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物激素调节——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答题时间:25分钟
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其中,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B.植物的开花都与昼夜长短有关系
C.对于植物来说,光不只是提供能量,还可提供发育的信号
D.萌发需要光的种子一般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
2.谚语说的好,“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如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化作用体现了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B.春化作用对于植物适应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C.若春季播种冬小麦,可能只长茎叶不开花或延缓开花
D.可以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春化作用的机理
3.请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向光面比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初步证明该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C.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跟某种化学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分布不均匀有关
D.温特将胚芽鞘尖端切下置于琼脂块上,通过物质的转移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4.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均起要作用。下列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浓度大于远地侧,根向地生长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黄瓜种子萌发作用上具有协同关系
C.采摘的绿叶类蔬菜喷洒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延长保鲜时间
D.果树上未成熟的果实可通过喷洒乙烯利实现提前成熟的目的
5.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种子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高于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
B.小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方向密切相关
C.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解除棉花的顶端优势,提高棉花产量
D.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苗期的棉花喷洒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可解除顶端优势
B. 对刚采摘的香蕉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可促进其发育
C. 对瓜果类植物用适宜浓度的膨大剂处理可促进果实生长
D. 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制剂浸泡可促进其萌发
7.某兴趣小组为研究IAA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处于花蕾期的西红柿花分成5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授粉 不授粉
不涂抹 IAA 不涂抹 IAA 在子房上涂 抹适最IAA 在花柄上 涂抹等最IAA 在花柄上涂抹适量IAA运输阻断剂
果实平均重量(g) 4.1 0 4.5 0 0
A.第1组所结果实有种子,第3组所结果实无种子
B.由1、2、3组的结果可知,发育的种子可能合成IAA刺激子房发育
C.第5组没有果实的原因可能是IAA运输阻断剂抑制子房的生长素往外运输子房生长素浓度过高造成
D.由3、4组的结果可知,IAA可以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8.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茎芽,进行无菌培养(下图1)。实验分为A、B、C、D四组,每组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下图2)。研究还表明,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 用IAA处理茎芽时应将IAA滴加在茎芽尖端
C. 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D. C组GA3+IAA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2倍
9.光敏色素是一种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AC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
B.PAC浓度小于10-5mol/L时,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C.光敏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
D.在一定PAC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10.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第一季为春果,第二季为秋果。科研人员研究了圣佩德罗型无花果春、秋两个幼果期以及盛花期和盛花后期雌花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抗衡
B.由图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C.据图推测,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秋果的生长,秋果的产量可能较高
D.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或远红光受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A正确; B、有些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没有关系,如黄瓜、棉花等,日照必须超过一定时间才开花,B错误; C、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提供能量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C正确; D、只有少数的种子萌发需要光照,例如莴苣、烟草,种子一般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D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春化作用体现了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春化作用对于植物适应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若春季播种冬小麦,因为未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未发生春化作用,可能只长茎叶不开花或延缓开花,C正确;可以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D错误。
3.答案:B
解析: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错误;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初步证明该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B正确;
C、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跟某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C错误;
D、温特将胚芽鞘尖端切下置于琼脂块上,通过物质的转移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此时未得知生长素为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受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根尖部位的生长素从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且根对生长素敏感,则根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远地侧生长较快,根向地弯曲生长,A正确;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上表现为拮抗作用,B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长保鲜时间,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C正确;乙烯利与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类似,能提前使果实成熟,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正确。
5.答案:A
解析:脱落酸可促进各种组织衰老、脱落,小麦种子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高于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A正确;小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错误;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增大了侧芽的生长素的浓度,强化了棉花的顶端优势,可能降低棉花产量,C错误;茎的背地生长不体现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特性,D错误。
6.答案:C
解析:A、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对苗期的棉花喷洒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并不能解除顶端优势,A错误; B、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成熟的作用,对刚采摘的香蕉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会加快其成熟,B错误; C、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故对瓜果类植物用适宜浓度的膨大剂处理可促进果实生长,C正确; D、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制剂浸泡可促进其萌发,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第1组已授粉,所结果实有种子,第3组未授粉,但人为给子房涂抹适宜浓度生长素,所结果实为无子果实,A正确;由1、2、3组的结果可推测,发育着的种子可能合成IAA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 B正确;第5组实验中,授粉后,发育的种子产生生长素,由于生长素阻断剂阻断子房生长素向外运输,导致子房中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果实发育,C正确;由3、4组实验结果,在子房上涂抹IAA,子房能发育成果实,在花柄上涂抹IAA,子房不能发育成果实,推测可能是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D错误。
8.答案:D
解析:A、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合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外源激素及外源激素的种类,A正确;
B、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因此用IAA处理时应将IAA滴加在茎芽尖端,B正确;
C、分析题意,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C正确;
D、据图分析,C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16-4)=12,IAA单独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8-4)=4,所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3倍,D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随着PAC浓度的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生长长度都减少,说明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A正确;B.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浓度为10-5mol/L的PAC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都比初始值高,说明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弱而已,B正确;C、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水稻种子地上部分生长长度减少的变化一致,说明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C正确:D.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比其他两组主根生长长度较大,说明没有光敏色素B,主根生长更快,也就是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还可防止落花落果。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抗衡,A正确;由图和分析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B正确;据图和分析可知,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春果的生长,春果的产量较高,C错误;秋果的生长素含量少,其产量较低,而春果的生长素含量多,其产量较高,故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D正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