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寻找逻辑的力量
——高阶思维品质的“形成”与“衍生”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儿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
在本单元中,我们会接触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经过这样的“逻辑之旅”,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
单元学习主题
单元学习目标(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心中有“纲”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二)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单元学习主题 单元学习目标(任务)
逻辑的力量 有些人善于思考,善于推理,擅长论证,但有些人则不是这样。学习逻辑正是提升人们的推理和论证能力的最好办法之一。通过学习逻辑,人们能够掌握进行良好思考、避免错误推理的方法,并掌握评价论证的有效技术。
学
习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辨析逻辑错误
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运用逻辑方法
构建并完善论证
浙江卷 近几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思辨性,即呈现二维或三维的观点材料,这些观点间有明显的立场差异,当然也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考生只有“思辨性”地分析出既“一致”又“背离”的辩证关系,才是正确的审题,据此写出的文章也才更加靠近思辨型题目本然的逻辑指向,更加具有穿透纸背的思维含量 。
心中有“纲”
四、写作(60分) 2021全国卷甲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祥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心中有“纲”
四、写作(60分) 2021山东卷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心中有“纲”
单
元
任
务
发现逻辑谬误
进行逻辑推理
运用逻辑方法 完善论证过程
概念混淆、自相矛盾
模棱两可……
必修上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
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书》《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
选必中:《过秦论》
逻辑方法:
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假设法……
论证任务:
1.分析典型议论文逻辑链条
2.开展小组辩论赛
3.尝试写驳论文
案例分析任务:指出前提 —— 简述推理过程
— — 得出结论
【学习活动一】 认识逻辑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
明 逻辑之“义”
开启逻辑之旅
㈠发现逻辑谬误
㈡进行逻辑推理
㈢运用逻辑方法 完善论证过程
单元任务
课时安排
明 逻辑之“义”
寻 逻辑之“踪”
辨 逻辑之“谬”
推 逻辑之“理”
借 逻辑之“道”
内涵
激趣
前提
溯内
外延
假言虽假,实属充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任斤斤老师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小组合作,密室逃脱
江南高中推理社开展了一个活动:
寻找“钥匙”,打开密室的门,你就能从密室逃脱了。“钥匙”在《谏逐客书》《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这4篇课文的推理段落中。你可以任意挑选一篇课文,说出其中的推理形式,拿到钥匙,带着你的组员逃离密室。
2
答司马谏议书
谏逐客书
六国论
烛之武退秦师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走上了卖国投降路线,实行“送去主义”,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假如你生在当时,你会如何反驳“送去主义”的论调。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
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
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观 点
观点解释
分析原因
举例证明(反面)
提出建议
辩证观点
强调观点
举例证明(正面)
反对“标题党”
俗话说,“文好题一半”,说的就是题目的重要性。但时下的标题党不顾底线,罔顾事实,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生活。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标题党”的坏处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仿照一下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的笔法来分析一下“标题党”的三大罪状吧。
标题党的第一条罪状是:题文不对,表里不一。
标题党的第二条罪状是:极力煽情,造谣惑众。
标题党的第三条罪状是:愚乐群众,麻痹精神。
标题党,这个形式,不但不利于我们的生活,而且非常容易使人精神麻痹,变得智商低下。要使我们的社会获得发展,必须抛弃“标题党”,采取真实、真切、精辟、凝练、适切的文风。其实这种文风,早已存在,只是在娱乐至死的社会里,逐步走偏了方向。标题党被整治之后,我相信,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发展。
《拿来主义》逻辑推理以后——以“网络主义”为题
[驳论]
1.定义的界定:“网络主义”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交流、工作等方面全盘依赖网络,遇到问题不经思考首先寻求网络帮助。
2“网络主义”的表现:那么“网络主义者”平时在生活中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活上 网络订单
学习上 疑难问题百度作业帮、猿搜题
交流 相邻不相问 亲人之间相望不相言 微信
提起工作 言必称网红、淘宝卖家……
3.指出网络主义者的危害
外卖质量、网络订单纠纷、包装污染
学习主观能动性、网瘾、脱离现实生活、佛系主义青年 、不务实、不振作
淡漠人际关系
削弱传统节日内涵 温馨、淳朴、浓厚的家庭氛围与人情世界
是什么
为什么
↓
[立论]
因此,我们不能过多信奉“网络主义”,而要奉行 “体验主义” “实践主义”“交往主义“,有体验才能深刻,有实践才有获得真知,有面对面交流才能建立更加亲厚的关系,才能不被网络的假象所迷惑,从而让心灵世界充盈,让生活世界丰满!
怎么办
话中有话
——寻找语言文字中的逻辑
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
执教人:陈婷婷
隐含前提是逻辑过程中被省略、被默认为“真”、且使论证得以成立的理由之一。
隐含前提就是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一些理念、模式、框架、概念或规则,它们无时无刻不左右着我们的判断。
活动二
【议题】近年来,互联网为民意的"沸腾"提供了条件,网民的吃瓜热情不断高涨,如此前的“杭州保姆纵火案”。
最初,网民一边倒地站队受害者林生斌,愤怒保姆的穷凶极恶,谴责小区的消防设施匮乏。
2017年至2020年间,林生斌时不时发布悼念亡妻和孩子的动态,成功打造深情人设,收获无数流量,成就生意品牌。
直到2021年6月30日,林生斌通过微博,宣布自己已重新组建家庭并新得一女。再次引爆舆论,汹涌般的恶评和质疑声四起。
活动二
【议题】近年来,互联网为民意的"沸腾"提供了条件,网民的吃瓜热情不断高涨,如此前的“杭州小区纵火案”。
最初,网民一边倒地站队受害者林生斌,愤怒保姆的穷凶极恶,谴责小区的消防设施匮乏。
2017年至2020年间,林生斌时不时发布悼念亡妻和孩子的动态,成功打造深情人设,收获无数流量,成就生意品牌。
直到2021年6月30日,林生斌通过微博,宣布自己已重新组建家庭并新得一女。再次引爆舆论,汹涌般的恶评和质疑声四起。
每个网民观点的前提是什么?
请你对网民的观点进行回复。
前提1:拥有金钱,就是人生赢家。
前提2:深情人设就不该结婚生女。
前提:悲伤一定是无法表达的。
前提:情感可以用时间来衡量。
前提:大家都这么说一定是真的。
前提:疑点巧合说明还有主谋。
请你谈谈对现实中的网络舆论的看法。
拆掉思维的墙
------职业中专 周琛琛老师
一、不合理的思维墙(预计5分钟)
诡辩的错误逻辑(PPT展示)
通过学生熟悉的《阿Q正传》片段,引入生活中诡辩的错误逻辑,让学生了解说理的必要性,形成理性、多角度思考能力。
二、看似合理的思维墙(预计10分钟)
引导学生梳理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语言材料——格言谚语,并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认识格言中的逻辑谬误。
三、拆掉思维的墙(预计25分钟)
逻辑思考的黄金三问(PPT):
1.停下来(是否合理?这个说法能成立吗?)
2.找替代(有无反例?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
3.合理化(限定条件?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举例:格言谚语——有志者事竟成(PPT表格)
通过任务练习,初步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并能对语言(格言和谚语)中潜藏的逻辑谬误有条理地辨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设计亮点
(二)拆墙大作战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1-2句格言谚语,在表格中完成“黄金三问”,并更改原来的格言,使其更合理。(PPT)
四、归来无界亦无防(预计5分钟)
教师总结:拆掉思维的墙,无界亦无防。我们的思维经历了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敢挑战,不敢质疑;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批判者的姿态,剖析分割;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有着严密的逻辑,有着清明的理性,有着多元解读的智慧,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刻,不断完善,回归本质。
五、作业设计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我们也常常需要用逻辑规则去辨析。请就“不捐赠等于不爱国”“不支持国货等于不爱国”的言论,做相应的辨析。
借助作业,巩固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
设计亮点
格言谚语 问1 问2 问3 合理表达
公众号推介:
浙江语文团队
温州高中语文
语文学习
杭州语文科代表
芦苇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通讯
“一元性思维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导致思想的暴力和专制。当一切思想和观念都必须合乎某个预设的价值规范或合法化根据时,丰富多样的现象必定会被简单化地纳入某种先在的解释模式之中,只剩下一种思想,一种价值,一种标准。”
——马克斯·霍克海默与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因此,几乎可以说,为文时,只有“思辨性”地写出既“一致”又“背离”的辩证关系,才是正确的审题。
“多元思维主张的是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关系,它超越了二元思维的对立格局,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关系。”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
唯有写出二者的对立统一,文章方有思维含量、思想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