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一、古代西亚文化
两河流域地理条件示意图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1、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
书写工具——芦苇秆
楔形文字是由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材,但有取之不尽的来自两河冲积平原上的软泥(黏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然后晒干,以便长期保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2 、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史诗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记载《吉尔伽美什》的阿卡德泥板
《圣经》故事诺亚方舟
你所追求的人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伴随…… 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该关心的,唯有这些事。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
—《吉尔伽美什》
悲观的人生态度,重视现世生活,对死后的一切几乎不抱希望。
反映出两河流域居民怎样的生活态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3 、建筑和艺术:
①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②亚述帝国修建了多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③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人首飞牛石雕
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4 、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①前言:宣言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详细规定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学思之窗】《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
汉谟拉比借神之威,反映出其“君权神授”思想,神化汉谟拉比在古巴比伦王国臣民心中的地位,从而使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更有利于统治人民及巩固他的统治,反映了在奴隶社会中,根据神的旨意来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状况。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①施行严格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②颁行保护平民利益的规定
③施行同态复仇法
④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⑤宣扬君权神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1、 文字:象形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文字符号和神像, 动物和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2 、文学: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另一世界这里
有为你的身体预备的饼饵
为你的喉咙预备的凉水
为你的鼻孔预备的甜蜜的清风
而你满足了
你不再在你的选中的小径中颠簸
一切邪恶与黑暗全从你的心灵中落下
——节选自古埃及《亡灵书》
猖獗的洪水呀,
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
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
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苏美尔诗歌
恐惧、悲观
向你致敬,尼罗河,
你来自大地,
孕育了埃及!
用你神秘的方式,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自信、乐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3、 建筑艺术:
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身上,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卡尔纳克神庙
胡夫金字塔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4 、科学和技术
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在公元前4000年时,埃及人就已经把一年确定为365天。智慧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古埃及数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从现今遗留下来的古埃及数学纸草文献“莫斯科纸草书”、“兰德纸草书”等可看出,古埃及人的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外科创伤的医学文献公元前1550年的埃伯斯纸草卷,则记载了古埃及的草药知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之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1 、文学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其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2 、科学
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②天文: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③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伊本·穆萨
阿拉伯数字
白塔尼
伊本·西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传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首先,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了古代西亚、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区重要的文化成就,并且加以发展,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其次,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处于文化衰落时期,而阿拉伯文化如中华文化一样,非常繁荣;
最后,阿拉伯人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印度和西方古典文化,并将它们传入欧洲,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学和科学的发展。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课堂小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阅读下列西亚文化和埃及文化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刻在石柱上。P16学思之窗,《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度 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上古部分》
材料二:P17页插图: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刻在石板上。图中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湖的居民。古埃及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主要人物,图中那尔迈比任何人都高大威猛”
提取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据此比较古西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异同。
材料一观点:君权神授,扬正除邪;材料二观点:王权神授,高大威猛;
同:农业发达,大河文明;实行专制;
异:古西亚文明是楔形文字,一般写在泥板上;注重法典的编撰;
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一般写在莎草纸上;埃及法律文物空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p18史料阅读:
古埃及人重视家庭。一位父亲教训儿子要孝敬母亲: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夭到晚忙个不停。另一位父帝告诚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关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 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成尔 杜兰特《东方的遣产》
提取材料观点,并据此比较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异曲同工”之处。
材料观点:孝敬母亲、善待妻子;
“异曲同工”之处:都重视齐家,维持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