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1 20: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辉煌文明,而作为指引古代中国取得这些辉煌成绩的儒家文化以及维系当时封建社会秩序安定的儒家化的法律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重新在古人的智慧中获取营养,可以对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与法制建设产生较强的借鉴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子目:先秦时期诸子学说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儒家和法家为代表的两大学说体系在立场截然对立,由此形成围绕着“德治与法治”争论的儒法之争。第二子目:秦汉两朝长达四五百年的时间内,在治国理政上法家、道家、儒家先后影响一时,统治者逐渐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政治共识,即不再单纯依赖某一家的理论,而是取长补短、儒法合流,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推崇儒术,在实用层面上用法律保障专制集权、让日常行政建立在合理化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第三子目:宋明之后理学发展并逐渐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儒家所推崇的道德规范逐渐教条化、法律,随着理学的传播而不断深入基层,儒家彻底合流。从内容上来说,本课内容所涉及到的儒家、法家、理学等学说和秦、汉、唐、明、清等王朝法制建设在纲要(上)均有所涉及,构成了本课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为高二学生历史班的同学,经过“3+1+2”这种模式的筛选,历史班的学生在历史的专业知识和历史思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教学过程的开展相对较为便利,增加了可操作性。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和法家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两大派别对社会治理上的分歧在《纲要(上)》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重点进行了学习与对比,这对本课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课教学即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利用串联的史实整理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演变线索,窥探中国古代政治管理的过程与特征。
本课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描述为:①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②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根据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主要设计为如下两个环节:“儒法之争” 从商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儒法之争几乎从来没有中断过,直到王莽改制失败,经过历史不断的试验后统治者终于得出“霸王道杂之”的共识,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成熟。“儒法合流” 继秦汉之后,一方面隋唐、宋、明、清等封建王朝都很重视法律的修订,形成了非常详细、完备的法律典籍;另一方面,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尤其是理学的出现及传播,律令中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儒家教条化。本课以时间为序,经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儒法之争”持续发酵,在历史的反复检验后统治者意识到“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合流;揭示了在历史岁月中国家政治文化不断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时空观念的思维方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引用史料进行举例论证,如儒家经典、古代案件(例)、重要的文献(法律文本、乡约)等,做到论从史出,以此来帮助理解“儒法合流”的特点。体现出史料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和历史解释的学科基本能力。回首过往,古代中国法治文化的演变揭示了中国古代“儒法合流”的基本规律,其产生与发展深深地根植于中国这篇沃土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立足于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这沃土与人民、不能忘却我们过往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民法典》中那“公序良俗”的真实内涵。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的产生教学难点:“儒法合流”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由“商鞅见秦孝公”的故事导入,史料中对三次“面试”中秦孝公的不同反应分别进行了描述,反映了儒家与法家学说的差别以及统治者对儒法的不同态度。引出第一个主题——儒法之别、儒法之争,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条件。 阅读史料,思考材料所述内容的历史背景及儒法之别。 由历史故事入手,进一步诱导学生思考其时代背景及统治者的选择。
德治?法治?——儒法之争 1.《礼记》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和“刖刑奴隶守门鼎”说明了在“汤武革命”后西周统治者吸取教训,推行礼制,确定了德主刑辅的政治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春秋战国之后,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守旧者如儒家与创新者如法家在国家治理上开始出现了分歧,“礼法之争”就此拉开。结合【新课导入】部分秦孝公在三次“面试”中的表现说明统治者对儒家和法家的实用价值的判断,秦国重用法家,推行变法,富国强兵,最后统一全国。3.秦统一后,根据其成功的经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定严密的法律在全国推广。终于法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极端,终遭至其灭亡。4.由秦入汉,统治者吸取教训,政治文化发生大的改变。 受儒学影响,统治者开始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进行司法裁判,出现“春秋决狱”的现象,“儒法合流”的趋势出现端倪。5.西汉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受儒学的影响,儒学内部一些理想主义者以儒家传统典籍为指导开始了一场复古的变革,试图回到远古时期所谓的“太平盛世”,严重脱离了现实实情。 阅读史料,理解礼与法在我国古代早期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知道成文法的出现并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极端的法家思想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最终导致王朝覆灭。根据所学知识和史料,理解儒学兴起对汉朝法律所构成的影响,“礼法并用”出现端倪。通过相关叙述,理解与秦朝法家极端化导致暴政相比,新莽政权儒学极端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果相似。 以两则史料为据,说明了在周代礼与法都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才必须依赖的手段,犹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奠定了后世“儒法合流”的根基。深刻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影响,“礼法之争”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是历史的发展的结果。以秦朝的暴政二世而亡的史实说明统治者将法家思想实行到极致后,法家思想的危害性也暴露了出来,给后世以深刻的教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朝法治建设自秦朝后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后受儒学的影响,“儒法合流”自此开始发端。儒和法都只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方式,不能偏颇其一。由此给“儒法之争”划上了句号。
6.阶段小结: 以《汉书》中汉宣帝与元帝的对话给这场长达几百年“儒法之争”做了最终的总结,统治者在长期的历史实验中深深地认识到“霸王道杂之”,不能“纯任”某一种思想。“儒法合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符合了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念,后世封建王朝一直延续了这一施政方略。
二、以霸王道杂之——“儒法合流” 汉代以后“儒法合流”的政治文化方略被各个王朝继承了下来,各封建一方大力丰富完善法治建设,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解释法律,出现“以礼入法”的趋势,“儒”与“法”之间的配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接下来从两方面分别展开:1.汉以来封建王朝丰富并完善法律法规,并出现了用儒家观念解释法律的现象,即“以礼代法”的现象。 以《新唐书·刑法志》中的一则案件为例,通过案件的解读理解唐朝统治者“正国之典,寘之以刑,然后旌闾墓”判决结果的原因与动机,说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治精神,即“儒法合流”。2.引礼入法,理中有法,儒法合一以“乡约”为例,认识到“乡约”有最初的民间教化作用逐步衍生为官方进行社会管理、法治宣传、社会救助的功能,成为官府基层管理的工具。 这一变化说明“儒法合一”由官方向民间的渗透,且理中有法。结合前文所述,总结“儒法合一”的过程。 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搜集汉代以来封建王朝在法治建设上的成就与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封建王朝法治建设的原因有哪些。以具体的案件为例,通过学习唐人的法治理念理解“儒法合流”的内涵。根据教材内容搜集汉代以来封建王朝法治建设中儒家化的表现,以宋元明清为考查对象,分析儒学教化作用提升的原因。 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各封建王朝在法治建设上的成就。以唐朝的《唐律疏议》为例,详细学习唐朝法律,集中认识唐朝法律相对于之前王朝进步性与创新性,并对后世王朝的法制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 用具体案例认识并理解“儒法合流”。“儒法合一”不仅表现为法律中透露着儒家伦理道德,还表现为儒学传播过程中也开始散播法治的理念,成为官方宣传法治和进行基层管理的方式。
3.阶段小结: 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一”,构成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符合了中国最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生在当下,我们不能遗忘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加强并完善我们的法治建设。 结合《民法典》的内容,解释“公序良俗”从赋予的历史由来与文化内涵,“儒法合流”在过去、在现在、甚至在未来将继续发挥其价值。
课堂小结 本课从古至今,重点围绕“儒法之争”和“儒法合流”展开,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脉络,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法治观念具有其独立的历史渊源,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思路相对来说主题鲜明,围绕了儒法之间的关系展开,将课本的三个子目串联在了一起,由争到合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主线。从素养的角度来说秉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找到了古代国家政治文化的规律即“儒法合流”,各历史时期国家管理、政治文化的转变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以时间为线索,以史料为依托,用具体的司法案例阐释了儒与法之间变化、联系,其由争都合的过程恰是一部漫长的中国法治思想史,深刻地影响了今天我国的法治文明建设。只有知道过去,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更稳,用历史来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假设。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培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本课仍有处理得未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课本引言、书中的图片、学思之窗、问题探究等部分未充分利用,后续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吸收并完善,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