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7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学习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来描写场面的方法。
通过开国大典盛况,感受人们的自豪与激情,增强爱国情感。
1.默读课文第1~3段,概括主要内容,填写下表。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事 件
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
政府官员、各界群众、外宾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举行开国典礼
细读 概括
2.默读课文第4段,在本段中找到一些关键词,并把它们组成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群众队伍汇集在广场。
细读 概括
3.默读课文第5~15段,按顺序再现当时场景。
①毛泽东现身主席台跟群众见面
②( )
③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
④毛泽东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⑤( )
⑥( )
⑦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
细读 概括
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泽东按电动旗杆电钮,升国旗
鸣28响礼炮
⑨( )
⑩朱德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
聂荣臻带领受检部队依序进场: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战机
( )
( ),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呼口号
( )
细读 概括
3.默读课文第5~15段,按顺序再现当时场景。
阅兵式开始,朱德、聂荣臻乘汽车检阅部队
点亮灯笼火把,燃放礼花
群众开始游行
晚九点半,游行队伍完全走出会场
选点 赏析——词
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选点 赏析——词
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早上六点钟、从老远、清早到、直奔、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写群众不辞劳苦赶到天安门广场,暗示出他们对参加典礼的重视以及激动、兴奋的心情,侧面衬托出典礼的意义重大。
“红旗、红灯”是装饰节日的喜庆之物,暗示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选点 赏析——句
第5~10段里反复描写的“掌声”“欢呼”声,有什么作用?
掌声和欢呼声由在场群众发出,把视线放在群众身上进行描写,能让掌声和欢呼声营造出气氛,表达出群众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侧面烘托开国大典隆重、喜庆的氛围。
选点 赏析——写法
1.本文的场面描写非常精彩,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出各个场面。
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
选点 赏析——写法
2.以“阅兵式”为例,试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具体分析场面描写的特点。
这部分先对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以及飞机等各个阅兵方阵做局部刻画,由此组合出阅兵式的整体场面。之后,描写毛主席向空中挥手的动作,突出了整个阅兵画面的中心。最后,又对群众欢呼的场面做了局部刻画。
选点 赏析——写法
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使阅兵式的场面富有层次感,既展现了阅兵场面的雄壮威武,又突出了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2.以“阅兵式”为例,试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具体分析场面描写的特点。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