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21:10: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ī)
B.腌臜(yān) 捯气(dáo) 荣膺(yīng)
C.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
D.盘桓(huán) 顷刻(chuò) 俯身(f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荤菜 惦记 一气合成 战战兢兢
B.侍候 径自 两肋插刀 如座针毡
C.伤疤 礼骋 不知好歹 不屑置辨
D.笔砚 涓涓 千钧之力 望眼欲穿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孔乙已》一文通过对孔乙已的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封建社会末期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科举的罪恶,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B.《变色龙》一文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
C.《溜索》一文表达了作者对马帮汉子们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精神的赞美,也表达出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美好品德。
D.《蒲柳人家(节选)》一文以时间顺序为主,中间用插叙表现人物,塑造了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疾恶如仇、扶贫济困的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等形象,热情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4.名著阅读。(4分)
讽刺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手法。《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都是中外讽刺性极强的著名小说,请你分别介绍两部作品所讽刺的内容。
5.观察漫画《前赴后继》,回答问题。(4分)
(1)描述画面内容。(2分)
(2)写出漫画寓意。(2分)
6.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0分)
(1)[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4分)
内容一:班级毕业照
内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四:个人成长记录
(2)[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4分)
(3)[如歌的主题]班级要组织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毕业晚会,请你设计一条主题语,要求语言简洁、紧扣主题。(2分)
二、阅读(46分)
(一)(16分)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
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已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已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已。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3分)
2.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表现了孔乙已_____________的生活状况。(3分)
4.选段中写了三次笑声,表现了掌柜和众人的_____________。(3分)
5.将“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中的“走”改为“爬”可不可以?为什么?(3分)
6.孔乙已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2分)
(二)鸥小姐(15分)
王佳琦
①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一场艺术展的话,那么半年前的鸥小姐一定是这个圈子中的达·芬奇。
②她的手机中装有十个图片编辑软件,内置上百种不同的字体和滤镜,让她第一时间将灵感转化为点赞数。比如,她能把蛋炒饭拍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效果,把小区游泳池拍出希尔顿大饭店的气势。此外,她的收藏夹里还精挑细选了几个文学爱好者论坛,不过鸥小姐从不发言,但从里面抄几行诗歌或者美句来配图发表状态,她干得还是很熟练的。
③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如果一个周末过去,“达·芬奇”不秀秀自己“过得有多好”,那就会有“拉斐尔”或者“米开朗琪罗”抢占高地。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通过如此心思缜密地经营,鸥小姐的朋友圈可以说是自成一片风景,其中的内容可谓雅俗共赏、包罗万象。时而关心社会民生,时而放眼国际格局;时而午后闲笔三行小诗,时而长篇抒发人生感怀。当然也少不了最吸引眼球的自拍美照——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高雅大气品位佳;海滩、椰树、下午茶,阳光流水笑春花。不过如果现在点开她的朋友圈,这些视觉盛宴都已经不见踪影——她自认已经是个“圈外人”了。
⑥鸥小姐偶然得知可以设置“关闭朋友圈”的那一天,距今已有5个月了。小半年来,“刷朋友圈”这个事儿逐渐变得矜持而精简,曾经的追捧评论、跟风留言、争抢首赞,如今已变为每周日晚睡前的规律性“开圈”。说来也怪,自从关圈,鸥小姐的心态似乎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以前她是粉丝心态,每分每秒关注着所有人的风吹草动,身处争奇斗艳的旋涡中,被动而焦灼;现在却像圈中前辈一样定期视察,举手投足,全是从容,慢悠悠翻过这一周的悲欢离合,点赞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更别提那些好几天前的热点朋友圈,唯有她迟来的一句精炼点评,才算为这条状态收了尾、点了睛。
⑦关圈更大的好处在于,鸥小姐自己的朋友圈面对来访者时,只能让他们看见一幅精心挑选、含意百转千回的封面图片,一个赏心悦目的头像,以及一行小字“该朋友已关闭朋友圈”,这些元素共同组合,就像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好事窥私者在此遭到当头一棒,仰慕追求者则在冥思苦想与不得其解中更为之沉醉倾倒。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⑧但对鸥小姐来说,关圈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它。一次同学聚会后她还是思不住发了一句北岛的诗——“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事后证明她真的是个“圈中奇才”。第二天同事随口八卦时提到,一位平日总板着脸的单位高层领导深夜时分给那条朋友圈点了赞。欧小姐满心欢喜藏也藏不住,四下无人时,偷偷点进那条状当细细查看,点赞的一列头像后面果然多出了一个。
⑨自那之后,鸥小姐的“圈外”潇洒要减去了三分。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偷快的时光。
⑩而“拉斐尔们”的朋友圈毕竟还是太诱人,欧小姐再次开始偷偷关注着他们。她总是直接点开头像,看完就走,不留一丝痕迹,但在这之后,那些漂亮的图片在她心里搅起的波澜却能摇得很远。但最近几天,她都吃了闭门羹——越来越 多的朋友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纷纷选择了关闭朋友圈。欧小姐往往颗粒无收。她引以为豪的“洒脱自在”,渐渐又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欧小姐打算复出。她打定主意,要再次在朋友圈中掀起波澜,寻找素材的眼睛已经擦得锃亮。一天晚上她回家乘电梯上楼,突然看见电梯中贴着一张停电通知,那时候灵感女神就在她肩头敲响了三角铁。短三层楼的时间,她已经构思好了一整条朋友圈的内容。电梯缓缓停下,鸥小姐举起手机拍下停电通知的照片,款款走出梯厢,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再次焕发着破网突围的激情。
那天晚上,欧小姐把那张映着电梯里昏黄光晕与自己曼妙身材的阴影照片精心修整,并配了一句白先勇引过的“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多么精彩,她想。她现在对朋友圈的心态才最有情怀,马上人们又将感叹于她的绝美视角。
没什么意外,这条状态刚发出去半小时就博得了一百多个赞,这也坚定了她复出的决心。直到晚上十一点半,点赞数还攀升,鸥小姐靠在沙发垫上刷手机,客厅中的吊灯与氛围灯互相配合,把整个房间照得透亮。突然,通明的灯火像被人拦腰掐断,黑暗劈头盖脸地砸在欧小姐身上,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沉重。欧小姐有点儿恍惚,这才想起停电通知来,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也没进过,也什么“圈”都没出过。四下漆黑中,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
(选自2017年10月27日“中国作家网”)
1.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3分)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3.自选角度,对第⑦段划线句子做批注。(3分)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批注:
4.概括欧小姐的性格特征。(3分)
5.揣摩第 段划线句子,探究小说主题,大胆说出你的理解。(4分)
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都没进过,什么“圈”都没出过。
(三)拾荒(15分)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通通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连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 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怎么舍得扔了呢?”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了,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长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慈祥、庄严、肃穆。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 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上发出一篇题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还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2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时,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第 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分)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 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5.小说最后一段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4分)
三、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②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A.“颓”应该读作tuí。B.“腌”应读作ā。D.“顷”应读作qǐng。
2.【答案】D
【解析】A.一气合成—一气呵成。B.侍侯—侍候,如座针毡—如坐针毡。D.礼骋—礼聘,不屑置辩—不屑置辩。
3.【答案】D
【解析】《蒲柳人家(节选)》一文运用倒叙手法。
4.【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写,全书假托格列佛的口气叙述其四次航海的经历,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英国政局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
5.【答案】(1)内容:在一个写着“传销”字样的悬崖边上,一个男子手执一枚刻有“入股分钱”字样的钱币高声呼喊着,一些人手握积蓄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却没料到早已经有人掉下了悬崖。
(2)寓意:①警示人们要拒绝诱惑,谨防上当受骗。②要严厉打击不法传销分子。
【解析】(1)首先要明确漫画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漫画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写着“传销”字样的悬崖、手持“入股分钱”铜钱的男子、跌入悬崖的人、手持积蓄排着队的人。对漫画内容进行解说时一定要包含这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然后再进行详细的解说。
(2)在了解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可知,本漫画是一幅讽刺漫画,主要讽刺“传销害人,但还有很多人铤而走险”的现象。所以不难得出本漫画的寓意,可以是:警示人们要拒地诱惑,谨防上当受骗。也可以是:要严厉打击不法传销分子。
6.【答案】(1)示例:班级大事记 班级日记摘抄
(2)示例:校长您好,我是××班级的编委会的组长,我们班级编写了班史,我代表班级成员真诚地邀请您为班史题词,希望您完成我们的心愿好吗?
(3)示例: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解析】(1)主题活动是“岁月如歌”,班史的内容一定要体现集体的活动和事件。答案不唯一,仿照示例形式拟写即可。
(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邀请较长为班史题词的原因或理由;再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因为是为毕业晚会设计一条主题语,所以要体现难合难忘的要素。答案不唯一。
二、(一)
1.【答案】孔乙已被打折腿后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此段,我出人物——孔乙已,事件—被打折腿后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据此总站即可。
2.【答案】环境(景物) 渲染悲凉气氛,暗示孔乙已的悲惨命运(答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判断及对其作用的分折能力。按对象不同,描写可分为人物猫写和环境描写两种。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结合语境,从“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如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3.【答案】外貌描写 穷困潦倒,可怜悲惨(答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分析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孔乙已的脸色、衣着等,属于外貌描写。从“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破夹袄”可见其穷困至极;“盘着两腿”“用草绳在扇上挂住”可见其遭遇的悲惨,让人觉得可怜。
4.【答案】冷漠无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节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从文中找到三次“笑”;然后分别结合文意分析这三次“笑”时,孔乙己的境遇如何,以及掌柜和众人“笑”的原因,这“笑”显示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最后用合适的词语概括掌柜和众人在对待孔乙已时显示出怎样的性格、心理。
5.【答案】不可以。“走”说明他的下肢已不能动了,写出遭遇的凄惨。将“走”改为“爬”则没有此种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原字在句于中的表达效果。
6.【答案】掌柜只看重钱,说明当时杜会的冷酷无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答题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
1.【答案】鸥小姐几番进出(或:经营)微信朋友圈的经历和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
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模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鸥小姐,主要事件为“经营微信朋友圈”,可据此进行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
2.【答案】“咂摸”,仔细品味、玩赏,运用动作(或:心理)描写(或:比喻,把玩味朋友圈比作数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鹏小姐玩赏朋友圈中的赞与评论的愉快感受(或:陶醉于那些赞与评论,内心有极大的满足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咂摸”指仔细辨别(滋味、意思等),用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鸥小姐对朋友圈的“赞与评论”非常在意,陶醉于其中。
3.【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费心经营朋友圈的生活比作一团乱麻,把关圈后的生活比作一片直指蓝天的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示例二: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描写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示例三:运用对比,把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进行对比,突出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一般来说,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解题思路:先指明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如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形象地写出了鸥小姐内心的轻松。
4.【答案】①渴望被关注(或:肯定、欣赏、崇拜)。②热爱生活(或:“生活内容丰富,爱好广泛”)。③心思细腻,情感丰富。④有虚荣心(或:“爱慕虚荣,争强好胜”)。⑤能思考(或;反思)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
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能突出重点。从“鸥小姐的朋友圈可以说是自成一片风景,其中的内容可谓雅俗共赏、包罗万象”可知其爱好广泛;从“鸥小姐满心欢喜藏也藏不住,四下无人时,偷偷点进那条状态细细查看,点赞的一列头像后面果然多出了一个”可知其虚荣;从“四下漆黑中,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可知其善于反思;等等。
5.【答案】网络社交带给人们困惑和思考。(或:人应追求真实美好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类自主探究题,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解答此类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此题应围绕“生活要真实”来回答。
(三)
1.【答案】婆媳争吵,安协寄居 ②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首先,阅读全文可知,“凌晨拾荒,捡养弃婴”对应文章第①—③段,“为救弃婴,倾其所有”对应文章第⑥⑦段,“无助之时,八方相助”对应文章第⑧—⑥段,“子辈相求,决然离开”对应文章第①②段。据此可知,第一空对应文章第④⑤段,第二空对应文章第③段。第④⑤段可以概括为“儿媳以离家相要,王婆婆不得不带弃婴寄居他处”,第③段可以概括为“王婆婆用资助的余钱捐建学校,而她依然坚持拾荒”。然后,将其分别改写成“四字短语+四字短语”的结构填入横线处即可。)
2.【答案】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弃婴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我要用这笔钱来回报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分析第②段中王婆婆的心理活动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故事情
节进行揣摩。在需要家人帮助时,儿媳以离家相要挟并拒绝了王婆婆;在得到社会资助后,儿子儿媳却打起了爱心捐款的主意,王婆婆定会在严词拒绝的同时,批评教育儿子儿媳。此外,从下文王婆婆捐建学校的行为可知,此时她还有将捐款用来回报社会的打算。综上,以王婆婆的口吻,进行表达即可。
3.【答案】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答成“运用动词‘撕’‘揭’”也可),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以及她的善良仁爱。示例二:细节描写。通过对存钱位置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的来之不易及她对钱的珍视。(或:表现王婆婆的钱的来之不易和她的不舍。)示例三:比喻。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题干要求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首先,联系上下文,明确这句话是对王婆婆在得知弃婴患重病之后准备拿钱救弃婴情形的描写,由王婆婆拿钱的一系列动作,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由对“双手颤抖”这一细节的刻画,可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描写方法;结合句意,并由句中“像”这个关键词,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然后,联系文章内容不难得出,这句话既写出了王婆婆救助弃婴的决心,又表现了王婆婆不舍得辛苦钱的矛盾心理。综上,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阐述即可。
4.【答案】第②③段详细描述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第③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小说每一个故事情节的安排,都是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能表现主旨的写得详细、具体,与主旨关系不大的则略写。本文通过王婆婆捡拾、收养、救助弃婴的故事,表现了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等美好品质。第②③段详写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突出她的这一品质,所以成为作者详写的内容。而第①段学校的修建过程,则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文章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略写。
5.【答案】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语句的能力。该句位于小说结尾,起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作答时,应联系文章主旨进行分析。“丢弃的某些东西”不仅指人们丢弃的垃圾,还指缺失的人性,如婴儿的父母抛弃患病的孩子,丢掉了对孩子抚养的责任;儿子儿媳拒绝收养、救助弃婴,丢掉了人善良的本性;儿子儿媳想将爱心款据为已有,丢弃了本该有的纯真、淳朴。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