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10:1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司 马 光
第一课时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小资料:
我会写:
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
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
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
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
众zhòng(众人、众多、
众志成城)
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
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
我会认:
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
皆大欢喜)
多音字:
得děi (得亏)dé (得救)
没mò(沉没)méi(没有)
多音字:
得děi (得亏)dé (得救)
没mò(沉没)méi(没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
(2)戏:玩耍。
(3)于:在。
(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
(5)一儿:有个小孩。
(6)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理解字词
(9)众:别的孩子们。
(10)皆:都。
(11)弃去:跑到外面。
(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13)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
(14)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
(15)水迸:水流了出来。
(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课文翻译: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人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交流: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落入瓮中的孩子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富有爱心,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的品质。
交流:
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瓮救出小伙伴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形容人物机智聪明的成语:
随机应变 活学活用
智勇双全 有勇有谋
奋勇争先 机智过人
冰雪聪明 别具慧眼
聪明睿智 出类拔萃
我会说: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