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3 08:22:15

文档简介

温州苍南县 2022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本卷分数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共 6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
1.对下列分子 描述正确的是
分子式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分子的空间结构
A SO2 sp 直线形 直线形
B HCHO sp2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C BF3 sp
2 四面体形 平面三角形
D H O sp32 四面体形 V 形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醇都可以被催化氧化成醛或酮
B.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C. 丙醛使溴水和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
D. 由 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丁醛和乙酸乙酯
B. 可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C.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5组峰
D. 对乙醇和二甲醚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图完全相同
4. 下列符号表述合理的是
A. 5s1 B. 2p10 C. 2d6 D. 3f14
5. 对于可逆反应 2A2(g)+B2(g) 2A2B(g) △H<0。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且平衡
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B. 降低温度 C. 及时分离出产物 A2B D. 压缩容器体积
6.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 4mL0.1mol/LCuSO4溶液于试管中 溶液呈蓝色 铜盐溶液都呈蓝色
B 向上述试管中滴加几滴 1mol/L 氨水 形成难溶物 难溶物为 Cu(OH)2
难溶物溶解,得到
C 继续添加氨水并振荡试管 溶解得到物质为[Cu(NH3)4](OH)2
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再向试管中加入 8 mL 95%乙醇,并
D 析出深蓝色晶体 深蓝色晶体为[Cu(NH3)4]SO4 H2O
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A. A B. B C. C D. D
1 / 6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表示单核 10电子粒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图
B. 2s的电子云半径比 1s的电子云半径大,说明 2s的电子比 1s的多
C. 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总小于 p能级上电子的能量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8. 铜和氧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离子的电荷数为+1 B. 铜离子的配位数为 2
C. 晶胞中含 4 个铜离子 D. 晶体中含 O-O 共价键
9.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一周期且形成的化合物会产生酸雨,Z的
基态原子的最高能级的电子数是 Y 的基态原子的最低能级电子数的一半,W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63s1 B. 第一电离能:Z<W<Y<X
C. 工业上通过电解法获取 Z,热还原法获取 W D. 原子半径:Z>W>X>Y
10. 常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某一元酸 HX是弱酸的是
-1
A. 0.1 mol·L HX溶液的 pH=4
B. 0.1 mol·L-1 NaX溶液 pH>7
C. 0.1 mol·L-1HX溶液比 0.1 mol·L-1硝酸导电能力弱
D. 10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与 10 mL 0.1 mol·L-1 HX溶液恰好中和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ClO 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B. 臭氧是空间结构为 V 形的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
C. Mg的两种激发态[Ne]3s13p1和[Ne]3p2 中,前者第二电离能更大
D. 在一定条件下将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12. 下列有关晶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晶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玻璃无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
B. 晶体具有自范性,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
C. 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同性
D. 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晶胞中各原子个数比与晶体中的相等
1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3 g CH3-CH2-OH 中 sp
3杂化的原子数为 NA
B. 0.5 mol PCl3中磷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2NA
C. 1 mol [Cu(H2O)4]
2+中配位键的个数为 4N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5NA
14. 室温下,用浓度为 0.1000mol·L-1的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
20.00mL0.1000mol·L-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中,曲线Ⅰ和Ⅱ分别为滴定
MOH 和 NOH这两种碱时 pH 随盐酸溶液体积的变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MOH 为强碱,NOH 为弱碱,恰好中和时两溶液消耗的盐酸体积相同
B. Ⅱ表示的是滴定 NOH 的曲线,NOH的电离度是 1%,当 V(HCl)=10mL 时,
c(N+)>c(Cl-)>c(NOH)>c(OH-)>c(H+)
C. 滴定 MOH 溶液时,若 V(HCl)>20mL,则一定有:c(Cl-)>c(M+)>c(H+)>c(OH-)
+
D. 假设 NOH 为氨水,当滴定氨水消耗 V(HCl)=20mL时,c(Cl-)=c(NH 4 )+c(NH3·H2O)+c(NH3)
2 / 6
15.螺环化合物 X(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催化剂,下列关于 X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含有 3个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D.一氯代物共有 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6.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操作手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乙烯气体
B.提纯粗苯甲酸应是将样品在加热条件下溶解然后冷却过滤再结晶
C.蒸馏是常用的液 液分离方法,但得到的馏分可能仍然是混合物
D.液 液萃取是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其中要使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长颈漏斗
17.某防晒霜的有效成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 2个手性碳原子
B.该物质防晒的原因是碳碳之间的 σ键和π键吸收紫外线后能被激发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D.C、O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有两种
18.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芳香烃——萘(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萘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丁基
(—C4H9)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A.2种 B.4 种 C.8种 D.16种
19.4 叔丁基苯乙酮是一种透明近乎于无色的液体,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其结构如图 1所示,它的一种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1中 4 叔丁基苯乙酮的分子式为 C11H14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图 1中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4种
C.图 2中的物质能使酸性 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
D.图 2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20.实验室可利用苯和液溴在铁粉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取溴苯,其制备及提纯过程为制备→水洗
并分液→碱洗并分液→水洗并分液分离,部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装置 a中长导管可加快产物的挥发
B.装置 b用于制备过程中吸收尾气
C.分液时,有机层由装置 c的上口倒出
D.分离应选择装置 d
2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酸的酸性小于甲酸,因为乙酸中甲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极性变小
3 / 6
B.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取代甲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体现了苯环对甲基的影响
C. 苯酚易与 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D. 乙苯可被 KMnO +4(H )溶液氧化为苯甲酸
22.下列各组实验装置、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分离苯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B.图二:分离苯和苯酚
C.图三: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图四:萃取时,将所需试剂加入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按如图所示方式用力振荡
2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 3种官能团 B.与 H2反应最多消耗 8mol H2
C.遇 FeCl3溶液显紫色 D.与足量Br2 反应最多消耗 2 molBr2
2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 1.5mol H2
B、该物质消耗 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2
C、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D、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醛
25.现有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 Fe3O4、Fe、K2CO3、K2SO3、SiO2、Na2SO4、BaCl2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设
计部分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 A中一定含有 H2
B. 固体 A一定是 SiO2和 BaSO4的混合物
C. 该固体混合物中,Fe3O4和 Fe至少有其中一种
D. 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 Na2SO4、BaCl2,可能含有 K2CO3
4 / 6
非选择题部分(共 4 题,共 50 分)
26. 第 VIII族元素 Fe、Co、Ni性质相似,称为铁系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成五个区,VIII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区;写
3+ 2+
出基态 C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Co 的半径_______Fe 的半径(填“大 于”或“小
于”),第四电离能 I4(Co)<I4(F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与 CO 在 60~80℃时反应生成 Ni(CO)4气体,在 Ni(CO)4中与 Ni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
Ni(CO)4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确定 Ni(CO)4固体为晶体的最可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画出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该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
3+ 3+
(3)Fe 与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常用于其离子检验,已知 Fe 遇邻苯二酚( )和对苯二酚
( )均显绿色。邻苯二酚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Fe3+ +K+ + Fe(CN)6 =KFe Fe(CN)6 ,利用该
3+ 4-
离子方程式可以检验溶液中的 Fe 。 Fe(CN)6 中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4)超细氧化镍是一种功能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其晶胞结构如图:
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设晶胞边长为 apm,该物质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g cm-3。
26题(4)图 27题图
27. 在 500℃时,将足量的 A 固体投入 2.0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 A(s) 2B(g)+C(g)反应,
测得气体 C随时间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该反应只有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2)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 V(B)=___________mol·L-1·min-1,500℃时的平衡
常数 K=___________;
(3)在反应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气体 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B的正反应速率等于 C的逆反应速率
(4)在 500℃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在 8min时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为 1.0L,反应在 12min建立新
的平衡,画出 8~15min内 C 气体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5)下图是利用电解法将 C2H6转化的原理示意图,其中铂
电极为______极,铜电极上生成 CO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 (液态 )在催化剂和加
热、加压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例如,石油分馏产
物之一的C16H34发生反应:C16H34
催化 剂 →
加热、加压 C8H18+甲,
催化 剂甲 →加热、加压 4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5 / 6
(1)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乙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乙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催化剂
(2)若 C8H18 →加热、加压 C4H8+丙,则丙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若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 A,A可以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 B,A和 B可以在浓
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 C 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 A,气态 A通过红热铜网时,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黑
色变红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撤掉酒
精灯,不再加热,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已二酸是合成尼龙 66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塑料和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通过浓硝酸氧化环己醇
制备己二酸的反应原理为 (未配
平)。装置示意图及相关信息如下:
1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 mL )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25.2 161 0.96 可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室温下可溶于水,热水中溶
己二酸 146 151 337.5 1.36
解度更大, 易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 25 mL 水、10 mL浓硝
酸(过量),慢慢开启磁力搅拌装置,并用水浴加热至
80℃回流。
步骤二 从仪器 a中小心逐滴滴加环己醇 4.2
mL,水浴温度维持在 85~90℃,必要时可向水浴中添
加冷水。
步骤三 环己醇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 30分钟。
将三颈烧瓶脱离水浴稍冷,观察到反应液浑浊并出现
白色沉淀,再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20分钟,抽滤,用母液洗涤三颈烧瓶和滤饼,后将粗品置于
85C 烘箱鼓风干燥,称重得产品 4.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 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三颈烧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三”中,再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已二酸的产率约为___________(保留 2位有效数字)。
(5)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己二酸,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6 / 6苍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化学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 DCDAD AADCD ACACD CDCBD CCAC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17分)
(1)d(1分) 3d74s2 (1分) 小于(1分) 原因是铁失去的是3d轨道半充满结构的一个电子,即较稳定的3d5的一个电子,钴失去的是3d6的一个电子(2分)
(2)C(1分) 分子晶体(1分) X射线衍射实验(1分) 洪特规则(1分)
(3)邻苯二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苯二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故邻苯二酚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低(2分) 1:1(2分)
(4)NiO(2分) (2分)
27.(各2分,14分)
> 0.04 4×10-3 AC 阴
C2H6+2H2O-10e-=2CO+10H+
28.(各1分,10分)
(1) (1分) 碳碳双键(1分)
(2) (1分)、(1分)
(3) CH3COOH+C2H5OHCH3COOCH2CH3+H2O(2分) 催化剂和吸水剂(1分)
(4) (2分)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1分)
29.(各1分,9分)
(1)恒压滴液漏斗 球形冷凝管
(2) 充满红棕色气体 (2分)
(3)降温冷却,析出更多的己二酸固体
(4)71%(2分)
(5)重结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