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月考卷1-2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小红在西藏旅游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冰水 C.汽水 D.肥皂水
3.2018年7至8月期间,浙江某地发生了连续干旱,水塘枯竭。政府通过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和调配,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海水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4.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20g水中,得到22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5.“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不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牲畜粪便集中处理后再施用
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的成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海水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9.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蒸发吸热 D.熔化吸热
10 . 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A.50g B.90g C.100g D.200g
11.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磺 D.铁丝
12.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13.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牛奶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吸尘器吸灰尘
14.已知物质A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现向100克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者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物质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5.关于水电解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B.阳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阴极产生的气体能点燃,燃烧有红色火焰
D.实验时两个电极上均出现气泡
16.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1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C.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18.将wgKN0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19.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20.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其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t0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二、填空题(除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21.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22.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a的物质的溶解度为 。
(2)t1℃时,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变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 用 。(任填一种方法即可)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a=c C.b>a>c.
23 . 用嘴通过饮料吸管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该方法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4.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右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 ,③表示____________ 。其中促使水循环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
25.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6.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7 . 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可知,甲为电源的 极。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 。
(2)一段时间后若a管得到10 mL气体,则b管中约得到 mL气体,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组成的。
28.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 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 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 4:打开 K1 和 K2,通过注射器从 b 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 V1 毫升时,瓶中液面刚好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 K1、K2,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 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 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 V2 毫升。
(1)结合步骤 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并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 V1、V2 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 21% ,原因是: 。
29.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1g水的体积为1ml)
(1)通过计算,应称量的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克,量取水的体积是 毫升;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选择( )
A.向右移动游码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筒量取水时,若小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最后配制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无影响”)
四、解答题(共3题;共12分)
30 .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
请用科学语言解释干冰产生白雾的原理。
31 . 20℃时,实验室现有足量的16%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80g,需要16%的NaOH溶液多少克?往100g16%的NaOH溶液中加入10g-NaOH固体,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
(20℃时,NaOH固体的溶解度为20g。结果保留0.1%。)c结果
32 . 小宁同学将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做如图操作,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转移后甲杯中含有溶质硝酸钾几克?往甲杯溶液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2)若将乙杯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则需加水多少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月考卷1-2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7、(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12分)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
(2)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月考卷1-2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A B C B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D C B D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 汽化 不变 (2) 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22、(1) 50g (2)增加溶质c(升温或者恒温蒸发水) (3)C
2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降水 水汽输送 太阳辐射
(1)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饱和 1:2
26、(1)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2)预先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引燃铁丝(提供热量)
点燃
(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7、(1)正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
(2)20ml 氢 氧 点燃
28、(1)需要助燃物 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2)(V1-V2)/V1 (3)实验时集气瓶中 80℃的水使上方进来的空气受热膨胀,当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少更多,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会比理论上的更多,所以导致结果偏大
29、(1)5 45 (2)B (3)变大
四、解答题(共3题;共12分)
30、干冰升华带走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白雾即液态的小水珠。
31、 m液=50g 16.7%
(1)20g 23.1%
(2)300g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