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图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压强计 B. 地漏存水杯
C. 船闸 D. 锅炉水位计
2. 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3.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其中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正确的是已知 ( )
A. B.
C. D.
4. 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 B. C. D.
5. 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乙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
A. 甲管中大 B. 乙管中大 C. 两管中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 一台水压机大活塞的面积是小活塞的倍,如果在小活塞上加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的重力为( )
A. B. C. D.
8. 关于液体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 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
C. 因为,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D.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 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 在瓶壁上钻孔,发现水会从孔流出,说明液体对瓶壁有压强
10. 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如图所示。现有铁、铝两个实心金属小球、,从中选一个浸没在某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能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的方法是( )
A. 将铁球放入甲中 B. 将铁球放入乙中 C. 将铝球放入甲中 D. 将铝球放入乙中
二、填空题
11. 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 如图所示,司机开车前需扎好安全带,宽平的安全带通过增大______的方式减小了对人的压强;如果需要更换轮胎时可以用千斤顶将车抬起,液压千斤顶是利用______定律工作的。
13. 如图所示,、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深的水,、之间用细导管连接。若将阀门打开,液体将______选填“向左流动”、“向右流动”或“不流动”。液体静止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_______选填“”、“”或“”。
15. 如图甲,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在水面处做出标记就找到了同一水平高度,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如图乙,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 选填“长”或“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16. 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 选填“内凹”或“外凸”;
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______ 深度处选填“同一”、“不同”,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形管内液面高度差______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______ 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四、计算题
17. 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米盛有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千克,密度为千克米。
求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求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强;
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内装的水,已知
求: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案解析
1.【答案】
2.【答案】
【解答】
分析表格提供数据,发现小朱两次实验分别用的是水和酒精,把橡皮膜放在水和酒精的同一深度,朝向相同控制变量,发现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强不同,研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AB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解答】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中液体的深度不同,故AB错误;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当深度相同时,倒水的一侧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凸出,故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
【解析】解: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故选:。
5.【答案】
【解答】
如图,、、三点所处的深度,,
,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甲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大。
故选:。
7.【答案】
【解答】
如图所示,大小活塞受到的压强相等,即,
因为,所以,,在大活塞上能举起重的物体。
故选B。
8.【答案】
【解答】
解:液体压强虽然由液体重力产生,但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重和容器形状无关,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
【解答】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重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故B错误;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而的压力是相同的,故C错误;
D.在瓶壁上钻孔,发现水会从孔流出,说明液体对瓶壁有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解析】解:
液体压强公式为,由题图可知,将体积大的铝球物体放入底面积小的乙容器,液面升得更高,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更大,所以将铝球放入乙中。
故选:。
11.【答案】大于
【解析】解:由图可知,两液体的深度均为时,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由的变形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
故答案为:大于。
12.【答案】受力面积 帕斯卡
【解答】
司机开车前需扎好安全带,宽平的安全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了对人的压强;
液压千斤顶是利用帕斯卡定律工作的,即利用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
13.【答案】向右流动 :
【解析】解:由图可知,若将阀门打开后,构成连通器,
因为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且此时左边容器中的液面较高,
所以,若将阀门打开,液体将向右流动直至中液面与中液面相平;
根据题中的插图可知,打开阀门后,两容器中的液面会相平,液面下降,变为,液面上升,变为,
则、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为:向右流动;:。
14.【答案】 ;
【解答】
根据压强公式,因两容器都装水,所以密度相同;是定值;所以大小取决于水的高度,高度大则压强大,如图,,所以;
根据重力公式,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所以重力相等;因为甲、乙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又由于,由公式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故答案为:;。
15.【答案】连通器 短 变小
【解析】解:一根灌有水的透明塑料软管形成了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当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时用到的物理知识是连通器原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同种液体静止时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液体压强的大小和深度有关,根据公式,随着瓶内水面下降,小孔处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小,压力也变小,水喷出的距离变短。
故答案为:连通器;短;变小。
16.【答案】高度差;内凹;同一;不改变;甲、丁;小于;右。
【解析】解:
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内凹;
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改变;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故应根据甲、丁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即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小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根据有,右侧液体的密度大,则隔板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故答案为:高度差;内凹;同一;不改变;甲、丁;小于;右。
17.【答案】解: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根据可得,正方体乙的体积:
;
由可得,正方体乙的边长:,
受力面积:,
地面受到的压力:,
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强:;
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时水的深度的变化量:,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
答:容器甲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若将正方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为。
18.【答案】解:水的体积:,容器底面积: ,
根据可得水的质量:,
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