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满江红 考点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满江红 考点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20: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5《满江红(小住京华)》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她,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她,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她,不是男儿,胜似男儿。她就是鉴湖女侠——秋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的词《满江红(小住京华)》,体会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二、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三、原文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四、注释
《满江红(小住京华)》:选自《秋瑾集》。
满江红:是词牌名。
秋容如拭:秋季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四面歌残终破楚: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
思浙:思念浙江故乡。
侬:我。
蛾眉:这里借指女子。
殊:很,甚。
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列:属类,范围。
莽红尘:莽莽人世。
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五、词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六、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虽是女子,但却有一颗男子之心,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
整体赏析: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2、作者生平
秋瑾生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入读家塾,尤其喜爱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幼时即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写下诗句“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
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
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暗示婚姻的不幸,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
3、写作背景
1900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醉心功名,无心国事。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 )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1904年7月)即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赴日本留学前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八、问题探究
(1)开头第一句,交代了什么?
参考:
“早又是”,十分传神地把作者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的苦闷泄露出来了。
(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参考:
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表达内心情感。“四面楚歌”原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这里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的喜悦之情。
(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参考:
“终破楚” 运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典故,指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牢笼的喜悦心情。
(4)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参考:
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5)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参考: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6)冲破家庭的束缚本该开心才对,作者为什么还会“青衫湿”?
参考:
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然而离开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才能寻找到知音呢?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7)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参考:
词的上阕:回顾过往生活,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思虑未来前途,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九、诗歌主旨
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十、课堂小结
熟读成诵。
十一、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 (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 ,别号 ,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侬 ②莽红尘 ③寻觅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秋容如拭:
(2)四面歌残终破楚:
(3)思浙:
(4)侬:
(5)蛾眉:
(6)殊:
(7)未屑:
(8)列:
(9)莽红尘:
(10)青衫湿: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 。苦
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英雄末路当磨
折。 ?青衫湿!
理解型默写:
1、 《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词人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处境危难的句子是:
, 。
2、《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词句是:
, 。
3、《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表明词人平日虽真诚恳切,肝胆相照,但不为世俗了解,生活中常受折磨的词句是: ? 。
4、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运用典故,写出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作者空想故乡浙江风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不为世俗所容,常受折磨的的句子是:
? 。
6、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 , ”表明她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的态度。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住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城后,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养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满江红”是这首词的题目,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
B.“四面歌残终破楚”中所写的是刘备的汉军兵败垓下一事。
C.“苦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蛾眉”借指女子;“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依依不舍。
D.词人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2.请对“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阅读《满江红》,完成小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6.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7.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四)诗歌鉴赏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8.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语言和感情两个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五)阅读《满江红》,完成所给题目。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0.下列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词牌名,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志士,浙江绍兴人,别署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11.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六)阅读下面的词作,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12.请找出词中写国事家事交织于作者心中的句子。
13.结尾作者长叹“青衫湿”,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4.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内容加以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葬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16.诗中的“徒”“殊”是什么意思
17.“葬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
(九)诗歌鉴赏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8.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秋秋瑾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9.词中“侬”“殊”是什么意思?
20.“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十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选自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
2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22.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话。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二)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的优美意境。
2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三)古诗赏析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6.词的上阙用“_____”三字来表明词人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有一种蔑视之感。
27.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妙处。
(十四)诗歌鉴赏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反映了秋瑾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束缚中的苦闷彷徨,折射出她参加革命前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反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意,表达救国救民志向。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写顽强的旧势力要“我”做贵妇人,但自己不屑过那样的生活。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承上启下,回顾生平,写出自己的“侠气”。
29.下阕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0.下列选项中对各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C.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十五)阅读与赏析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1.“四面歌残终破楚”中化用了什么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2.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3.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中秋节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自己孤寂失落和怨幽的心情。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怀念闺中的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荣华富贵并不留恋,而是非常蔑视。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34.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廖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5.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愉悦的心境。
B.“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36.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7.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
B.词的上片表达词人意欲出国留学、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C.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D.“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怨幽之情。
38.请对下面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满江红
【南宋】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 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43.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4.“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②此身。
注:
①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作者早年屡试不第,进身无门,困居于此。
②致:达到,实现。
45.和此诗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请将此题答案涂至答题卡)
A.秋瑾《满江红》 B.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文天祥《过零丁洋》 D.纳兰性德《浣溪沙》
46.诗歌颈联用语平易,但意境幽远。请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47.既然诗人是寓居灞上,那么,将“寄卧郊扉久”中的“卧”改为“居”,是否更恰切?为什么?
(三)古诗阅读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③坏寒螀④泣。到如今、只有蒋山⑤青,秦淮碧!
〖注释〗
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移居金陵。
②畴昔:从前。
③胭脂井:在今南京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
④寒螀jiāng:寒蝉。
⑤蒋山:钟山。
48.这首词将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怀古感慨,下片中“ ”三字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这种情绪。
49.全诗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试举一例说明。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
50.词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作简要分析
5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39.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0.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二)古诗文阅读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稻田
唐·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 稏①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释)① 稏(bàyà):水稻的别称。
41.以上两首诗词都写了____风光。
42.结合诗句分析两个作品作者的心境的异同点。
【迁移拓展】
诗歌欣赏(一):
两句诗人用夸张手法写到不惜“千金”和“貂裘”去换取宝刀和酒;后两句明确表达了诗人愿意将一腔革命的热血献于祖国,即使是牺牲,这热血洒出去也会如苌弘那样化作碧绿的波涛。全诗充溢着革命的豪情,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
对 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诗词欣赏(二):
此诗因事而发,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决心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终身、甘洒热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全诗语言雄健明快,风格激越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