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第3课时《鸽巢问题(3)》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第3课时《鸽巢问题(3)》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1 20:2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3课时 鸽巢问题(3)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中的例3是“鸽巢原理”的具体应用,即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教材通过学生的对话,指出可以通过先猜测再验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反映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例题中的“4个红球和4个蓝球”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干扰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努力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帮助学生从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目标:
1. 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进一步理解“鸽巢原理”,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
3.体会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感受“鸽巢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复习导入。 提问:把10支铅笔放进三个铅笔盒里,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装着几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2.过渡。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鸽巢原理”,学会了用“鸽巢原理”解决这样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鸽巢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 生1:4支。 生2:根据鸽巢原理,鸽的只数÷巢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算式就是10÷3=3……1,3+1=4,所以至少4支。 通过一道鸽巢问题复习“鸽巢原理”,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深入探究,掌握方法。 (1)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提问:请你猜想一下,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3)追问:这些想法对吗,你能验证一下吗?请先在小组内操作验证一下。 (学生以组为单位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最不利的情况是摸前两个是不同色,那么只要摸出的球数比2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了,即:2+1=3 (6)提问:是的。摸3个球就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球,所以之前猜想至少要摸5个球是错的,你能用“鸽巢原理”来说明理由吗? (7)追问:从题目可知,问题“至少摸出几个球”相当于求鸽巢问题中的什么? 师:同学们,生活中像摸球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再看2题。 2.巩固方法,解决问题。 (1)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为什么? (2)盒子里有红球、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不同颜色,至少需要摸几个? 3.总结方法。 提问:观察下面三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只摸2个球能保证是同色的吗? 生2:有两种颜色,那摸3个球就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球。 生3:摸出5个球,肯定有2个同色的。 生1:猜想“只摸2个球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球”不对。因为球的颜色共有 2 种,如果只摸出 2 个球,会出现三种情况:1 个红球和 1 个蓝球、2 个红球、2 个蓝球。因此,如果摸出的 2 个球正好是一红一蓝时就不能满足条件。 生2:猜想“摸3个球就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球”是对的。 因为摸3个球有六种情况,如果先摸到的两个球是一红一蓝的,那么再摸一个呢,不是红,就是蓝色,就一定有2个同色的。 生:因为5÷2=2……1,2+1=3,所以摸出5个球时,至少有3个球是同色的,而题目只要保证有2个同色的球,显然,摸出5个不是最少的。 生:鸽子 生1:至少取5个球。 生2: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假设每种颜色的都拿1个,需要拿4个,但是没有同色的,要想有同色的,需要再拿1个球,不论是哪一种颜色的,都一定有2个是同色的。 生3:只要摸出的球数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即4+1=5,至少取5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生1:至少取5个球。 生2:最不利的情况是摸了4个可能都是红色,再摸一个就是蓝色,保证了摸出2个不同颜色的球,这里就是同色球的个数多1。 生3:只要摸出的球数比同一种颜色的球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即4+1=5,至少取5个球,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不同颜色。 生1:前两个问题都是颜色数+1,最后一个问题是同一种颜色的球数+1。 生2:前两个问题都是把颜色看作鸽巢,最后一个问题是把同一个颜色的球看作鸽巢。 生3:三道题其实都是巢数+1。 在呈现问题后,让学生充分猜测,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操作验证的机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感悟。 在通过验证获得结果后,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用“鸽巢原理”解释错误的猜想,从而认识到“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的内在联系。 通过多个实际问题的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帮助学生从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的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至少要抽出几张牌, (1)才能保证有2张是同花色? (2)才能保证有2张是不同花色? (3)才能保证有2张是同点数? (4)才能保证有2张是不同点数? 2.箱子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8只,至少摸出( )只,保证一定有1双袜子。(颜色相同的为一双) 提问: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鸽巢,至少摸出几只袜子? 生1:把四种花色看作鸽巢;张数是4+1=5。 生2:把每种花色13个不同点数看作鸽巢;张数是13+1=14。 生3:把13个不同点数看作鸽巢;张数是13+1=14。 生4:把4个相同点数看作鸽巢;张数是4+1=5。 生:把黑白两种颜色看作鸽巢;只数是2+1=3。 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鸽巢原理”,更熟练地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至少数:巢数+1。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70 做一做第1、2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