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练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练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2 08: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元朝根据统治需要,在吐蕃诸部归附后,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推行政教合一制度。灭大理后设云南行省,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且任命其兼任政府官吏。据此可知,元朝( )
A.实现各民族平等自治 B.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C.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D.积极推动各民族汉化
2.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因倾慕汉高祖刘邦,故改契丹耶律氏为刘氏,又“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认同刘氏和萧氏为其先祖。这体现了( )
A.中原文化的向心力 B.辽朝崇尚汉朝典制
C.民族隔阂基本消除 D.耶律与刘氏系同宗
3.元朝建立后,设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来直接管辖乌思藏(今西藏地区),宣政院名义上的领袖是作为帝师的宗教领袖,实权则由院使掌握。宣政院下设朵甘思(西康)宣慰司、朵思麻宣慰司(在青海,又称为吐蕃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这表明,元朝时( )
A.民族歧视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B.青藏高原归属中央王朝管辖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皇权对宗教神权依附性较强
4.据《辽史》载:“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余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东京地区用渤海制,南京、西京地区用汉制,上京、中京地区则是汉制、契丹制兼而有之,史称“五京体制”。辽代实行这一体制意在( )
A.全面汉化 B.方便迁徙 C.因俗而治 D.统一体制
5.韩山童、刘福通以“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 为号召,打出“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朱元璋发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檄文,徐寿辉建“天完”政权,意为盖住“大元”。农民军的这些口号反映出元末( )
①宗教迷信影响统治基础 ②科举废除阻断文人出路
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④农民领袖具有阶级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元朝“国家疆理之大,极天所覆,广袤数万里”,但“自畿甸而要荒,如腹心手足联合一体”。这是因为( )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革 B.专制皇权得到发展
C.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国家军事力量强大
7.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根据两个原则划分的:一是山川形便,另一个是犬牙交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材料所指的是( )
A.秦朝郡县制度 B.汉朝刺史制度 C.辽朝南北面官制 D.元朝行省制度
8.史载,金世宗在位期间,“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号称‘小尧舜’”。这反映出金朝( )
A.商品经济发达 B.猛安谋克制度具有进步性
C.社会秩序稳定 D.君权与相权矛盾趋于消亡
9.学者乌恩认为:“在政治制度方面,草原民族根据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最早推行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制度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下列可以论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
A.契丹族推行南北面官制 B.女真族实施四等人制
C.蒙古族创建猛安谋克制 D.党项族实行行省制度
10.金朝设“南官”制度,以汉制汉,采用唐宋官服旧制,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女真男服便于行动,南宋《中兴四将图》画像中岳飞身边家将的便服已与金人男服无多大区别。这说明当时( )
A.宋与金均实行因俗而治 B.各民族矛盾已逐渐缓和
C.民族交融多因现实需要 D.少数民族服饰占据主导
11.辽国契丹人的立春节日以青缯为帜,刻龙或蟾蜍,并书“宜春”二字,朝中也举行立春仪式,包括拜先帝御容,向御容进酒,赐群臣幡胜,击土牛、撒谷豆等。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B.统治者全盘抛弃契丹文化
C.民族政权对立加剧 D.农耕经济已取代游牧经济
12.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随后元朝设宣政院,总管西藏的一切事务。由此可知( )
A.中央对西藏治理效果显著 B.元朝采取了民族平等政策
C.中央开启了与西藏的联系 D.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13.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辽朝统一各部落后,模仿中原的政治体制,辽朝直接以《贞观政要》为治国方略。据此可知,当时的辽朝( )
A.民族关系比较紧张 B.封建化进程加速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军队战斗力提升
14.元朝多种法律并行,种族不同的涉案人由不同裁判管辖机构,依“从其本俗法”的原则加以审理。不同族群者同涉一案时,则组织混合法庭共同审理。不同族群法律待遇不同。这说明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依法治国、因地制宜 B.因俗而治、公平公正
C.因俗而治、民族分化 D.与时俱进、民族平等
15.元朝时期,汉族官僚精熟蒙古语,取蒙古名字等蒙古化倾向已成为常见之事。蒙古语的语法、词法渗入汉语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元代白话”文体。汉语文对蒙古贵族的影响并不突出,宫廷中主要使用蒙语。大多数皇帝虽有一定程度的汉语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脱离翻译。这种现象说明元代( )
A.游牧生活影响深远 B.民族分化现象严重
C.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D.统治者汉化程度低
二、材料分析题
16.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主流诉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阖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主要体现为“诸族同源”,它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维度的考量:从横向关联的角度上说,是华夏与夷、蛮、戎、狄同源;从纵向历程角度上说,是三皇、五帝、虞夏商周一脉承袭、同根共体。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它从侧面也反映了边城范阳(安史叛军大本营)之地位的不断提升,即范阳作为横跨“华夷”政治中心地位的开始显赫,最终依次作为契丹一辽帝国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国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国的首都大都。换一句话说,它意味着这不平凡的六百年孕育并实现了“中华”从“小中国”(这个“小中国”在盛唐时期曾膨胀到它的极限)变型为“大中国”的“一次漂亮的转身”。此种“变身”初见端倪于契丹建立的辽王朝,而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华的框架是在13到14世纪的蒙古时代一下子扩大起来的",此后的清朝将此种"框架"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正是这样一个崭新的建国框架,才真正把中华引上了通向“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夏金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和战争两个方面分别说明其与中华各族"一体同源"观念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辽、西夏、金、元四个民族政权为“大中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率汉人耕种”,“汉人安之,不复思归”。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辽圣宗(在位时间983~1031年)即位后,积极进行农业改革。他多次下诏,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从而恢复了因战争而遭破坏的农业经济。
——摘编自黄吉连《辽圣宗改革促进契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圣宗农业改革的意义。
18.【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王朝对边疆各族经略以国力为后盾,依情况不同或战或和,战和相继。在统治方式上亦有所别,有的采取郡县直接管辖而又与汉民有别;有的仍保留该民族原有统治制度,与汉为臣属关系;有的是专设一些统治机构因俗而治。
——摘自-刘彦威著《西汉王朝的边疆经略》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王朝,结束了唐之后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元朝的历史贡献显然不仅局限于疆域的拓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华各民族间进一步加深了解,为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环境。元朝根据大一统国家的统治需要,在全国推行“因其俗柔其人”的政策。
——摘自乌恩著《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边疆治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因俗而治的具体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因俗而治政策的历史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吴国,曾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但《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载:“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自春秋之后,西周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侯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
——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材料二自辽景宗开始,辽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整饬吏治、重用汉族官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等。辽景宗注重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政治经验和教训。保宁八年(976年)“实行科举,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通路”。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和战乱中被俘的汉人,这些汉人长期生活在辽朝,并且其中一些还担任官职,受到重用。随着汉人在辽长期的生活居住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族士人的思想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官不思归”。但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辽已经“习汉风”,或者说是原来的“华夷之辨”此时已发生了变化。其后的辽圣宗心慕华风,崇尚儒学,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步步向汉族靠近。辽朝的“尽习汉风”让原本意义上的华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
——摘编自常虹《从宋辽民族关系的演变看华夏民族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体现的是元朝的统治者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宣政院和土司制度,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度,各民族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并未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与推动各民族汉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因倾慕汉高祖刘邦,故改契丹耶律氏为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可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认同刘氏和萧氏为其先祖,说明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向心力,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耶律阿保机认同刘氏和萧氏为其先祖,未体现辽朝崇尚汉朝典制,排除B项;此时民族隔阂依然存在,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认同刘氏和萧氏为其先祖,体现了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不能说明耶律与刘氏系同宗,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元朝建立后,设置总制院来直接管辖乌思藏(今西藏地区),宣政院名义上的领袖是作为帝师的宗教领袖,实权则由院使掌握。”可知,元朝时,设置总制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名义上的领袖是宗教领袖,实际控制者却是院使,说明西藏地区实际由归属中央管辖,B项正确;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民族歧视观念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地方分权的信息,排除C项;皇权对宗教神权依附性较强,与材料描述的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解读材料可知,辽代的五京体制,有用渤海制有用汉制,还有汉制与契丹制兼而有之,这说明是为了实现因俗而治,C项正确;辽并没有实行全面的汉化,如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A项;在东京地区用渤海制,在南京和西京汉族为主的地区采用汉制,并非方便迁徙,如果方便迁徙应该都实行契丹制度,排除B项;根据题干辽的政治体制并不统一,有契丹制、汉制和渤海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 可得出体现迷信色彩;根据“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可得出这反映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同时材料中的口号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要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政权。①③④C项正确;科举废除是在1905年,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但是全国各地却可以联合为一体,主要得益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元朝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A项;专制皇权得到发展并非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排除B项;国家军事力量强大并不能使元代中央和地方“如腹心手中联合一体”,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据材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有利的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而不是秦朝的郡县制,排除A项;汉朝刺史的区划是设立州,州作为监察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是“一国两制”,而不是行政区划,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世宗在位期间,臣民安份守职,上下相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大定之治”,反映出当时金朝社会秩序相对稳定,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金朝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项;寓兵于农的猛安谋克制度具有进步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君权与相权矛盾趋于消亡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最早推行了‘因俗而治’的政策”可知,契丹族建立的辽推行南北面官制,推行了因俗而治的政策,A项正确;四等人制是元朝推行的制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女真人创建的制度,排除C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金朝设“南官”制度和采用唐宋官服旧制,反映了金朝女真族吸收汉人制度,便利金朝的国家治理;南宋画像中的岳飞的便服也与女真人男服相似,反映了岳飞的服饰吸收女真人的服装款式,便于日常行动。因此,材料反映当时民族交融多因现实需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宋的因俗而治,排除A项;宋金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服饰占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朝中也举行立春仪式,包括拜先帝御容,向御容进酒,赐群臣幡胜,击土牛、撒谷豆等。”可得出辽国按汉族的习惯过节,反映出当时民族的交融有所加强,A项正确;BD项太绝对 ,排除BD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对立,排除C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随后元朝设宣政院,总管西藏的一切事务。”可得出设立相关的机构管理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D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看不出效果如何,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民族平等,排除B项;开启的说法错误,元朝之前已经有,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据材料中的“改国号为辽”“模仿中原的政治体制,针对不同的族群使用相应的法律处理纠纷”“直接以《贞观政要》为治国方略”可知,模仿中原政治体制,这些措施会促进辽政权的封建化,B项正确;针对不同的族群使用相应的法律,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排除A项;辽朝并未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故谈不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C项;这些措施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治者用多种法律裁判、管辖不同种族,用“从其本俗法”的原则审理相关涉案人员,不同族群法律待遇不同等,说明元朝为巩固国家统一,实行因俗而治、民族分化,C项正确;依法治国与种族不同的涉案人由不同裁判管理机构审理等不符,排除A项;不同族群的法律待遇不同,说明元朝的法律制度并非公平公正,排除B项;与时俱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平等与“不同族群法律待遇不同”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汉语文对蒙古贵族的影响并不突出,宫廷中主要使用蒙语。大多数皇帝虽有一定程度的汉语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脱离翻译。”,可以得出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较缓慢,元代统治者汉化程度比较低,D项正确;材料现象与游牧生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汉族官僚精熟蒙古语,取蒙古名字等蒙古化倾向已成为常见之事。蒙古语的语法、词法渗入汉语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元代白话’文体。”不能说明民族分化现象严重,排除B项;“汉语文对蒙古贵族的影响并不突出”“宫廷中主要使用蒙语”等现象不能反映出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元朝在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多元一体格局;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任意四点)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可知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可知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措施:根据所学辽朝政治上的制度是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根据所学西夏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根据所学金朝政治上的制度是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根据所学元朝政治上的制度是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
(3)认识:根据材料从西周到清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在向前发展可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的不同可知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结合中原地区的突出地位可知多元一体格局;许多少数民族政权融入到“大中国”中来可知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根据辽、西夏、金、元民族政权“大中国”发展措施可知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
17.(1)主要内容:派遣官员劝课农桑;立法禁止践踏耕地;尽力保证农时;奖励垦荒;释放奴隶。
背景:中原难民的流入;辽朝疆域的扩展;游牧经济难以适应统治需要。
(2)意义:增加了耕地面积;推动了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辽政权的财政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加快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根据材料“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可知立法禁止践踏耕地。根据材料“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可知尽力保证农时。根据材料“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可知奖励垦荒。根据材料“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可知释放奴隶。
背景:根据材料“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可知中原难民的流入。根据材料“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可知辽朝疆域的扩展,游牧经济难以适应统治需要。
(2)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耕地面积,推动了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并为其统治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使得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辽朝统治秩序的稳定,使辽王朝出现了政治清明、法治宽平 , 社会稳定的局面;巩固边防,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加快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
18.(1)以维护边疆稳定为前提;以国力为基础;因俗而治。
(2)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今西藏)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经略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该制度不仅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增强凝聚力,而且在稳定边疆地区、维护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民族政策的初步理论和实践基础。
【详解】(1)特点:从边疆整体稳定角度分析,得出以维护边疆稳定为前提;依据材料“西汉王朝对边疆各族经略以国力为后盾,依情况不同或战或和,战和相继”,得出以国力为基础;依据材料“在统治方式上亦有所别,有的采取郡县直接管辖而又与汉民有别……”,得出因俗而治。
(2)具体表现: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今西藏)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经略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历史作用:从缓解民族矛盾,维护统一的角度分析,得出“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该制度不仅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增强凝聚力,而且在稳定边疆地区、维护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对中国的民族政策影响角度分析,得出奠定了中国民族政策的初步理论和实践基础。
19.(1)表现: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
(2)原因: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和辽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任答四点即可)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于周室,我为长”可以得出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天下共主”反映出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反映了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
(2)原因:可以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在和辽朝的竞争中,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辽朝的军事实力则愈发强大,导致辽朝有信心和北宋竞争;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实力大增;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