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一、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核心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约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前600年
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
孔雀王朝
公元320-500年 笈多王朝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1 、种姓制度和宗教
(1)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等级 名称 职业
一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二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
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三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
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四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之外, 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种姓制度特征: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2)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材料: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3)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
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毁灭之神 创世之神 维护之神
2、古代印度文学
(1)吠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
①《梨俱吠陀》②《娑摩吠陀》③《夜柔吠陀》④《阿达婆吠陀》
一切智慧与黎明同醒
去做方能解脱
一切悟性都随着清晨苏醒。
苦乐相随,犹冬夏嬗递。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是一个历史悲剧。
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罗摩在神猴哈奴曼帮助下战胜了强敌,救出妻子。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3、古代印度艺术
①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②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桑奇大塔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4、古代印度文化影响
(1)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2)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3)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古代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哥窟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二、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
1.古代朝鲜文化
类别 时间 成就
天文学 7世纪 庆州瞻星台,东亚现存最古天文台
历史学 12世纪 朝鲜现存最早的正史《三国史记》
15世纪 《高丽史》仿照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
文字 15世纪 朝鲜世宗创制朝鲜文字“谚文”
艺术 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中朝文化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③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④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古代日本文化
思想 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等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神道教逐渐发展起来。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12世纪以后,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文学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建筑 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绘画艺术 大和绘、浮世绘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大和绘: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
浮世绘:日本江户时代的木刻版画艺术,为顺应市民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
中日文化交流
①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③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日本 唐朝
政治 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 地方:国、郡、里 中央: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
地方:州县制
经济 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宗教 (共性) 宗教上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自然神,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崇拜太阳神。 建造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祭祀的场所来祭祀神灵
玛雅文化 文字:独特文字
历法:玛雅历
数学: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印加文化 建筑:驿道、太阳庙
医学:使用麻醉剂、人体解剖
历法: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
文字:结绳记事
阿兹特克文化 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
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精美艺术: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秘鲁发行的印加结绳语纪念邮票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进程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美洲印第安文化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大批印第安人死于虐待、屠杀和传染性疾病,使得美洲居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为解决种植园劳动力不足,黑奴输入)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堂小结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校考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岛的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 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解析】据材料“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可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人口增长导致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B项正确;阿兹特克人改造了岛屿,因此岛屿的众多,导致“浮动园地”出现的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C项是“浮动园地”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人口增加才能推动“浮动园地”建造,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022年广东东莞高二校联考期中)下列关于古代文明成就与文明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神话、60进制——两河流域文明
B.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发明了0——古代埃及文明
C.佛教、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1到9的数字——古印度文明
D.方舟传说、悲剧和喜剧、首创“历史”一词、修昔底德——古希腊文明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佛教、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1到9的数字属于古印度文明,C项正确;古埃及、古希腊的文化中有神话,两河流域文明成就中没有神话,排除A项;发明了0属于古印度文明,排除B项;洪水和方舟传说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排除D项。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022年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可见作为中国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唐律》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 并非《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排除B项;“《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022年黑龙江黑河高二校联考期中)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 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 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积累加工而成的,虽然其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但是必然能从侧面反映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社会风貌,C正确;《摩诃婆罗多》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内容,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肯定,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排除A;写作年代是否久远并不能决定其史料价值的高低,排除B;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可以反映历史的部分内容,排除D。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022年黑龙江双鸭山高二统考期中)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从朝鲜的文字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 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
【解析】从朝鲜15世纪以前的发展和15世纪中叶“谚文”发明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明对其影响深远,故选D;A项的说法没有全面反映材料,而且说法不严谨,排除;B、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