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的春节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北京的春节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1 19: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老舍 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笔名老舍,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话剧《龙须沟》《茶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热情 自傲 饺子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腊八蒜
米醋 杂拌儿 轿车
易错读音
guī ju líng jiǎo mǐ pù hù mì gòng hú tòng yāo he
规矩 菱角米 铺户 蜜供 胡同 吆喝
mì jiàn chān huo xiǎng yòng zhān tiē jiàn duàn qīn qi
蜜饯 掺和 享用 粘贴 间断 亲戚
xián shú huǒ chì zhēng yuè fèn wài
娴熟 火炽 正月 分外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一擦黑儿
摆摊儿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色入翡翠 色味双美 万象更新 美其名曰
万不得已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截然不同
悬灯结彩 独出心裁

亲戚

gēng 变更 更正 更改 更新 打更 半夜三更
更 自力更生 少不更事
gèng 更加更好
pù 店铺 商铺 铺户 上铺

pū 铺床 铺开 铺展 铺张浪费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整体感知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从腊八起(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过了二十三(腊月二十四至二十九)
正月初六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元宵节
春节结束
日期 活动
腊八
腊月初九—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
初六 铺户开张、放鞭炮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所有人为过年做准备
祭灶王、放鞭炮、吃糖
贴春联、大扫除、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待客、逛庙会
赏灯、放花炮、吃元宵
孩子上学、大人照常做事
再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后题)
整体感知
腊八 小年 除夕 初一 元宵
详写:
略写:
腊月初九—二十二
过了二十三(腊月二十四至二十九)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北京的春节
第二课时
自由读文,思考:
每个节日里哪个风俗老舍先生写得详细,画一画关键词句,批注感受?
核心问题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食材多
用料丰富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自古以来,我国的许多人家是使用土灶进行烹饪的,在灶房当中都是能够有一个灶王爷的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因此,为能够给灶王爷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使他能够向玉帝说一些家中的好话,给家中带来许多吉祥的运势。大家就会在灶王爷去述职的时候,准备许多丰盛的贡品,希望能够得到来年吉祥的运势。
祭灶王
吃糖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人们对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风俗的重视,体会到
除夕热闹画面中饱含的浓浓亲情,人们辞旧迎新的美
好愿望,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
再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
···
···
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采用北京话口语,读起来亲切有味儿。
(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