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6单元 年、月、日
第2节 24时计时法
情境引入
先看一看小丽周末分别在什么时间做些什么,然后把这个时刻写在图片旁边。
小丽周末的一天。
12:00
7:00
12:00
10:15
3:30
8:00
12:00
小丽12时睡觉,12时吃饭,她既吃饭又睡觉吗?
情境引入
小丽周末的一天。
12:00
7:00
12:00
10:15
3:30
8:00
12:00
12时睡觉是午夜12时,12时吃饭是正午12时,表示的不是同一时刻。
你们知道一天有多长吗?
探究新知
很早以前,人们将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合起来称为“一天”。地球自转时,被太阳照到的时候就是白天,照不到的时候就是黑夜。地球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一天是24小时就由此而来。
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
一天有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12时),新的一天是从午夜12时开始的,午夜12时也叫0时。
探究新知
一般情况下,0时我们在干什么呢?
0时是半夜,我们都在睡觉。我们常常在睡梦中迎来新的一天。
探究新知
从0时开始,一个小时过去了,到凌晨1时了,然后是2时、3时、4时、5时、6时,天渐渐亮了,我们起床上学去。太阳越升越高,一直到正午12时,该吃午饭了,这时时针刚好走了一圈。
回忆一下一天24小时是怎么度过的吧。
探究新知
下午1时是从0时起经过了13个小时;下午2时是从0时起经过了14个小时;下午3时是从0时起经过了15个小时,依次类推,一直到午夜12时,一天结束了,同时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
下午1时
下午2时
下午3时
午夜12时
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2圈,一天是24小时。
探究新知
加上时间词,如用“早上7时”
“晚上7时”加以区分。
探究新知
时针一天要转两圈,这样每个数都会转到两次,怎样区分第一圈和第二圈的时间呢?
还有其他方法吗?
探究新知
分别从钟面上抽出两圈的“时间尺”,将两张“时间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尺”图。
探究“时间尺”,学习24时计时法。
探究新知
下午1时记作13时,下午2时记作14时,下午3时记作15时,下午4时记作16时……午夜12时记作24时。
探究新知
我们把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作24时计时法。
探究新知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怎样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去掉时间词,正午12时以前的(包括12时)数字不变,正午12时以后的要加12,比如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3时。
探究新知
怎样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12时以前的(包括12时)数字不变,加上时间词,12时以后的要减去12,加上时间词。
“时间尺”上面有3个12时,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时刻?
昨天的结束,
今天的开始,
今天0:00
今天的
正午12时
今天的结束,
明天的开始
探究新知
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探究新知
如果午夜12时是一天的开始,那么,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应该是0:00;如果午夜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那么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应该是24:00。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几点”表示时刻,“几小时”表示时间。其实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时间概念。时刻是时间点,可以从钟面上看出来,时间是时间段,是通过计算得来的。
小红坐火车去奶奶家当天能到达,小红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发车
上午9时
到站
下午6时
探究新知
发车
上午9时
到站
下午6时
方法一:可以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方法二:上午9时→12时→下午6时,3+6=9(时)。
方法三: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方法四:在“时间尺”上直接数一数,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9小时。
你喜欢哪种方法?
探究新知
发车
上午9时
到站
下午6时
上午9:00和下午6:00表示时刻;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的9小时表示经过的时间。终点时刻-起点时刻=经过的时间。
探究新知
巩固应用
1.照样子填一填。
20
00
晚上11:38
4
45
巩固应用
2.(1)爸爸在下午4时开车走了公交专用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7时—9时和17时—19时这两个时间段内,只有公交车才能在这个车道上行驶,而下午4时即16时不在这个时间段内,所以他未违反交通规则。
巩固应用
(2)爸爸晚上11时30分在北京站下火车,他要坐夜21路公交车,有车吗?
晚上11时30分即23:30,在23:20—4:50这个时间段内,有夜21路公交车。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