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分子组成——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细胞的分子组成——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1 21: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细胞的分子组成——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答题时间:25分钟
1.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和蛋白质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与细胞的分化、胞内运输、信息传递有关
D.单糖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多糖也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
2.在真菌细胞壁.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存在一种多糖称为几丁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原、脂肪、脱氧核糖与几丁质组成元素相同
B. 蘑菇、虾壳中的几丁质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C. 几丁质等各种糖类都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D. 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是几丁质的基本骨架
3.蛋白质核酸、多糖是人体内重要的大分子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DNA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中
C.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具有传递信息和转运物质等功能
D.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能暂时储存能量
4.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麦芽糖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
B. 淀粉和麦芽糖均是制作小饼的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
C. “饴”属于还原糖,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用水浴加热处理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多食“小饼”等富含糖与脂质的食品不会影响健康
5.染色和显色反应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和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蓝色
B.向2mL鸡蛋清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
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麦芽糖能否被麦芽糖酶水解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6.研究发现细胞内普遍存在被称为“分子伴侣”的一类蛋白质,该类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以逆转
B.“分子伴侣”与靶蛋白之间的识别与结合具有高度专一性
C.“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
D.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
7.生物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正常温度时,膜既可保持正常的结构,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称为液晶态;温度很低时,膜的流动性急剧降低,转变为凝胶态;如果环境温度很高,则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分子除了构成动物细胞膜,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温度很高会破坏膜中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从而使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
C. 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生物膜的流动性,使生物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小
D. 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流动
8.“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在常温下呈液态且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因而水在常温下成液态
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C.种子入仓前通过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应有功能
9.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斯万特·帕博。他成功的从“古尸”提取到尼安德特人的遗传物质,并发现欧亚大陆的现代人遗传物质中含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从哪里来的认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古尸”中提取人类遗传物质要排除细菌等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干扰
B. 尼安德特人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彻底推翻了智人是人类祖先的论断
C. 将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的遗传物质进行对比,实际对比的是碱基的排列顺序
D. 遗传物质经DNA水解酶水解后产生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再携带遗传信息
10.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疏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冰和解冻两个过程均涉及肽键的变化
B.结冰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解冻恢复其正常功能
C.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硫基氧化的能力
D.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在高尔基体上形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B正确;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分化、胞内运输、信息传递有关,C正确;D、单糖、二糖、多糖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糖原、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多糖几丁质组成元素(C、H、O、N)不同,A错误;
B.多糖几丁质是生物大分子,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B错误;
C.几丁质、纤维素和五碳糖组成细胞结构,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
D.多糖几丁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结构决定功能,所以其功能也有特异性,A正确; B、DNA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中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B错误; C、RNA是DNA通过转录产生的,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其转录成的mRNA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RNA具有转运物质的功能,C正确; D、在人体中有肝糖原和肌糖原,能暂时储存能量,D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A、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酥油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酥油耗氧多,产生能量多,糖类物质比脂肪耗氧少,产生能量少,A错误; B、制成的“小饼”中没有细胞结构,无法对细胞中脂肪进行观察,B错误; C、“饴”是麦芽糖,麦芽糖具有还原性,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用水浴加热处理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正确; D、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多食“小饼”等富含糖与脂质的食品会导致人体内血脂和血糖浓度过高,从而影响健康,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蓝色,A正确; B、向2mL鸡蛋清中加入先加入1mL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B错误; 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需要先染色,再用酒精洗去浮色,然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C错误;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因此麦芽糖能否被麦芽糖酶水解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A、题中显示,分子伴侣可循环发挥作用,说明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可发生逆转,A正确;
B、被称为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该过程中显示,“分子伴侣”与靶蛋白之间的识别与结合需要经过改变自身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可见,分子伴侣并不具有高度专一性,B错误;
C、环状八肽化合物是是由8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由于其为环状结构,因此该结构中至少有8个肽键,因而其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C正确;
D、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相应的多肽发生了折叠、组装或转运,而这些变化发生在内质网中,因而可推测,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D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温度很高会破坏膜中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使得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使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生物膜的流动性,使生物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大,C错误; D、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流动,体现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种子通过充分晾晒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代谢水平,但不能丢失全部自由水,否则种子会失去活性导致无法萌发,C错误。
9.答案:B
解析:A.“古尸”存在时间很长,表面或体内存在微生物,提取人类的遗传物质要排除其他生物遗传物质的干扰,A正确;
B.欧亚大陆的现代人遗传物质中含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说明尼安德特人是欧亚大陆的现代人的祖先,但并不能说明智人不是人类祖先,B错误;
C.人类遗传信息储藏在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中,遗传物质进行对比实际对比的是碱基的排列顺序,C正确;
D.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分子,不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基的不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