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选择题
1.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气候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山气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2-3小题。
2.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受海洋影响小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四周沿海更替
C.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D.非洲分布了所有的热带气候类型
读图,回答4-6题:
4.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 )
A.北部 B.南部
C.中部 D.西部
5.下列不属于该大洲别称的是( )
A.世界寒极 B.富饶大陆
C.高原大陆 D.热带大陆
6.李明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下列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干燥
撒哈拉沙漠南缘国家联手建设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下图示意非洲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关于非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径流量小于乙河 B.丙地区全年温和少雨
C.赤道以北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D.赤道以南年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减
8.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建设绿化带,最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提供木材 C.抵御风沙 D.发展旅游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撤哈拉沙漠 B.纳米布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卡拉库姆沙漠
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资料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8月
11.非洲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 )
A.粮食 B.汽车 C.电子产品 D.矿产品
1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A.有“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B.目前经济快速发展
C.有“黑种人的故乡”之称 D.生态环境优化,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
1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14.下列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黑种人的故乡 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D.是矿产资源宝库
15.下图是非洲国家加纳的进、出口商品构成图。关于该国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口商品以燃料为主 B.出口商品以高价值工业品为主
C.出口商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D.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利地位
16.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粮食、环境 B.人口、粮食、资源
C.干旱、能源、环境 D.资源、宗教、环境
读非洲地形图,回答下列17-20题。
17.据图中信息,可以把该大陆称为
A.干旱大陆 B.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 D.饥饿大陆
18.该大陆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北高南低
19.尼罗河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
20.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为因素 D.地形因素
二、解答题
2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气候普遍炎热。_____(纬线)横穿非洲中部,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2)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
(3)甲河是________河。历史上它定期泛滥的原因是________。
(4)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乙河是____河。它流经_____盆地,该地是____气候。
22.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非洲地形图。结合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位置】描述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
(2)【地形】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分析其原因。
(3)【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_______气候和_______气候分布广;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4)【河流】图2中甲、乙两河流,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河,并分析其原因。
(5)【经济】读下图“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这种外贸结构特点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还是不利 为什么?
(6)【生活】图3是非洲草原马赛人游牧示意图,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______。(单选)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莱向北游牧 D.由基塔莱向南游牧
(7)【民居】图4是茅草屋景观图,分析该地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8)【发展】同学们提出一些协调人地关系建议,请帮助他们按照有主到次的关系把内容字母代号填到框图中。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发展粮食生产,解决事物短缺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参考答案:
1.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气候属于高山气候,故答案选D。
2.非洲地势较高,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低,故A错误;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B正确;非洲的岛屿较少,海岸线平直,并不会影响非洲的气温,故CD错误。故选B。
3.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因此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故A正确,B错误;读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C错误;非洲并没有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选A。
4.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
5.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而世界寒极位于南极洲。
6.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④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
7.根据图例可知 ,甲河流域年降水量大于乙河流域,所以甲河径流量大于乙河,A错误。丙地区为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极度干旱,B错误。根据图例可知,赤道以北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然后逐渐增加,C错误。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赤道以南年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减,D正确,故选D。
8.绿化带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建设绿化带,可以有效抵御风沙,C正确,故选C。
9.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卡拉库姆沙漠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故选A。
10.读A的降水图可知,该地11月-次年4月是湿季,降水多,水草丰美,南北半球的雨季相反,5-0月是北半球的湿季,所以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5月份。故选C。
11.非洲的经济特点是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为主。汽车和电子产品属于工业产品,粮食非洲需要进口,矿产品属于初级产品。所以根据题意选D。
12.西亚有“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目前经济发展缓慢;有“黑种人的故乡”之称,由于人口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故答案选C。
13.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非洲粮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故选B。
14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故B错误;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人口总数已超过6亿,比20年前大约翻了一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年增长率达3%,超过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水平,人口的急剧增长给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故C正确;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A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是矿产资源的宝库,故D正确;故选:B。
15.读图可知,加纳的进口商品以交通设备及机床、杂类制品等价格较高的工业产品为主,出口商品以可可、木材与矿物等价格较低的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因此,加纳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不利地位。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从非洲的现状看.一些地区的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人口增长长期高于经济增长,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引发社会问题。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故选A。
17.从图中可知,南北纬线和赤道穿越了这个大陆是非洲大陆,非洲大陆平均海拔高,基本上在1000米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18.等高线可以判读地表的起伏,从图中可知,非洲东南部海拔1000米以上,西北都在200-1000米以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9.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布隆迪,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20.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赤道地区气温高,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21. (1)读图可知: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气候普遍炎热。赤道横穿非洲中部,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读图可知:①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甲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历史上它定期泛滥的原因是该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降水较多,水量较大。
(4)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乙河是刚果河。它流经刚果盆地,该地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2.(1)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南部,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2)由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自北向南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高原面积广阔,素有高原大陆之称。
(3)有非洲气候类型图可知,非洲的气候主要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大陆之称,主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其中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分布广,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4)由图可知,图2中的甲河流是刚果河、乙河流是尼罗河,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乙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以及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
(5)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等热带经济作物,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以单一的出口商品经济为主,出口的产品都是廉价出口、但是进口的商品却是高价进口,并且出口商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大等原因,导致这种外贸结构特点对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6)每年的5月~10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高温多雨,由图可知,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所以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故选A。
(7)由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草场广布,由图可知,茅草屋的主要材料有树枝,草料等,这些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常见的植物,有利于就地取材,且茅草屋可遮阳避雨。
(8)一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口问题,由图可知,人地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故①对应A,次重要的是解决人口生存的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就是发展粮食生产,解决事物短缺,②对应C;一般重要的是引进人才,发展技术,③对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