叫义庄,所谓义学,即宗族会资助家族中比较优秀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但是其将来当官之后要反哺乡村、反哺这个家族,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
【问题引领】
1.阅读教材第一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下列时空定位轴,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完成表格)
朝代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根据【历史纵横】P99,分析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根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2.阅读教材第二目【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结合P100【史料阅读】,分析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阅读教材第三目【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回答相关问题。,
概括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的作用。
(2)完成“社会救济”的表格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宗族
慈善组织
(3)完成“优抚政策”的表格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深入探究】
【问题探究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问题探究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
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
【问题探究三】明清社仓
材料一 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种社仓模式,强调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不由官府插手,以避免出现官吏侵吞舞弊行为。然社仓完全由民间经营,其建设状况取决于乡间士绅和富户的良德与努力。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仓发展较好,反之则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材料二 清朝社仓,分成乡村设立的社仓和市镇设立的义仓两种。最初管理均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每石取息一斗”。岁底,州县衙门稽查社仓的收储,具报朝廷。清代的社仓以“借贷取息”来维系社、义仓的运行,“春借秋还”,则给百姓以巨大压力。后来朝廷又令地方官府经理社、义仓。如此,社、义仓的管理经营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社、义仓也渐为州县官府所用,而与百姓的实际之需相去甚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明清政府重视社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社仓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明清社仓制度的认识。
【我的困惑】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2.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
3. 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4.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5. 密切联系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1)户籍制度:历代政府对自己所管辖范围的人口数量进行登记、调查、记录在册的管理制度。赋役征发是古代户籍制度的首要目的。
(2)宗族制度: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在维系它的运转。这套系统主要是以族长、族规和祠堂为核心。除了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宗族还有一套管理系统,就是以开办族田、义庄、义学为核心的救济系统。族田的作用就是从事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或者救济贫困的老人。宗族所有的田产也叫义庄,所谓义学,即宗族会资助家族中比较优秀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但是其将来当官之后要反哺乡村、反哺这个家族,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
【问题引领】
1.阅读教材第一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下列时空定位轴,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完成表格)
朝代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实行“编户制度”。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唐 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
元朝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根据【历史纵横】P99,分析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变化: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进行“土断”。
原因:(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
(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根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特点:
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
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
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政府的改革,如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
2.阅读教材第二目【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结合P100【史料阅读】,分析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区划和户籍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3.阅读教材第三目【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回答相关问题。,
概括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的作用。
(2)完成“社会救济”的表格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常平仓制度;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善堂、善会
(3)完成“优抚政策”的表格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鸠杖
明初 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养病坊
宋朝 福田院
元朝 众济院
明清 养济院
【深入探究】
【问题探究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或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
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2)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问题探究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
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政治: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经济: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社会稳定的需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
(2)原因: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政治:民主革命的推动、清末新政的实施;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问题探究三】明清社仓
材料一 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种社仓模式,强调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不由官府插手,以避免出现官吏侵吞舞弊行为。然社仓完全由民间经营,其建设状况取决于乡间士绅和富户的良德与努力。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仓发展较好,反之则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材料二 清朝社仓,分成乡村设立的社仓和市镇设立的义仓两种。最初管理均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每石取息一斗”。岁底,州县衙门稽查社仓的收储,具报朝廷。清代的社仓以“借贷取息”来维系社、义仓的运行,“春借秋还”,则给百姓以巨大压力。后来朝廷又令地方官府经理社、义仓。如此,社、义仓的管理经营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社、义仓也渐为州县官府所用,而与百姓的实际之需相去甚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明清政府重视社仓的原因。
(1)趋势:分类越来越细;救济的方式发生变化,从取之于富到借贷取息,从民间自办到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再到政府直接经营;地区发展依然不平衡。原因:稳定统治;建设和完善社会救济制度;随着明清人口的大量增殖,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发挥社会基层的政治建设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社仓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明清社仓制度的认识。
(2)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救济灾民,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发挥了地方乡绅参与救济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官的腐败行为;为后世的荒政建设提供借鉴。
认识:政府更加重视救济制度的建设;注重发挥社会民间力量;加强了制度建设及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资调配,为今天的救济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