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1 17: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题目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能够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理解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制度的探索、发展与完善。【时空观念】认识中共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史料实证】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史料的分析,能够解读中共政治制度探索的曲折性与复杂性,提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能够归纳不同阶段中共政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培养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家国情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树立制度自信。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 就在国民党披着民主的外衣,实行专制与独裁统治的时候,共产党在根据地积极进行着自己的政治探索,而这些探索,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为中国政治建设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顾以往所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环节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共对峙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后,1927年8月1日中共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共开始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到了1930年夏天,中共在十余个省先后开辟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与壮大,震动了国民党。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企图把革命扼杀在摇篮之中。为了保护并壮大革命力量,中共开始尝试创建人民政权。1931年11月,中共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成立了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群众的。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民、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参与政权的权利的。共和国的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者皆与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宪法大纲中,确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全国和各级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其次,拥有当家作主权力的阶级是有限的,这主要是由当时的主要矛盾决定的,1927年国民革命后,国民党转变为一个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为代表的政党,对共产党人进行残酷的屠杀与镇压,因此这一时期,中共把这些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专政的对象。 革命的兴起具有极为复杂的成因,绝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因素的诱引,若只是将革命理解成为“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就在事实上矮化和简化了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复杂性。……苏维埃革命为农民提供的平等、权利、尊严、身份感,也是农民投身革命不可忽视的政治、心理成因。——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苏维埃政权,是中共创建人民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如毛泽东在1930年革命的生死攸关之际,力排众议,坚决先建立政权、后发动群众之时,所预期的那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革命高潮到来。但这绝非仅仅是打土豪分田地的经济诱惑所导致的,苏维埃政权为工农等广大底层群众提供的平等、权利、尊严、身份感,是人民群众投身革命不可忽视的政治、心理成因。所以,给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二)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937.7.15《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由于国内的主要矛盾由国共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中共的根据地建设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1940年3月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差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首先,中共的政权性质发生了转变。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其次,为了能够调动根据地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不是汉奸和反革命分子,几乎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比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民主的范围更加广泛。考虑到部分民众的文化水平有限,还创造性地实施了投豆、画圈、画杠、烧香在纸上烧眼等朴素的选举方法,保障了民主的广泛性。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三三制”的特点和意义? 材料1: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2: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声望,将一个与国民党独裁完全不同的形象呈现在国人和世界面前,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卢毅《“因为边区有民主”:抗战时期中共声望的提升》材料3:陕甘宁边区这块根据地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使人民将自己与民主政府融为一体,愿意为这个民主政府尽一切的积极力量,也使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育,渐渐了解并学会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我们党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理想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高璞《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1)特点:各阶层联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协商。(2)意义: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声望。 调动各阶层参政议政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思考: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政权模式呢?(三)解放战争时期:巩固人民政权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将原来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合并成若干大行政区的政权。大行政区是依据军事上的战略区而划分和命名的。——张秀芬《中国共产党建政史》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军管会或各地人民政府先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农村称农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了省、市、县人民政府。 ——郭大钧《中国当代史》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将原来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合并成若干大行政区政权,各行政区通过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农村称农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了省、市、县人民政府。这就充分调动了人民参政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内部各阶级关系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通过时空坐标轴和图片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所学,思考时空条件与当下背景。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具体条文,思考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与特点。深刻理解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意义。通过时空坐标轴和图片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所学,思考时空条件与当下背景。思考:中共的根据地建设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三三制”的特点和意义?思考: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政权模式呢?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加强时空观念涵养历史解释素养。强化时空观念。涵养历史解释素养。训练提取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创设情境,让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通过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总结梳理,强调国情影响,构建知识框架。
环节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在政务院确定人口调查登记标准时间(1953年6月30日24时)内,全国总人口为6.02亿人。选民登记总数为3.24亿人,占选举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普选。——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国家权力机关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其中政务院改称国务院。由于人大制度的正式确立,政协的性质和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二)“文革”时期政治制度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受到严重冲击。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66年至1974年间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其常务委员会也没有召开过会议。各级人大、政协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郭大钧《中国当代史》(三)改革开放后政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改革开放后,首先,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重建与完善。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被修订,史称八二宪法。82宪法的部分调整内容:将国家性质由"无产阶级专政"恢复为"人民民主专政";新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着重重申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文革时期错误的纠正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申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等内容。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新中国建立后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国体和政体,并随着国情的变化,在历届中共领导人的带领之下逐步完善和发展了人大、政协等制度,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国,中国共产党首创的独特道路。(四)新时代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①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②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④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不仅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政治制度、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然而,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此次抗击疫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好体现,相比于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政府所展现出高度负责的态度与高效务实的能力,为世界瞩目和惊叹。 总结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强调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构建知识框架。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前后联系,首尾呼应,构建知识框架。涵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环节五:课堂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学习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到逐步探索适合本国历史传统和国情的政治制度的曲折过程。由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方方面面的差异,西方的政治模式并不能满足中国政治建设的需要。中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最终选择了符合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独特道路,创造性的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全中国人民为之自信、自豪的制度。 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解释,提升教学立意。
板 书 设 计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