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1课时 曲线型图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16张PPT(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1课时 曲线型图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16张PPT(含答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3 11: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程讲授
新知导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1课时 曲线型图象
知识要点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新知导入
想一想: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潮汐现象,早晨海水上涨叫做潮,黄昏海水上涨叫做汐,合称潮汐.如图为某港口一天的水深情况.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问题1: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你根据下图与同伴讨论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
温度/ C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温度/ C
(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
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
少?是在几时达到的?最
低温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
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
过了多长时间?
14 C
27 C
31 C
37 C
15时
23 C
3时
12小时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温度/ C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
B点呢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 说说你的理由.
0时到3时、15到24时
21时的温度是31°C
0时的温度是26°C
大约是24°C左右
3时到15时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归纳:上图表示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它是温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图象.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练一练:某市经常刮风,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小明观 测了某天连续12小时的风力情况,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风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时的风力最小
B. 20时的风力最小
C.在8时至12时之间,
风力最大为7级
D.在8时至14时之间,
风力不断增大
D
课程讲授
1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问题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
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35至40℃
12小时
课程讲授
2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
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3℃
上升:4至16时和28至40时.
下降:0至4时,16至28时和40至48时.
课程讲授
2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
有什么关系吗?其他时刻呢?
体温一样.
(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
表示的温度相同?
表示12时骆驼的体温.
20,36,44时.
随堂练习
1.如图是某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约是37℃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的差约为15℃
C.这一天中3时至15时之间的气温
在逐渐升高
D.这一天中只有15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D
随堂练习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 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春分、秋分时,昼 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如图是 一年中部分节气所对应的白昼时长示意图,下列选 项中白昼时长超过13小时的节气是( )
A.惊蛰 B.小满 C.秋分 D.大寒
B
随堂练习
3.某市一周平均气温(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星期二的平均气温最高;
B.星期四到星期日天气逐渐转暖;
C.这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4 ℃;
D.星期四的平均气温最低
气温
o
1 2 3 4 5 6 7 星期
12
10
8
6
4
2
C
随堂练习
4.某海滨浴场某日气温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浴场气 温在32℃以上才允许游泳.请根据图象分析该浴场在这一天开放的总时间为( )
A. 8小时 B. 5小时 C. 10小时 D. 12小时
C
课堂小结
用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
特点是非常直观.
曲线型图象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结合
横纵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
数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