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运算定律易错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明明想运用乘法结合律来简便计算“25×44”,下面( )选项是明明计算的正确算式。
A.25×40+25×4 B.25×4×11 C.5×(5×44)
2.运用的是(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32×(5+6)的得数( )32×5+32×6的得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张老师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怎么才能算出198×25的结果。( )
A.200×25+25 B.200×25-2×25 C.200×25+2×25
5.比的积少( )。
A.3190 B.10 C.29
6.与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8.9×25×4用简便算法可以写成( ),运用了乘法( )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
9.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每个班要做多少面彩旗,再求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列出综合算式:_________。
方法二:可以先求出25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小组,再求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列出综合算式:__________。
我发现:虽然用了不同方法,但计算的结果(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
10.想一想,填一填。
(1)小优家和小轩家之间的路线长多少米?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537+625+675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和是( ),再加上第三个数675,结果是( );还可以先计算后两个数的和,是( ),再加上第一个数537,结果还是( ),这是运用了加法( )。
我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不变,这叫加法( ),用字母表示为( )。
11.王伯伯家有一块菜地,种着西红柿和黄瓜(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方法一:西红柿的面积是( ),黄瓜的面积是( ),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
方法二:菜地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 )。
通过比较:菜地的面积=( )=( )。
我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再( ),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
12.如果□+△=100,那么47×□+47×△=( )。
13.计算(77×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律的特点。
1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263×( )+263=263×100 1200÷15÷4=1200÷( )
三、判断题
15.125×(13×8)正确的简算方法是125×13+125×8。( )
16.马虎计算255÷15时,错算成255÷5,他只要再除以10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17.A-(B+C)可以改写成A-B+C。( )
18.37×99=37×100-1。( )
19.125×11+8=125×8+11=1011。(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32×125 167+389+33 75×97+75×3
30×(320-170)÷90 864÷[(27-23)×12] (229×2-113)÷23
五、解答题
22.水果超市运进一些苹果和梨,各146箱,苹果每箱27千克,梨每箱23千克,水果超市共运进苹果和梨多少千克?
23.阳光超市购了纯牛奶和果汁各35箱,每箱纯牛奶62元,每箱果汁47元。购进的纯牛奶比果汁多用了多少钱?
24.植物园里共有24排大叶冬青和16排卫矛,每排都种植了12棵。这两种植物一共有多少棵?
25.六一儿童节到了,李老师为全班40人每人买了一套运动服,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条42元,李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
26.地铁工地用两种工程车运土,大工程车载重52吨,小工程车载重28吨。上午两种工程车都运了15次,共运土多少吨?
参考答案:
1.B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要简便计算“25×44”,可以将25拆成5×5,即计算5×(5×44)。或者将44拆成4×11,即25×4×11。因为25×4=100,而5×44=220,则计算25×44=25×4×11更加合理。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乘法结合律,应熟练掌握。根据算式中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C
【分析】等式的前面是25乘100与1的差,等式的后面是25先乘100,再乘1,最后再相减,因此对每个选项的定律进行分析并选择即可。
【详解】A.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相当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求和。
【详解】根据整数乘法分配律,32×(5+6)=32×5+32×6,二者得数一样。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乘法简便运算律的理解。
4.B
【分析】数字键“8”坏了,因此将198写成200-2,然后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详解】198×25
=(200-2)×25
=200×25-2×25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A
【分析】用160×29的积减去29×50的积即可,列出综合算式为:160×29-29×50,发现两个算式都有相同因数29,因此可采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160×29-29×50
=(160-50)×29
=110×29
=3190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分析】101×99中,101可以拆分成1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据此解答。
【详解】101×99=(100+1)×99=100×99+99。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注意观察题干的式子和选项的式子的特点。
7. < = < =
【分析】第一空,等号前面的计算结果是38,等号后面的计算结果是130,故该空填小于;
第二空,根据乘法分配律,等号前后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故该空填等于;
第三空,等号前面的计算结果是2,等号后面的计算结果是50,故该空填小于;
第四空,根据乘法分配律,等号前面的算式可以写成,也就是,故该空填等于,据此解答。
【详解】(<);(=);
(<);(=)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8. 9×(25×4) 乘法结合 (a×b)×c=a×(b×c)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详解】9×25×4
=9×(25×4)
=9×100
=900
所以,9×25×4用简便算法可以写成9×(25×4),运用了乘法乘法结合律;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4800÷25÷4 4800÷(25×4) 相同 积 a÷b÷c=a÷(b×c)
【分析】方法一:4800除以25等于每个班做彩旗的面数,再除以4等于每个小组做彩旗的面数。
方法二:25乘4等于25个班总共的小组数,4800除以25个班总共的小组数即等于每个小组做彩旗的面数。
再根据两算法得出相同的结果得出除法的性质,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即可解答。
【详解】方法一:4800÷25÷4
=192÷4
=48(面)
方法二:
4800÷(25×4)
=4800÷100
=48(面)
我发现:虽然用了不同方法,但计算的结果相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除法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537+625+675 537+(625+675) 1162 1837 1300 1837 结合 和 结合 a+b+c=a+(b+c)
【分析】小优家和小轩家之间需要经过超市和学校,所以需要把三段路长相加,根据图上所示,方法一:可以从小优家出发,先到超市,路线长537米,再从超市到学校,路线长625米,最后到小轩家,路长675米,把三段路长相加即可。同理,方法二:也可以先从小轩家走到从学校再走到超市,最后从超市到小优家,把三段路长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方法一:537+625+675
方法二:537+(625+675)
(2)计算537+625+675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和是(1162),再加上第三个数675,结果是(1837);还可以先计算后两个数的和,是(1300),再加上第一个数537,结果还是(1837),这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我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法结合律的认识和应用,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1. ac bc ac+bc a+b c (a+b)c ac+bc##(a+b)c (a+b)c##ac+bc 相乘 相加 (a+b)c=ac+bc
【分析】观察图示,种西红柿和黄瓜的菜地,长分别为a和b,宽是c,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进行解答;两种方法求菜地总面积,用2个长方形面积相加或看成一个长方形进行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再通过两个结果的不同表达方式寻找规律即可。
【详解】方法一:西红柿的面积是ac,黄瓜的面积是bc,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ac+bc。
方法二:菜地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它的长是a+b,宽是c,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a+b)c。
综合方法一、二,菜地面积=ac+bc=(a+b)c。
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可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b)c=ac+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便于学生熟练掌握。
12.4700
【分析】计算47×□+47×△,可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47×□+47×△
=47×(□+△)
=47×100
=4700
即如果□+△=100,那么47×□+47×△=4700。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125×8 乘法结合
【分析】125×8=1000,因此可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解答,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填空。
【详解】(77×125)×8
=77×(125×8)
=77×1000
=77000
由此可知,计算(77×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125×8,这样计算是根据整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99 60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右边算式改写成左边算式的形式;(2)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两个数的积。
【详解】263×100=263×(99+1)=263×99+263,所以263×( )+263=263×100的括号里填99;
1200÷15÷4=1200÷(15×4)=1200÷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 = 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5×(13×8)
=125×(8×13)
=125×8×13
=1000×13
=1300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
【分析】先把15分解成5×3,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255÷15
=255÷(5×3)
=255÷5÷3
=51÷3
=17
所以马虎计算255÷15时,错算成255÷5,他只要再除以3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17.×
【分析】减法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依此直接将A-(B+C)的括号去掉后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B+C)=A-B-C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减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7×99=37×(100-1)=37×100-37×1=37×100-37,原算式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据此可知,不能利用乘法交换律简算125×11+8,只能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解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125×11+8
=1375+8
=1383
则原算式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0.108;3570;640;3000
270;621;1650;900
【详解】略
21.100000;589;7500
50;18;15;
【分析】25×32×125此题先将32写成4×8,然后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167+389+33此题先交换389与33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75×97+75×3此题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30×(320-170)÷90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864÷[(27-23)×12] 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229×2-113)÷23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167+389+33
=167+33+389
=200+389
=589
75×97+75×3
=75×(97+3)
=75×100
=7500
30×(320-170)÷90
=30×150÷90
=4500÷90
=50
864÷[(27-23)×12]
=864÷(4×12)
=864÷48
=18
(229×2-113)÷23
=(458—113)÷23
=345÷23
=15
22.73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箱苹果的重量×苹果的箱数+一箱梨的重量×梨的箱数=梨和苹果一共的重量;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27×146+23×146
=(27+23)×146
=50×146
=7300(千克)
答:水果超市共运进苹果和梨7300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解答应用题,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525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购进纯牛奶的钱减去购进果汁的钱即可,因此:每箱纯牛奶的价钱×纯牛奶的箱数-每箱果汁的价钱×果汁的箱数=购进的纯牛奶比果汁多用的钱;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62×35-47×35
=(62-47)×35
=15×35
=525(元)
答:购进的纯牛奶比果汁多用了525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应用题,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480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大叶冬青的排数×12+卫矛的排数×12=一共的棵树,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24×12+16×12
=(24+16)×12
=40×12
=480(棵)
答:这两种植物一共有480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4000元
【分析】每件上衣和裤子的价钱相加,等于一套运动服的价钱,再乘套数即可解答。
【详解】(58+42)×40
=100×40
=4000(元)
答:李老师一共花了4000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200吨
【分析】用大工程车载重×大工程车运的次数+小工程车载重×小工程车运的次数=一共运土的重量。
【详解】52×15+28×15
=(52+28)×15
=80×15
=1200(吨)
答:上午两种工程车都运了15次,共运土1200吨。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