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纵跳摸高》教学设计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学习领域为发展要求,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游戏和运动情境体验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身极限,发展弹跳能力,为单元后续课时“多种方式的摸高跳”奠定基础。
着眼学练兴趣,创设游戏性活动
“纵跳摸高”的技术动作相对简单,重复练习易枯燥,且“连续跳”的运动负荷较大,对体能要求较高,身体疲劳感极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和畏难情绪,所以关注对学生学练兴趣的激发及引导也是本课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通过音乐渲染、口令互动和色彩进阶等游戏性活动能将简单重复的枯燥形象化、具体化,在营造运动氛围的同时,也能通过加强听觉和视觉的刺激,激活学生“动”的欲望:“高人矮人跳”通过角色和口令的互动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了师生距离;“摸高王”的比赛检验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培养合作能力,转移了学生对肌肉疲劳反应的注意力,让他们乐此不疲得不断去挑战自身的极限高度;模拟运动情境体验将学生带入“球场”进行实战演习,学以致用中调动学练的参与热情……通过游戏的沉浸式体验,简单的循环往复也变得有趣,身心均“在场”,练习质量和学习效能自然也低不了。
二、强化功能价值,突显发展性序列
“连续纵跳摸高”是四年级《跳跃与游戏》单元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该动作要求连续跳起,动作连贯以及协调、有力地蹬摆配合。如何让课堂高效,需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让每一个“活动”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价值,并在教学手段的编排布置上呈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推进性:
1.趣味热身:将多种姿势的连续跳跃融入在热身舞蹈中,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到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的无痕衔接。同时,作为对游戏胜利的“奖励”,“胜利者”摘取“奖品”的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纵跳起始高度;
2.讨论思考:在摆臂跳跃和无摆臂跳跃、屈膝跳和直膝跳的对比中练习积极摆臂和蹬摆配合,体会协调蹬摆对跳起的助力作用;
3.技能体验:在富有层次划分的学练环节中不断提升起跳质量,提升空中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并知道“落地缓冲”不仅是第一次跳的结束也是第二次跳的开始,同时也懂得落地缓冲还能大大提高在发生特殊情况时的安全系数;
4.比赛展示:在“摸高王”游戏的比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摸高水平,也促使学生在观察、判断、执行、决策等诸多能力方面获得提升;
5.学以致用:纵跳是增强下肢力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基本动作,如排球的拦网和扣球、篮球的跳投及抢篮板球等,均需要较好的纵跳技术。本课通过任务单将“连续纵跳”运用在球类项目的技战术中,在模拟的运动情境体验中将动作逐步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运动能力;
6.体能互补:“连续纵跳”对下肢的运动负荷比较大,所以在主教材之后安排增强上肢和腰腹力量的体能游戏既充分发挥了器材的功能,也是作为补偿性体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实施干预。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多元性评价
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比较大,在身体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生长发育较快的已接近中学生指标,而最慢的看起来还像是低龄儿童,心理发展方面也是如此。但总的来说,身体发育逐渐领先心理发展,男生和女生的运动差异也开始显现,在本课表现为摸高跳的高度差值比较大。
为了弱化能力差异,避免“弱势”学生的自卑心理,本课对运动成绩的评定采用2种方式。1.纵向评比:通过起始高度与学习后高度的对比,让学生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心,感受到能力提高后带来的快乐;2.横向评比:能力相近的小组赛,使比赛更加激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勇敢自信、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跳跃与游戏单元
单位: 上课年级: 四年级 学时: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知道连续纵跳中间不能停顿,并做出“蹬摆协调有力、空中直体、落地屈膝缓冲”的连续纵跳摸高至少两次以上 2.能模仿做出“纵跳”在其他运动项目中的实战运用,下肢力量得到增强 3.摸高游戏时,不争不抢,能和同伴有序练习
学习内容 1.跳跃:连续纵跳摸高 2.游戏:抓“布偶” 重点:连续纵跳,动作连贯
难点:协调、有力地蹬摆配合
过程时间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运动负荷 组织队形及 学练效果预测
时间 次数 强 度
准 备 部 分 7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检查服装 3.安排见习生 二、导入课题,宣布任务 三、热身运动: 1.游戏:猜拳游戏舞 2.游戏:“高人矮人”跳 检查场地与学生人数,提示学生收放随身携带的物品,安排好见习生的活动 情境导入,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练要求,激发学习兴趣 带领学生寻找不同的同伴进行热身,在游戏中复习双脚跳、单脚跳、分腿跳、转体跳等各种跳的练习 在游戏中示范“高人跳”和“矮人跳”并分角色进行互动,强调身体的稳定性以及跳得有弹性 体委整队,与老师问好;自我检查服装等,做好活动准备 认真听讲,记住课的学练内容及要求 根据音乐提示,寻找不同的伙伴做出相应的舞蹈;并开动脑筋,根据节奏进行各种连续跳跃 反应迅速,根据角色快速做出相应的连续跳跃动作,体验踝关节发力的本体感觉 3 1 1 2 小 中 有节奏感,动作欢快,连续跳跃稳定、轻巧有弹性,并能热情得和大家进行口令互动,声音响亮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诱导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趣,并将多种姿势的连续跳跃融入在热身舞蹈中,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到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的无痕衔接。作为对游戏胜利的“奖励”,“胜利者”摘取奖品的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纵跳起始高度,通过起始高度与学习后高度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能力提高后带来的快乐
基 本 部 连续纵跳摸高 1.摆臂练习 2.蹬摆配合练习 3.连续纵跳练习 4.游戏:我是摸高王 5.运动情境体验 1.讲解示范并组织坐姿和跪姿的摆臂练习,强调摆臂有力、及时制动。在无摆臂跳跃和摆臂跳跃的对比中,启发学生感受有力摆臂对跳起的助力作用 2.在游戏中组织蹬摆配合和连续纵跳练习,并通过正误动作示范对比,提醒起跳时两腿 观察:认真倾听游戏规则和动作要求;仔细观察动作方法 练习:在游戏中练习蹬摆的协调配合,学习连续纵跳动作,做到蹬摆协调、有力、轻巧落地后迅速起跳; 讨论:思考摆臂对跳起的助力作用;想象篮球、排球和足球的比赛场景,说 3 3 20 20 中 大 学练情绪热情饱满,积极踊跃和老师、同伴互动;练习认真,对自我有要求
过程时间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运动负荷 组织队形及 学练效果预测
时间 次数 强 度
分 30 分 钟 五、体能游戏:抓“布偶” 左右分开、跳起后空中直体、落地轻巧以及中间不停顿 3.组织摸高比赛,并将比赛高度与原始纵跳高度对比进步幅度 4.设置运动情境,组织学生体验纵跳在球类等运动项目中的运用5.巡回指导时,强调连续蹬摆,中间不停顿以及手臂充分向上伸展等 1.请学生配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组织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比赛,强调俯撑移动时尽量直体 4.总结游戏比赛 一说纵跳在其他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并与老师和同伴合作“演绎” 比赛:根据要求和规则,在连续纵跳摸高的比赛中不断地挑战自己和同伴,并能在游戏时不争不抢“布偶”,和同伴有序练习 观察:仔细观察示范中俯撑移动时的身体状态 练习:连续4-6次在俯撑移动中抓“布偶” 比赛:遵守游戏规则,听到信号后快速抓起“布偶”,以抓到的布偶多者为胜 4 4 2 2 8 6 6 6 大 大 中 中 积极挑战自身极限,敢于和“高手”对决 坚持大负荷的游戏和比赛,不怕累;在感受到自身不舒服的状态时,及时报告老师
设 计意 图 将摆臂及蹬摆配合等诱导练习融入在游戏中,在反复学练中加深动作的身体记忆,同时也缓解了反复带来的枯燥感;摸高比赛不断挑战自身极限高度,激发学练热情,并引导学生在比较和体验中掌握连续纵跳的动作,明白蹬摆协调对跳起的助力作用;模拟运动情境体验将学生带入赛场进行实战演习,学以致用中调动学练的参与热情;游戏“抓布偶”作为体能互补,增强上肢和腰腹力量练习,又将器材一物多用。
结束 部分 3 分 钟 六、放松活动 七、课堂总结 1.带领学生做身体拉伸 2.评价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3.布置课外作业,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1.随教师做放松拉伸 2.积极参与小结交流, 能对自己和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3.帮助老师收拾器材 1 1 小 动作舒缓、心情愉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 计意 图 跟随老师做放松练习,引导学生养成放松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说出练习中自己和同伴的优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出简单的评价。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身上不携带坚硬物品;在练习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的状态时需及时报告老师 练习密度预计 平均心率 场地器材: 摸高架若干;音响设备等
55%-60% 135-140次/分钟
课外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弹跳力”的评价方法 2.完成立卧撑10次/3组 课后反思:对于儿童来说,体育绝不仅仅意味着某些技能的熟练掌握,还要注重儿童在习练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合作精神、自我超越等整体素养的形成。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达成以下三个百分之百:100%的学生有快乐地体验,100%的学生学会合作,100%的学生技能有所提高。如:摸高游戏中不断地自我超越,让进步看得见;合作摸高比赛,让交往看得见;让原始成绩与比赛成绩的对比,让努力看得见;运动情境体验,让学以致用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