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课件★★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课件★★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1 18:4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课件★★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一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015,2017,2018年考)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   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两面用锡箔纸遮盖,另一半不做处理,然后光照几小时。
目的:形成   ,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   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2018年考)。
 酒精 
 对照 
 淀粉 
④漂洗:用   漂洗叶片。目的:洗掉多余的酒精。
⑤染色:用   染色。目的:因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
⑥清洗:滴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目的:避免多余碘液的颜色影响观察。
⑦观察:叶片曝光部分遇碘   ,遮光部分遇碘
   。
 不变蓝 
 变蓝 
 碘液 
 清水 
【实验结论】①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
 淀粉 
 光 
①将新鲜的金鱼藻(或其他水生绿色植物)放在大烧杯中,加满水,再反扣一支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装满清水的试管。
②将装置放在光下,待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移出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卫生香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   。
 氧气 
【实验装置】如图,装置b中装有氢氧化钠
溶液,可以吸收   ,装置a中装
有   进行对照。
 等量清水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二氧化碳 
实验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补充)
【实验步骤】①   →②设置对照
(二氧化碳)→③光照→④   →
⑤清水冲洗→⑥   →⑦清水冲洗,
观察。
暗处理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
【实验结果】装置b的叶片遇碘   (不进行光合作用);装置a的叶片遇碘   (进行光合作用)。
【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 
 变蓝 
 不变蓝 
其他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索
(1)海尔蒙特: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2)普利斯特利:绿色植物能够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2017 广东)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转移淀粉到其他部位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A
2.(2018广东)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A.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
C
A.本实验可以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
否能够产生氧气
B.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金鱼藻和光照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
3.(核心教材母题:人教七上P123,北师七上P7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以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光合作用示意图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是   。
 叶片 
3.表达式解读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   ,储存   。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   。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和   。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场所是   。
 叶绿体 
 光 
 氧气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有机物 
4.意义:(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
(2)绿色植物通过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食物来源 
5.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   。
(2)适当延长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就越
   。
(3)充分利用光照,种植农作物时应该   ,使农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合理密植 
 多 
 光照时间 
 强 
 光照强度 
(4)增加原料   (气肥),通常情况下原料越多,产物就越   。
(5)适当增加   的供给:“有收无收在于水”,要提高产量必须保证水的供给。
 水 
 多 
 二氧化碳 
1.(2016 广东)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
C.叶绿体只是产生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
B
2.(2016 广东)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
3.(2018广东)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
4.(2017 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C
 (中考新题型)(2022广东)“植物工厂”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对植物生长环境条件进行自动化精准调控,实现高效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系统,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据此资料完成第5题。
5.“植物工厂”可对环境条件进行精准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B.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相同
C.室外气候变化对室内环境影响不大
D.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按需生产
B
A B C D
6.(2016 广东)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能正确反映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D
7.(2017 广东)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A
迷思概念辨析
1.晚上若提供光照,植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 )
4.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
5.“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只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6.种植农作物时,可以过密,这样可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






典型失分题 (2019广东)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B.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C.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A
【错因分析】本题在2019年中考中正确率只有70%。学生看到“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容易思维定势,判断A是正确的,而忽略了前面描述的是“呼吸作用”。
变式训练 (2021潼南区)三角梅是常见的庭院观赏植物,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长出时,就开出了大量红色、紫色等鲜艳的花朵。推测三角梅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自
( )
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上一年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
D.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
针对性回练 练习“考点突破”中考点2的第4题,“考点分层练”中的第5题。
1.(2022苏州)某同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A B C D
2.(2022广东模拟)将生长旺盛的菠菜叶剪成同样大小的若干圆片,抽去叶内气体,等量放入四支试管内(注:试管内的溶液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再按如图条件开始实验,若叶圆片中含有足够的气体会上浮。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判断,一段时间后叶圆片最先浮起的是( )
C
A.实验①的结果能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实验②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C.实验①和②都用检验淀粉来证明是否发生光合作用
D.实验③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2022广东二模)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实验装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D
4.(2022齐齐哈尔)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①表示二氧化碳
C.②表示氧气      
D.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A
5.该实验过程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中考新题型)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上。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持。请根据资料完成第5~6题。
A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这项成果可能对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重大作用
C.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D.该技术不能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提供新思路
D
7.(2022新疆)现在,即使在滴水成冰、日照缩短的冬天,我们也能吃上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的新鲜草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大量浇水,利于草莓的生长
B.保证棚内持续高温,就能提高草莓的品质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
D.只要加大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草莓的产量
C
8.现在流行的乳胶床垫、枕头,是用橡胶树干流出的白色胶乳为原料制作的。工人把橡胶树干的树皮环割开让白色的胶乳流出,白色的胶乳是( )
A.从导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B.从筛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C.从导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D.从筛管中流出的有机物
D
9.(2021陕西)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一片叶用黑色圆纸片两面遮盖(如图),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抑制叶片
的呼吸作用
B.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C.此装置包含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与②和①与③
D.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A
10.(跨学科实践·植物栽培)(2022平凉)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 20 ℃ 30 ℃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两项能够提高番
茄产量的措施:  。
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等(合理即可) 
 呼吸 
 降低 
 B 
 A 
 C 
 B 
(1)播种前要适度翻耕土地,疏松土壤,为
玉米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种子
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种子结构中的
   提供。
 胚乳 
11.(2022百色改编)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它还是一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的作物。如图为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图,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 
(2)长出绿叶后,玉米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由
   运送给其他器官,促进其他器官的生长。
(3)种植玉米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要 ,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玉米产量。
(4)新收的玉米含水分较多,   作用旺盛,释放的
   多,长期堆积会发热,同时湿度大,容易发霉,
必须及时   才能入库。
 晒干 
 能量 
 呼吸 
合理密植
 筛管 
 光合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   _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   的过程。
2.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   运输到植株各处,其运输方向是由   。
3.   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不互相遮挡,都能充分接受   从而达到增加产量。
 光照 
 合理密植 
 上往下 
 筛管 
 氧气 
 有机物 
 水 
 二氧化碳 
 光能
 叶绿体 
4.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气温过高,植物  _
关闭,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直接原因是从空气中吸收
的   不足。
5.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可以证明试管中有足够的   ,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  _
的作用。
【名师纠错】筛管(误:师管、导管)、淀粉(误:定粉)
 二氧化碳
 氧气 
 淀粉 
 二氧化碳 
 气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