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答题时间:25分钟
1.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不通过神经中枢传到胰腺
C. 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
D. 促胰液素可以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促进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
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时,球迷们喝着啤酒,看着自己喜欢的球队组织进攻、进球,兴奋异常。在此过程中,球迷的体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支气管收缩、心跳加快
B. 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增强
C.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面色潮红
D.饮用啤酒导致体内抗利尿激素和尿量增多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方法,可用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患者可能下丘脑病变
B.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甲状腺病变
C.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垂体病变
D.若食物缺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冬泳是受许多人喜爱的一项健身方式,但是冬泳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持续冬泳使血浆中的CO2浓度升高,会刺激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其兴奋,从而使呼吸加快
C.机体在低温环境中会通过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D.冬泳过程中机体为了抵抗寒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人精神振奋
5.2022年11 月20日至12月18 日的卡塔尔世界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首次由从未进过世界杯决赛圈国家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该届世界杯的比赛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身体强壮者的内环境中,新冠病毒的增殖速度会受一定程度的抑制
B. 在耗时较长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C. 运动员赛后心跳并没有很快恢复正常,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有关
D. 比赛时运动员的机体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不受内脏运动神经的支配
6.2022年夏天的持续高温引发多地森林火灾。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身体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以减少产热
C.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
D.由于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7.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效应器”使手缩回
B. 寒冷环境下,可以通过“刺激→A→B→靶器官”使汗液分泌减少
C. 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 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刺激→A→G→F”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8.某研究小组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g/L)均分为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仅进行A、B 组实验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
B.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过程中,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胰高血糖素明显
D.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
9.一定运动强度的锻炼可能导致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量减少和血钠含量降低。健康人早晨和下午不同时段、同等运动强度的锻炼条件,体内醛固酮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锻炼使醛固酮分泌量增加,可促进对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B.早晨比下午锻炼时脱水更严重,故晨练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
C.大量出汗后,垂体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运动后适量补充含葡萄糖和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有助于快速恢复体液平衡
10.研究人员发现患新冠肺炎的病人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当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B.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
C.“细胞因子风暴”产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
D.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因此运输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体现了膜具有流动性的特征,A错误;人体内兴奋是沿着反射弧传到,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该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B错误;题干分析可知,胰腺细胞分泌受到食物直接刺激,产生兴奋,这是神经调节,促胰液素是激素,属体液调节,故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C正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并作用于胰腺的,不能直接作用于胃壁,D错误。
2.答案:C
解析:A错误,球迷看球时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心跳加快。
B错误,球迷看球时应该是交感神经占主导。
C正确,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毛细血管扩张,面色潮红。
D错误,饮用啤酒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
3.答案:D
解析:A、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因为注射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A正确; B、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B正确;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注射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C正确; D、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D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冷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冷觉,A正确;持续冬泳使血浆中的CO2浓度升高,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其兴奋,从而使呼吸加快,B错误;机体在低温环境中会通过毛细血管收缩等方式来减少散热,进行体温调节,C正确;冬泳过程中机体为了抵抗寒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使人应激能力增强,可以使人精神振奋,D正确。
5.答案:C
解析:A、病毒不能在内环境中增殖,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A错误;
B、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错误;
C、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运动员赛后心跳并没有很快恢复正常,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有关,C正确;
D、比赛时运动员的机体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也受内脏运动神经的支配,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由于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因而散热量也增加,此时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A正确;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B错误;由于高强度的灭火战斗,救援人员汗流浃背,饮水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C正确;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由于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D正确。
7.答案:C
解析: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过程为:“针刺激→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有关肌肉”,即刺激→A→B→效应器,A正确;寒冷环境下,通过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使汗液分泌减少,路径为“刺激→A→B→靶器官”,B正确;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路径为“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错误;D.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路径为“刺激→A→G→F”,D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根据对照原则,必须有C组作为空白对照,进行A、B两组实验才能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A错误;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因此,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关系,B正确;由图可知,在注射激素后1h内,胰高血糖素比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好,1h后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好,C错误;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不仅依赖升高血糖的激素,还需要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调节,D错误。
9.答案:C
解析:A、图中锻炼可以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A正确; B、早晨比下午锻炼时醛固酮分泌量高于下午的,机体对钠离子吸收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脱水不会比下午更严重, B正确; C、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C错误; D、运动后体内水分、无机盐大量丢失、糖类消耗较多,适量补充含葡萄糖和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有助于快速恢复体液平衡,D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据图示可知,在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A正确; B、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负反馈作用,可能导致肾上腺分泌能力减弱,B正确;C、据题干信息受到严重的病毒感染时,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造成肺损伤等不良影响,说明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最终导致机体稳态失调,C正确; D、由图示可知,病毒感染通过促进CR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使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增多,进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