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认识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中考新题型)2022年1月在中科院组织的青藏高原水生植物专项调查中首次发现了假水生龙胆,其花冠被机械触碰后,平均闭合时间为29秒,最短闭合时间仅7秒,被称之为“世界上闭合速度最快的花”。据此完成第1~2题。
1.判断“假水生龙胆是否属于生物”,下列能作为理由的是( )
A.假水生龙胆能繁殖后代
B.假水生龙胆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假水生龙胆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D.假水生龙胆能制造有机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A
2.假水生龙胆的花冠被触碰后闭合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3.(2021临沂)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相符的是( )
A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长发育
D 破壳而出的幼鳄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上,各类智能机器人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科技冬奥”的排头兵和中国智能科技的闪亮名片。下列关于机器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它能快速地运动 B.它能对人的指令作出反应
C.它能生长和繁殖 D.它能进行简单的自我维护
C
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不需要营养
5.下图的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表示阴影部分的是( )
B
6.(2022潮州模拟)《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下列不属于“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都有应激性 B.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B
7.(2022广东模拟)为了解“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生完成课余作业所需的时间,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A
8.(2022新疆)珍妮·古道尔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对于研究人类行为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她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资料分析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D
9.下列实验探究活动中,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
A.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B.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D.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C
10.以下哪项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另外三项不同( )
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
D.达尔文通过考察,提出生物进化论
D
11.(2022中山期中)在实验过程中,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要重复做几次,即设置重复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避免实验误差
B.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C.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D.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A
12.(2021新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C
13.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的特点是( )
A.需要在野外的状态下
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中观察动物
C.不施加外界的影响
D.不需要认真做记录
B
14.(2022东莞一模)了解某市各年龄段的市民对生“三孩”的看法所采用的方法与下列相同的是( )
A.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
B.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
C.观察蜜蜂如何传递信息
D.了解某市已接种三针新冠疫苗的人数
D
15.(2022惠来县一模)下列探究活动与其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是( )
A.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调查法
B.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法
C.通过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法
D.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观察法
D
二、非选择题
16.(2022聊城)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 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一: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二: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的噬咬情况。
步骤三: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2)本实验的假设是 。
(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
(答出一条即可)。
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的难题(合理即可)
黄粉虫吃泡沫塑料
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误差
单一变量
食物中是否有泡沫塑料
黄粉虫吃(或“不吃”)泡沫塑料
分节
外骨骼
17.(2022新疆)“鱼菜共生”系统是鱼、蔬菜、微生物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的复合耕种模式。其核心是“养鱼不换水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正常生长”。某校生物社团的学生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小型的“鱼菜共生”系统,与普通水培蔬菜系统形成对比,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的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甲组:鱼菜共生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
乙组:普通水培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
注:增长率=(观察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100%
实验中,测量并计算甲、乙组蔬菜根长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和观察平均值。实验后,根据这两种数据计算出增长率,如下表:
指标 甲组:鱼菜共生组 乙组:普通水培组
根长增长率/% 153.5 101.5
株重增长率/% 158.4 96.7
根据实验方案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填“水质不同”或“蔬
菜种类不同”)。
(3)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 。
(4)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5)对比分析表中数据,推测 组蔬菜生长更
加旺盛。
甲(或“鱼菜共生”)
减少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形成对照
水质不同
水质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