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内容要求
①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及其特点,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业要求
①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特征;
③根据折射定律解释水中物体的“视深”问题。
④关注光污染。
山倒映在湖水中,一阵风吹过,波光粼粼;
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动,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些景象与光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
反射
折射
1.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2. 试着移动平面镜,你能否使激光射到教室里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平面镜
实验表明: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反射
光的反射
AO 叫做___________,OB 叫做___________ ,从_________ O 引出的一条_____于平面镜的直线 ON 叫做______ 。
一、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
图2-49 激光笔光束的路径
___________ AO 跟______ON 的______ α叫做_________ , ___________ OB 跟______ON 的______ β叫做_________ 。
A
B
N
O
α
β
反射光线
垂直
法线
夹角
入射光线
法线
入射角
反射光线
夹角
法线
反射角
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呢?
入射点
1. 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M
N
O
E
F
F
F
2. 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M
N
O
E
F
M
N
O
E
F
3.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说明:
4. 将 F 板绕 ON 前后转动,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M
N
O
E
F
F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看不见
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M
N
O
E
F
5.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 2-4中。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入射角
反射角
表 2-4 记录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
6. 关于光的反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若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线会怎样?
M
N
O
E
F
反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是这样吗?请试一试。
反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则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表面光滑
反射光向同一方向
漫反射
表面凹凸不平
反射光向不同方向
我们的眼睛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小结:
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在图(2)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在图(3)中画出镜面。
(1) (2) (3)
1、如图所示,EO、OF分别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为验证“光路可逆”的原理,则下一步实验中,入射光线的路径应为( )
A.EO B.PO
C.FO D.QO
C
2、如图是“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探究反射角与人射角关系时,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激光笔移至左半面的其它位置
B.将激光笔移至右半面50°位置
C.沿法线将右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D.沿法线将左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A
3、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下图,小明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B竖直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0点。
(1)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_____(光滑/粗糙)些;
(2)在纸板上标出刻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