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五章 传感器 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五章 传感器 单元检测(A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1 22: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传感器 单元检测(A卷)
一、单选题
1.电子眼系统通过路面下埋设的感应线来感知汽车的压力。感应线是一个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在受压时两端产生电压,压力越大电压越大。压电薄膜与电容器C、电阻R组成图甲所示的回路,红灯亮时,如果汽车的前、后轮先后经过感应线,回路中产生两个脉冲电流,如图乙所示,即视为“闯红灯”,电子眼拍照。则红灯亮时( )
A.车轮停在感应线上后,电阻R上有恒定电流
B.车轮经过感应线的过程中,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
C.车轮经过感应线的过程中,电阻R上的电流一直增大
D.汽车前轮刚越过感应线,又倒回到线内,不会被电子眼拍照
2.如图所示为某会议厅安装的火灾报警系统的原理图,装置用一耐火的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罩罩住,罩内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用一不透明的挡板隔开,没有险情时光电三极管不能收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此时光电三极管的电阻较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会议厅发生火灾时,罩内的烟雾对光有散射作用,散射的光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使其电阻变小而报警
B.当会议厅发生火灾时,进入罩内的烟雾挡住了光线,使得光电三极管的电阻变大而报警
C.当会议厅发生火灾时,光电三极管的温度升高,使得光电三极管的电阻变小而报警
D.当会议厅发生火灾时,由于环境气体的浓度变大而报警
3.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学量
B.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可以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
C.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D.热敏电阻的阻值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医生将非接触式测温仪靠近但不接触病人额度,即可测得病人体温,这类测温仪利用的传感器是(  )
A.声音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气体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5.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中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相同
C.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值变大
6.许多手机都有指纹解锁功能,常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指纹的凸起部分叫做“嵴”,凹下部分叫做“峪”,传感器上有大量面积相同的小极板, 当手指贴在传感器上时,这些小极板和与之正对的皮肤表面就形成了大量的小电容器,由于距离不同,所以这些小电容器的电容不同。此时传感器给所有的电容器充电达到同一电压值,然后开始放电,其中电容值较小的电容器放电较快,于是根据放电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探测到嵴和峪的位置,从而形成指纹的图像数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放电较快
C.在峪处形成的电容器充电后带电量较小
D.潮湿的手指对指纹识别没有任何影响
7.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觉方式,视觉受损的病人生活质量深受困扰.目前研发的人工视网膜阵列可以模拟视网膜感光细胞对视觉通路施加特定电刺激,从而产生视觉感受.按工作原理来看,目前的人工视网膜阵列主要有两种,分为微光电二极管阵列和微电极阵列.微光电二极管阵列直接将入射光转化成电信号激励神经细胞,但电流强度不足,需要配备放大电路.微电极阵列通过外置摄像头采集图像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至电极阵列,可以最小化植入体积.人工视网膜无论采用哪一种阵列,工作时如果使用直流电,都可能造成电荷累积对神经细胞损伤,以及电解水产生化学腐蚀和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光电二极管阵列在正常工作时不需要额外电源提供能量
B.微电极阵列直接将进入人眼的光线转化成视觉电信号
C.微电极阵列传输信号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D.人造视网膜假体工作时应采用交流电信号
8.如图所示,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是电磁铁、2是衔铁、3是触点、4是水银温度计(水银导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电铃不报警、指示灯亮
B.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电铃报警、指示灯熄灭
C.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指示灯亮、电铃报警
D.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指示灯亮、电铃不响
二、多选题
9.如图甲所示是电饭锅的电路图,是一个限温开关,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按下此开关按钮,两触点闭合,当温度达到居里点()时此开关会自动断开。是一个自动温控开关,当温度低于时会自动闭合,温度高于时会自动断开,是限流电阻,是加热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感温磁体的温度达到居里点()时,由于感温磁体失去了磁性,不能被永磁体吸引,在弹簧的作用下,两触点断开
B.开始煮饭时不按下限温开关一样可以把饭煮熟
C.电饭锅的饭煮熟后可以长时间保持米饭的温度在到之间
D.用电饭锅烧水,当水沸腾后限温开关也会自动断开
10.如图所示的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为光敏电阻。“”是斯密特触发器,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时,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在天暗时路灯(发光二极管)会被点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斯密特触发器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B.斯密特触发器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C.天暗时Y处于低电平
D.天暗时Y处于高电平
11.图示是应用光敏电阻设计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用光照向光敏电阻,发现光照强度增加时,灯变得更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C.灯变得更亮,说明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D.灯变得更亮,说明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12.如图是电饭锅的结构图,如果感温磁体的“居里温度”为103℃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感温磁体具有较强的磁性,能自动吸起永磁体,通电加热
B.当温度超过103℃时,感温磁体的磁性消失,弹簧推动杠杆断开触点
C.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的温度会超过103℃,这时开关按钮不会跳起
D.常压下只要锅内有水,锅内的温度不可能达到103℃,开关按钮就不会自动跳起
三、实验题
13.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Ω);S为开关,E为电源.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μA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t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50.0μ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______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t升高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_____(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V1示数_____(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R的滑片向_____(填“A”或“B”)端移动,以使V1示数仍为U1.
(2)由图(b)可以看出U与t成线性关系,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_____×10-3V/℃(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4.图为电熨斗构造的示意图,其中温度敏感元件是双金属片,在温度升高时上层金属的膨胀大于下层金属,可造成双金属片的形变。观察电熨斗的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电熨斗的上下触点应当是接触的还是分离的?当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将怎样起作用?
(2)熨烫棉麻衣物需要设定较高的温度,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这是如何利用调温旋钮来实现的?
15.调查你家里的用电器,填写下列各用电器中可能选用的传感器(用“√”表示选用),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电视 冰箱 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煤气用具 空气净化器
温度传感器
光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16.如图所示,A是浮子,B是金属触头,C为住宅楼房顶上的蓄水池,M是带水泵的电动机,D是弹簧,E是衔铁,F是电磁铁,S1、S2分别为触头开关,S为开关,J为电池.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住宅楼房顶上的自动注水装置.
(1)连接电路图;
(2)简述其工作原理(涉及的元件可用字母代替)
17.如图甲、乙所示是A、B两位同学在科技活动中自制的利用电压表示数来指示物体质量的电子秤原理图,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连接,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在滑动变阻器一端。设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R,总长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限流电阻阻值为,弹簧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电压表为理想电表,推导图甲和图乙中电压表示数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说明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可取。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车轮停在感应线上后,压力不变,则电压不变,电容器不充电,也不放电,电阻R上没有电流,故A错误;
BC.由题图乙可知,当车轮经过感应线时电流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反向增大再减小,说明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故B正确,C错误;
D.若汽车前轮越过感应线,又倒回线内,则前轮两次压线,仍形成两个脉冲电流,符合拍照条件,电子眼仍会拍照,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没有险情时,光电三极管接收不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当有烟雾散射的光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时,其电阻变小,所连接的电路接通,就会发出警报。
故选A。
3.A
【详解】A.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学量。故A正确;
B.金属热电阻是将热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一种传感器,故B错误。
C.干簧管是把磁场的强弱转化为电路的通断的传感器,故C错误。
D.热敏电阻的阻值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非接触式测温仪能将物体发出的发出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以测温仪利用的传感器使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C
【分析】由题意可知查传感器的应用,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可得.
【详解】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话筒一端接收声音,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另一端是将声音信号转为电信号,故A错误;
B.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中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时,总体形变和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形变方向相同,从而控制电路,故B错误;
C.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其原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在极板间产生电势差,故C正确;
D.半导体热敏电阻属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值变小,故D错误.
【点睛】从原理入手,理解传感器的工作过程,记住一些材料的特性.
6.C
【详解】A.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成电场能,故A错误;
BC.由于外接电源为所有电容器充到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电压值,所以所有的电容器电压一定,根据可知,极板与指纹沟(凹的部分,d大,电容小)构成的电容器充上的电荷较少,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短;反之,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大,电荷量大,放电时间长,故B错误,C正确;
D.湿的手与传感器之间有水填充,改变了原来匹配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所以会影响指纹解锁,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由于微光电二极管阵列直接将入射光转化成电信号激励神经细胞,但电流强度不足,需要配备放大电路,所以微光电二极管阵列在正常工作时需要额外电源提供能量,故选项A错误;
BC、微电极阵列通过外置摄像头采集图像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至电极阵列,将图像信号转化为电流脉冲,不是电流的磁效应,故选项B、C错误;
D、工作时如果使用直流电,都可能造成电荷累积对神经细胞损伤,以及电解水产生化学腐蚀和气泡,所以人造视网膜假体工作时应采用交流电信号,故选项D正确.
8.D
【详解】AC、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水银柱下降,控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电磁铁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没有磁性,此时指示灯通过常闭触点与工作电路接通,通路状态指示灯亮,电路不报警.故A错误,C错误;
BD、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水银柱上升,控制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有磁性,此时电铃通过常闭触点与工作电路接通,电路报警,此时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电路中没有电流,灯不亮.故B错误,D正确.
9.AC
【详解】A.当感温磁体的温度达到居里点()时,由于感温磁体失去了磁性,不能被永磁体吸引,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触点断开,故A正确;
BC.如果开始煮饭时不按下限温开关,由于的作用,当锅内温度低于时会自动闭合,从而对锅加热,但当温度高于时会自动断开,使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因此锅内的温度会控制在到之间,而无法将饭煮熟,故B错误;C正确;
D.用电饭锅烧水,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锅底温度不能达到居里点(),因此限温开关,不会自动断开,故D错误。
故选AC。
10.AC
【详解】AB.连续变化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信号为数字信号,由题中可知,输出端Y只有两个值,高电平和低电平,所以斯密特触发器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故A正确,B错误;
CD.由题图电路可知,当天较暗时,的阻值较大,与串联,此时分得的电压就较大,A端为高电平,则Y端处于低电平,从而使发光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1.BC
【详解】光照强度增加时,灯变得更亮,则电流变大,故光敏电阻阻值减小,闭合回路的总电阻减小。故选BC。
12.BD
【详解】A.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电路接通,电饭锅加热,因此不会自动被吸引的,故A错误;
B.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电饭锅烧水,水沸腾后不会自动断电,当水烧干后,温度升高达到103℃时,感温铁氧体便失去了铁磁性会自动断电,故B正确;
C.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磁性,在弹簧作用下,切断电源,故C错误;
D.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电饭锅烧水,水在沸腾后温度为100℃,不会自动断电,故D正确;
故选BD。
13. 5.00 变小 增大 B 2.8
【详解】(1)U1=IR0=100Ω×50×10-6A=5×10-3V=5mV由 ,I不变,温度升高,U减小,故R减小;由于R变小,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R0两端电压增大,即V1表示数变大,只有增大电阻才能使电流减小,故滑动变阻器向右调节,即向B端调节.
(2)由图可知, =2.8×10-3V/℃
14.(1)常温下,电熨斗上的触点是接触的,当温度过高,由于上层金属的膨胀大于下层金属,使双金属片向下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时,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电热丝不在加热;
(2)熨烫棉麻衣物需要设定较高的温度,调温旋钮应该向下旋,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调温旋钮应该向上旋。
【详解】(1)常温下,电熨斗上的触点是接触的,这样接通电源后能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由于上层金属的膨胀大于下层金属,使双金属片向下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时,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电热丝不在加热,当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继续加热;
(2) 熨烫棉麻衣物需要设定较高的温度,调温旋钮应该向下旋,使得双金属片弯曲较大时,触点点才分离,这样保证了较高的温度,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调温旋钮应该向上旋,使得双金属片弯曲较小时,触点就分离,这样保证了温度不会过高。
15.见解析
【详解】
表中公选择了各用电器中常用的传感器而非全部。电视使用了红外传感器,遥控器发射红外信号,电视传感器感受信号实现对电视的遥控。冰箱、热水器、微波炉、煤气用具都使用了温度传感器,当达到设定温度时启动或停止工作。洗衣机使用了压力传感器实现多段水位控制。煤气用具有的使用气体传感器,当发生煤气泄漏,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发出警报。空气净化器使用气体传感器,当污染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开启换气系统,它一般还使用了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不在设定的区间时,可以启动加湿或除湿系统。
16.(1)(2)见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
(2)按图接好电路,合上开关S,水泵工作,水位升高,当浮子上升使B接触到S1时,左侧电路(控制电路)工作,电磁铁F有磁力,吸下衔铁E,使S2断开,电动机M不工作,停止注水,当水位下降使B与S1脱离,控制电路停止工作,F无磁性,D拉动E,使S2接通,M工作.
17.A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可取
【详解】设托盘中放质量为m的物体时,滑动变阻器的上端到滑动端的长度为x,根据题意有

对于题图甲有

对于题图乙有

对比两式可知,①式中与m成正比,便于测量,而②式中与m不成正比,不便于测量,依据可操作性原则可知A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