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8课时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笔算、整数乘法估算解决问题后进行教学的。估算作为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已不仅仅是知道答案,重要的是掌握估算的过程和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习惯并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探索将前面所学的知识不断应用、完善、结合起来,层层递进,进而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初步渗透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回顾反思,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老师出示题目: 1、连一连 28×32 得数比1800大 比2800小 76×59 得数比3500大 比4800小 65×37 得数比600大 比1200小 学生独立完成。 预设一:28×32≈30×30=900 76×59≈80×60=4800 65×37≈70×40=2800 预设二:28看成20,32看成30,20×30=600 28看成30,32看成40,30×40=1200 同上解决方法 比谁大将乘数全部“估小”看 比谁小将乘数全部“估大”看 帮助学生复习回顾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为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做知识铺垫,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学生独立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教师巡视收集生成资源。全班交流汇报。 本课作为解决问题的教学, 由于本节课所探究问题信息量较多,因此培养学生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会 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和整理数学信息。
1.整理数学信息 提问:你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怎样整理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分析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呢? 师:当信息较多时,我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师用课件出示表格。 预设:①妈妈有100元钱;②每袋大米30.6元,买了2袋;③肉每千克26.5元,买了0.8千克。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预设1:列举条件。 预设2:整理表格。 学生交流,并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元2袋肉26.5元0.8千克鸡蛋10元1盒鸡蛋20元1盒
2.探索解决方法 师: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解答过程。(小组讨论交流) 师:你们认为这两种笔算方法怎么样? 师:同学们思考,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自主活动要求”,尝试解决问题。 预设1:笔算填写表格,我是先算出买2袋大米、0.8 kg肉和1盒鸡蛋的总价,算式是30.6×2+26.5×0.8+10=92.4(元);因为92.4元比100元少,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同理30.6×2+26.5×0.8+20=102.4(元);因为102.4元比100元多,所以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预设2:我是先算出买2 袋大米和0.8 kg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算式是30.6×2+26.5×0.8=82.4(元);再算出剩下的钱100-82.4=17.6(元);因为17.6元比10元多,但比20元少,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但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预设1:这种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但是计算比较麻烦。 预设2:在购物时,我们很少会进行精确的计算,可以用估算。 预设1: 生:我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不到31元,2袋米就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如果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 预设2: 生:我也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超过30元,2袋米就超过60元;1kg肉超过25元,0.8 kg肉就超过25×0.8=20(元);如果买一盒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60+20+20=100(元)。所以,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关注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这样的实际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比较简便?引出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其二,题目中的数据怎样估比较合适?怎样利用估算的结果进行判断?这是两个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是估算的核心,也是学生应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运用“追问”“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具体数据的大小范围进行判断,加深理解。
3、回顾与反思:我们刚才用了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这两种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组一起讨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种估算方法的对比,我们发现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估的时候还要注意估大或估小要适度,要能解决问题。 预设:第一种方法是将物品的钱数估大,这样得出的总钱数比实际总价高,也就是说实际总价不超过总钱数。 第二种方法是将物品的钱数估小,这样得出的总钱数比实际总价低,也就是说实际总价一定超过总钱数。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妈妈准备购物的清单如下表所示: (1)妈妈带50元钱买这些东西够吗? (2)妈妈购买上表中的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学校图书室长11.1m,宽9.2m,用边长0.9m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3.同同和妈妈去超市买了4 kg排骨,每千克18.70元,店主收他们76元对吗? 1.(1)答:50元够买。 牙膏总价:4.6×2=9.2(元) 鸡蛋总价:5.8×5=29元 面包总价:1.55×4=6.2(元) 将三件物品的单件全都估大,4.6看作5,5.8看作6,1.55看作2。所以总价为5×2+6×5+2×4=48元<50元。所以50元够买。 (2)50-(4.6×2+5.8×5+1.55×4)=5(元) 答:应找回5元。 2.把11.1m看作11m,9.2m看作9m,0.9m不用估算。计算:0.9 ×0.9 × 100=81(平方米),11×9=99(平方米),99>81平方米,所以不够。 3. 18.70×4 ≈19×4=76(元) 答:店主收76元是错误的。 19> 18.70,当价钱按每千克19元计算时,结果是76元,所以实际花费一定少于76元。 一题有两问,有估算,有精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体会什么时候用估算合适,什么时候必须要精确计算。 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有“估大”和“估小”两种估算方法。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1.我发现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2.要判断“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大或不变;要判断“不够”的话,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小或不变。 通过学生自主回忆,梳理本节课知识点,体会发现、运用知识的过程。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7第2题~第5题。
1