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骡马(luó) 缥缈(piāo) 榛子(zhēn)
B.初旬(xún) 掺和(chān) 急遽(jù)
C.叛乱(pàn) 瞟见(piǎo) 吞噬(sì)
D.肿胀(zhǒng)惆怅(chóu) 孥孥(nú)
2.下面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热情 自傲 鞭炮 眨眼
B.通屑 间断 截然 燃放
C.小贩 彼此 贺年 骆驼
D.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3.《藏戏》一文是以( )的结构来组织全文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北京的春节》是以时间为经线,以( )为纬线展开的。
A.地点 B.人们的活动 C.人物
5.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地白:白色的地面。
C.冷露:秋天的露水。
D.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6.《迢迢牵牛星》选自( )
A.《古诗十九首》 B.《汉乐府》 C.《韩君平诗集》
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盈盈:清澈的样子。
B.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C.章:文章。
8.《寒食》一首描写( )的诗。
A.中秋节 B.寒食节 C.端午节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重要日子有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B.《腊八粥》一文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又写了四个场景: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D.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带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才结束。
1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C.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二、填空题
11.选用多音字。
(1)jiǎ jià
①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 了。
②爸爸问起这件事,他却假 装不知道。
(2)chà chāi
①爸爸今天到北京出差 了。
②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 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12.补充成语。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万 更新 ②万不得
③截然 ④ 灯 庙
(2)词语①中加点的字是个多音字,在此处读 。它有以下解释:A.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B.经历。C.改变;改换。在此处它应选解释: (填序号)。
(3)词语③的意思是 ,与之意思相似的词语还有 、 、 。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 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2)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富足生活的 。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秋天的落叶。
1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和 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3)今天人们用《寒食》中的诗句“ , ”来渲染春天落英缤纷,微风拂柳的美丽景色。
(4)《十五夜望月》中描述了 等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 天的景物。
15.结合课本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古诗词中处处渗透着传统的节日习俗。元宵节放灯习俗悠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下名句“ ”;寒食节有“改火”的习俗,在唐代,皇帝为表达恩赏,会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韩翃的“ ”描写了这一习俗;中秋赏月是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习俗,王建就留下千古名句“ ”;重阳登高在唐代尤为盛行,王维就曾写下“ ”。(填字母)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劝他。
(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的寓意是 。
(4)《迢迢牵牛星》中,作者借用 和 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 之情。
16.我能找出下列各句子的错误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危严。
(2)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揉顺。
(3)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其故事讲起吧。
(4)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烘堂大笑。
17.字义理解。
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
(1)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出口成章( ) 约法三章( ) 杂乱无章( )
(2)“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 。
18.在下列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1)jià;jiǎ
(2)chāi;chà
12.【答案】(1)象;已;不;同;残;末
(2)ɡēnɡ;C
(3)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大相径庭;天渊之别;迥然不同
13.【答案】(1)米、豆、干果的品种
(2)比喻;自豪和期盼;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14.【答案】(1)牛郎织女;夫妻分离
(2)动作;神态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庭院中被月光照得发白的地面、栖息在树上的鸦雀、冷露、桂花;秋
15.【答案】(1)D;B;A;C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年年有余
(4)织女;牛郎;苦苦思念
16.【答案】(1)危——威
(2)揉——柔
(3)其——奇
(4)烘——哄
17.【答案】(1)①;③;②
(2)花纹
18.【答案】(1)因为;所以
(2)即使;也
(3)虽;可是;而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