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1 17: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内容简析与教学立意】
本课承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而来,教学需建基于二课之上。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嫁接于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土壤之上,而其思想则多来自近代西方的政治理念,搞清楚二者的博弈过程与其结果,是本课教学所需解决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理论来源多为西方启蒙时代以来的民主政治思想,舶来之思想与中国千年帝制传统、军阀政治现实以及列强环伺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与矛盾,因而在几经波折后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其在具体革命过程中,往往视实际情况而变,作出符合现实情况的调整,尤其重视动员小农社会中的广大群众,因而得以获得最终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照中国社会特点,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
借助文献、图像史料与名家史论,厘清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
运用时间轴、地图与文献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及其变化。
使用结构示意图,结合时间轴,使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
难点: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实质也是人的理想(意识形态、政治理念、制度设计)与社会之现实(历史传承、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之间的博弈过程。民初革命党人的政党民主政治理想,败给了掌握实权的军阀独裁割据之现实。国民党改组后的宪政民主理想,被难以走出的训政独裁现实打败。而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在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与现实不停激荡,自我调适。直至1949年,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现实相结合,而在此后的建设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争竞并未停歇。
以“理想”和“现实”作为贯穿整课的教学立意,目的在于将史实描述与一定的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从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思考。因而在本课的三个环节中,均以二者作为解释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武昌起义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得知消息后即刻启程回国,有新闻记者问他是否带回巨款,他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革命之精神固然重要,但仅仅有革命之精神,能带来新生共和国的巩固吗?
第一部分 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民初政党政治与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环节一 理想一败于现实:总统易位
过渡材料:在未革命以前,许多太热心的人,以为只要光复,只要民主,便可以糖馒头从天而降的,现在总可以证明是妄想了。
——《恽代英文集》
过渡:为何是妄想?
1、出示材料,出示孙中山就任图与袁世凯就任图,教师简述二人政治身份。
“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尤未可得也……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让。”
——孙中山《致邓泽如函》
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在立宪派心中他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问过渡:从临时大总统之位从孙中山转移到到袁世凯之手,说明了什么?为了巩固革命的成果,革命党人是如何做的?
2、出示材料《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设问讨论:临时约法颁布有何意义?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学生:略
教师:临时约法是新生共和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其反君主专制的意义。从组织大纲到临时约法,其目的是为限制袁世凯,但也体现其“因人设法”的局限,对于宪法权威有损。
过渡:临时约法的颁布真能给中国带来议会式(政党)民主政治吗?
环节二 理想二败于现实:议会民主的失败与袁世凯的独裁之路
1、出示材料 历史纵横、宋案照片;教师简述民初议会竞选状况与宋教仁之死
设问: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何特点?宋教仁的死说明了什么?
2、出示时间轴 罗列1913年—1916年袁世凯独裁称帝之路;教师简述袁世凯强迫选举一事。
设问讨论:为何民国初年的议会民主政治不能成功?
不少人把民主的文本或宪法简单地视为一套可拆卸的政治装置。一旦一个国家安上这套装置,该国就变成民主国家或立宪国家了。但实际上,民主的文本或宪法本身不过是几张纸而已。民主的文本或宪法能够生效,能否运转起来,以及能否运转得好,全赖实际的政治过程,全赖主要政治力量的所作所为,全赖政治家的领导力与选择。所以,民主这套政治装置究竟怎样,不仅取决于这套政治装置本身,更取决于安装和操作这套装置的人。
——包刚升《政治学通识》
学生:略
教师:革命党自身力量薄弱、袁世凯依靠北洋军武力为后盾,又得到列强和国内其他势力的支持,意图靠武力实现专制统治。
过渡:随着袁世凯的死去,民主共和的理想能再次实现吗?
环节三 理想三败于现实:约法重光与军阀混战
教师简述袁世凯死后的政治局势,出示材料 军阀割据图;出示时间轴,罗列1917-1928之间军阀割据的状况。
民初政象纷乱,与辛亥政制鼎革,中国以民主取代君主,却未具备起码条件有关,现代政治制度建构必须具备的人的主观条件尤其不成熟。因为“早熟”,民众(甚至精英分子)都还不知道怎样过现代政治生活,而革命却把“皇帝的尊严”打倒了,只得挂个“民治的招牌”出来,结果造成“群雄争长”的局面。
——《恽代英文集》
设问:结合材料分析,为何议会民主政治在北洋时期难以实现?恽代英认为民主的起码条件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普通民众和精英的民主政治意识均较薄弱
过渡:革命屡战屡败的孙中山,在经历了民初的政治乱象后,又是如何继续革命的?
环节四 理想四败于现实:孙中山的政治设想与国民党的最终崩溃
1、出示时间轴,回顾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及国民大革命的历程,出示孙中山《革命程序论》之说,出示国民政府政治组织结构图
设问:孙中山为何要提出革命程序说?国民政府的制度如何体现孙的设想?
学生:略
教师:孙吸取民初议会政治失败教训,主张依靠国民党训练民众政治意识,最终还政于民。
过渡:孙的设想实现了吗?
2、出示时间轴,回顾1928年-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主要事件,简述其从训政到宪政再到彻底崩溃的历程。
过渡: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体现其一党独裁统治的失败;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第二部分 理想与现实的激荡:红星照耀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
环节一 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的激荡:从工人运动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出示时间轴,罗列简述中共建立、早期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和南昌起义历程
出示材料 毛寻乌调查农村阶级分析表格、苏区分布图
设问:中共为何要将革命活动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学生:略
教师:苏俄城市暴动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国民党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较容易革命,且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主体,农民作为中国社会中的大多数,动员其政治意识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2、出示材料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地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
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四五年来农民知识渐有进步。例如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它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此外农民所知新名词亦不少。
——张思曾:《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益世报》1934年11月24日
土地改革分下地,扎下富根,贫雇农为骨干,提高了咱地位,这是两件大事,什么分地拿被子,那是毫毛浮草事。
——《兴县五区石门庄错订成份与改正和退财务的经过》,《土改通讯》第10期,1948年
设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苏区)进行了怎样的政权探索?探索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依靠土地革命和工农革命政权建设,中共成功动员起农民的政治意识,为其后革命奠定基础。
环节二 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的激荡:从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根据地
过渡:为何要建立抗日根据地?
出示时间轴,简述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背景、出示地图《抗日根据地》
出示学思之窗材料《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照片《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十八岁, 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及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设问:为何叫边区政府?何为“三三制”?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的政权模式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学生:略
教师:国共合作,中共政权转为民国地方政府;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而扩大政权的参与范围。
环节三 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的激荡:从抗日根据地到解放区
出示时间轴,简述解放战争形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出示材料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设问:解放区的政权模式和抗日根据地相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结合解放战争背景,简述大行政区的设置模式,并加强工农联盟和党的领导,为建国后的制度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 理想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环节一 初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确立
出示时间轴1949年—1956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这一时期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那些政治制度,并区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归纳,书写板书
环节二 歧途:反右与文革
出示文革时期图像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的现状。
教师:无论反右亦或文革,都跳脱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因而反造成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歧途。
环节三 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
出示时间轴1978年—2019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教师总结归纳,书写板书。
课堂小结: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实质也是人的理想(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理念、制度设计等)与社会之现实(包括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之间的调适过程。民初革命党人的政党民主政治理想,败给了掌握实权的军阀独裁割据之现实。国民党改组后的宪政民主理想,被难以走出的训政独裁现实打败。而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在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与现实不停激荡,自我调适。直至1949年,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现实结合起来。而在此后的国家建设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争竞并未停歇,我们最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是本国历史传承基础上演进的结果。
【结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