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20:33: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2《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爱国热情。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齐读岳飞的《满江红》导入新课。
满江红 岳飞 【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整体感知词作
(一)、初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学生点评)
3、再自由读 4、齐读
(二)、介绍创作背景(学生朗读)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
二、赏析作品
1、同桌互助,借助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找同学讲解这首词的大意
3、教师讲解难点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介绍典故及其作用)
4、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5、再读(读懂作者、读出感情)
6、结合课后练习四,体会作者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冲破牢笼,获得自由的喜悦激动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豪情万丈
面对未来,对国家前途的担心
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的孤独……
三、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词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歌
2、假如秋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请你为她写几句颁奖词
(学生作品展示)
四、小结词作,介绍秋瑾的从容就义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五、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词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