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名师教学评价
1.品读荷塘月色图。课文中有几个动词很传神,试找出来品味一下。
2.课文第五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教学策略:本环节采用练习教学法,习题由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评价学生宏观把握信息和微观分析信息的能力。
答案提示
1.“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与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牛乳”“轻纱”。
2.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转换)。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4 / 4《荷塘月色》课内阅读训练
一、课内阅读Ⅰ
(一)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从与题目的照应看,本段的写作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2.这一段依次写了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_。
3.本段中的画线句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与裙的相似点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4.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列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印证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5.“不能见一些颜色”的“颜色”在句中的含义应是( )
A.绿色
B.色彩
C.情态
D.表情
(二)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6.从与题目的照应看,本段的写作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7.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泻”字扣紧“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突显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字写出了水汽和月色交织、轻雾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
C.“斑驳”一词表明灌木的黑影中还有银白色等其他色彩掺杂其中。
D.“画”字突出了“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8.“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这里是打了个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指什么?
9.联系全文看,“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原因是什么?
二、课内阅读Ⅱ
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背着手踱着”,一个“踱”字表现了作者的悠闲、超然,照应了下文的“自由”。
B.第3段“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字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轻松,要抛下内心的烦恼,欣赏眼前难得的美景。
C.第5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动感极强,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D.第5段“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表现出水汽、月色交融以及雾的轻柔。
2.下列对通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D.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3.下列对文章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文眼,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B.第2段,将没有月光的晚上和有淡淡月光的今晚做对比,显示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和特殊心情。
C.第6段用衬托的手法,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
D.第6段,作者用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哀愁。
4.《荷塘月色》写景近于工笔,细致写实;《故都的秋》写景近于写意,侧重于传达作者的主观情趣。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
一、课内阅读Ⅰ
1.答案:月下荷塘
2.答案:叶 花 香 波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从语段的最后一句看,“流水”依旧“遮住了”。
5.答案:C。
6.答案:荷塘上的月色
7.答案:C。
解析:颜色深浅不一。
8.答案:“酣眠”指满月朗照的状态。“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
9.答案:这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合拍。
二、课内阅读Ⅱ
1.答案:B。
解析:“且”字透露出作者心情的复杂:一方面,作者希望能借助欣赏荷塘月色暂且忘却现实的苦闷;另一方面,作者也明白忘却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宁静自由之后,现实中的种种忧愁必将重新降临。
2.答案:C。
解析:C项,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3.答案:C。
解析:“衬托的手法”错,此处使用的是点面结合的手法。
4.答案:《荷塘月色》:描写细腻,从各种角度写景物的形状、色彩、气味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精雕细琢。
《故都的秋》:个人情感更加浓郁,侧重以情选景,写景时多简笔勾勒,三言两语便凸显景物特征与神韵,大开大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风格的能力。《荷塘月色》细致写实,描写细腻,从形状、色彩、气味等多个角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月下荷塘的美景进行了精雕细琢。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4 / 4《荷塘月色》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有误的一项是( )
A.乘(chéng)凉 蓊(wěng)蓊郁郁 独处(chǔ) 弥望
B.袅娜(nuó) 脉(mò)脉 峭楞(léng)楞 隐隐约约
C.梵婀(ā)玲 参(cēn)差 媛(yuàn)女 班驳
D.沾裳(cháng) 敛裾(jū) 倩(qiàn)影 没精打采
2.下列对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的烦乱,这也正是作者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
B.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对荷塘月色的重笔描写;在感情上也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他要通过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心中有难以排遣的哀愁、烦怨。
D.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前文“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在感情上照应前文“心里颇不宁静”的心绪。
3.下列对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指众人共处)
C.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享用)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4.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对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B.表停顿
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
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A.博喻
B.明喻
C.暗喻
D.排比
答案解析
1.C。C项中“婀”字应读ē;“班驳”错,应写作“斑驳”。
2.A。A项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而不是“含蓄地表达”。
3.D。“乍看”应解释为“刚一看去,初看”。
4.D。D项中“是渴睡人的眼”是对“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的具体描写,全句只是视觉一种感觉的描写。所以没有运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5.C。“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对它的上一句“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原因的解说,以选C项。
6.A。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作者这里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并不奇异,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中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